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四章-规模经济原理与土地规模经营
第四章-规模经济原理与土地规模经营
二、我国农业土地经营规模问题
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后,通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我国建立起了集体组织经济和国 营农场,实行了大规模的农业集体经营。
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后,我国普遍实现了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了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双 层经营形式。就农业土地规模而言,形成了以农户为 单位的小规模经营。随着农村工业化的加速和市场经 济的发展,小规模经营的一些固有弊端也日渐显露出 来。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一些地区开始扩大农业土 地规模经营的探索。
1.单个生产设备的不可分性; 2.各生产要素间相互联系的不可分性。 内部规模不经济:指一个生产经营单位在规模扩大时由自 身内部所引起的收益下降。
外部规模经济:指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 个别生产经营单位得到的经济利益。 外部规模不经济:指整个行业或者整个区域的规模扩大和 产量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成本增加、收益减少。
石河子大学经贸学院
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指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 物质装备程度和生产技术结构相适应,保证土地生产率 有所提高,并能使农业专业劳动收入达到或者略高于其 他行业同等劳动力收入水平时,一个务农劳动力所经营 的耕地面积.
总之,在我国现阶段,农业土地规模效益的多样性 和复杂性是客观存在的,对农业土地规模效益作出判断 的各经济主体所代表的集团利益的差别也是客观存在的, 这就决定应该正视这种标志的多元性,寻求各经济主体 利益之间的相互协调,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挥所需的基本公共设施建设的要求,并使得基本公共设施 得以充分利用的最低的合理用地规模。以居住小区开发为 例,其合理用地规模,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制约:
第一、所设置的居住区级商业、文化娱乐、医疗公共设 施的经济性和合理的服务半径。
第二、城市道路交通方面的条件。 第三、居民社区活动和管理方面的影响。
石河子大学经贸学院
1.集聚经济与集聚经济效益 2.区位经济与优位经济效益 3.外部经济“内部化”经济效益
石河子大学经贸学院
第四节 我国城市规模与土地规模经营
一、我国的城市规模和规模效益
城市规模
建制镇 小城市 中等城市 大城市 特大城市 超大城市
人口(万人)
5万以下 5-20万 20-50万 50-100万 100-200万 200万以上
石河子大学经贸学院
土地规模经济的一般来源
1.内在规模经济和内在规模不经济
内在经济:一个生产经营单位从自身内部分工、产业 和产品结构、技术政策与科技含量、集约经营和企业 管理等因素的改善所引起的经济效益的增加。
2.外在规模经济和外在规模不经济
外在经济:经济规模、土地经营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 成本下降,而使企业增加了收益。 外在不经济:经营规模扩大可能引起的企业经营收益 的减少。
37.89
13.11
800 63.41
54.87
10.65
44.22
8.54
1000 65.82
62.04
12.04
50.00
3.78
1200 67.73
68.76
13.36
55.40
-1.03
1500 69.98
78.23
15.26
62.97
-8.25
注:无论效益还是成本,都是相对值,即其占GDP的比重。
石河子大学经贸学院
规模收益的三种形式
1.规模收益递增
规模扩大后,收益增加的幅度大于规模扩大的幅度
2.规模收益递减
规模扩大后,收益增加的幅度小于规模扩大的幅度,收 益绝对减少,边际收益为负,规模不经济。
3.规模收益不变(或固定规模报酬)
收益增加的幅度等于规模扩大的幅度,不可持久
收 益
石河子大学经贸学院经营规模
石河子大学经贸学院
第三节 城乡一体化与城市土地规模经营
二、城市土地
城市土地:是指属于城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土地,包括 市区土地、建成区土地和规划区土地。 城市土地的特点: 1.位置决定价格 2.交通运输的依赖性 3.多层立体利用 4.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 5.建筑物价值可分性
石河子大学经贸学院
第三节 城乡一体化与城市土地规模经营 三、城市土地规模经营的经济分析
石河子大学经贸学院
(二)适度城市规模的确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实的城市规模,就是
由集聚经济和集聚不经济的平衡关系所决定的.
U
不稳定
稳定
0
P1
P0
P2
市场经济下的城市规模
石河子大学经贸学院
(三)城市规模与土地利用效率
从人均用地面积来看,城市规模的扩大同样存在明 显的规模效益.城市规模越大,土地经营集约度就越高, 人均土地的利用也就越节约.小城市由于集约化程度较 低,一般用地规模偏大,是土地资源的一种隐性浪费.
我国不同规模城市的经济效益比较
石河子大学经贸学院
由于集聚经济的存在,在一定的限度内城市规模 越大,经济效益就越高。
以上分析仅仅反映了城市集聚经济所带来的经济 效益,而没有考虑城市集聚不经济所造成的外部 成本。一般地说,直接享受集聚经济效益的是企 业,而直接负担集聚不经济成本的是消费者。
与经济效益相比,外部成本的估计要困难得多。 王小鲁等人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不仅计量 分析了城市规模总效益,还推算了包括政府负担 部分和居民负担部分在内的外部总成本,从而得 到了城市规模净效益随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变化的 情况。
16.32
4.24
12.08
12.81
100 37.95
20.77
4.72
16.05
17.18
200 46.83
27.66
57.75
21.91
19.17
300 51.91
33.31
6.70
26.61
18.60
400 55.41
38.29
7.58
30.71
17.12
600 60.18
47.07
9.18
第四节 我国城市规模与土地规模经营
(二)开发过程中的外部性与土地规模利用 对于房地产开发项目来说,扩大土地利用
规模可以使得许多外部性问题 “内部化”,从 而提高房地产开发的经济效益。 1.外部经济“内部化”化带来的经济效益 2.外部不经济“内部化”化带来的经济效益
石河子大学经贸学院
第四节 我国城市规模与土地规模经营
石河子大学经贸学院
第三节 城乡一体化与城市土地规模经营
一、城市及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一国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中心,是国 家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城市按照拥有的非农业人口数可分为大、中、小三类。 城市化(urbanization):又称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社会 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 改变的过程。表现为: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 演化为城市地区;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增加;居民生活水平改 善等。
石河子大学经贸学院
当把土地规模效益限定为纯收入时,适度经营规模就 是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取得最大纯收入的规模.
当把土地规模效益确定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 态效益的综合时,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评价,往往就需要 一个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
此外,从解决现实矛盾的角度考虑,我国还以提高收 入和生产水平作为确定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标志.
石河子大学经贸学院
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确定 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特征: 1.地区性 2.动态性 3.层次性 4.适应性 在我国,现实的农业土地规模效益的内涵与一般经
济学中的规模经济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在评 价我国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效益,评价我国农业土地适 度规模经营时,必须留意其特殊性.
石河子大学经贸学院
第二节 农业土地规模经营
一、西方发达国家农业土地经营 二战后,西方国家迅速实现工业化,从农村吸收
了大量的劳动力,使得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 迅速下降。各国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过程:农业 用地总量趋于减少,而农场的用地规模相应扩大。农 场的数量在不断减少。
石河子大学经贸学院
第二节 农业土地规模经营
我国的城市土地规模效益 城市化的经济动力是集聚经济.由于集聚经济的存
在,城市规模越大,经济效益就越高.在土地利用上,城 市规模效益显著.
土地利用上的规模效益,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随 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均创造的GDP不断提高的结果.二 是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均占用的土地面积不断节约 的结果.
石河子大学经贸学院
人均建设用地 城市数量 (m2)
239
143
378
108
205
88
48
75
37
注:城市数量是指1998年数据,全国总城市668个。 城市(镇)规模通常是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指
标。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直接影响城市用地的增多,在不同规模 等级的城市间,城市规模等石级河子越大高学经,贸人学院均建设用地越少。
我国存在着城市规模效益,但是并不是城 市越大,规模效益越高.为了获得最大的城市规 模效益,必须努力实现城市的适度规模。对照 规模净效益较大的城市规模标准,我国目前的 中小城市的规模都还没有达到适度规模。因此, 需要充分发挥大城市的适度规模优势,重视发 展小城市规模效益,推进小城镇加快向中等城 市转化。
石河子大学经贸学院
经济效益:指当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按相同比例
增加时,产量的增加变化情况。
C
C
生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 生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产
产
成
SAC
成
LAC
本
本
M
经营规模
M’
石土河地子规大学模经经贸济学与院 规模不经济
经营规模
经济学中的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
内部规模经济:指企业经营实体规模扩大而在企业内部产 生的效益。在生产阶段,规模经济是因为生产设备的不可 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