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最新推荐------------------------------------------------------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心得体会基层党务工作者是基层单位政治领头人,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影响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党的方针、政策、路线的执行、贯彻和落实,影响基层单位的经济建设和发展。
那么,如何做一名新形势下合格的基层党务工作者呢?一、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学习一是利用电视这一信息化平台学习。
通过收看中央一套、江西一套等新闻频道及法制节目、百家讲坛、焦点访谈等栏目,发挥其直观生动的优势,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时事,从中了解党建动态,学习基层党建工作亮点,这也是我们党务工作的一种远程教育方式。
二是利用网络平台用“微党课”的形式,以开放开阔向上创新的理念,结合队情在基层队网上开展专题讲座、研究、评论和学习。
传播党的方针政策,对党员群众关心的党建知识和热点及时宣传、告知。
同时,也可以对队上新出台的政策规定进行统一正面的解读。
二、党的基层干部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工作上的“实在人”大队的生存和发展,与我们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高低、能力强弱、作风优劣和干部队伍整体战斗力、凝聚力息息相关,与职工群众对党委、支部及党员干部的认同度和满意度息息相关。
因此,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湛、群众满意的基层干部队伍至关重要。
1 / 8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党务工作者应具备自觉的学习力和创造力。
我们党历来重视和强调学习。
习总书记说:“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
”所以我们基层党的领导干部要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带头学,深入学,持久学,从中提升政策水平、理论水平,锤炼自己的本领,提高应对各种复杂突发局面的应急能力。
基层工作面广量大,基层党员干部直接面对和服务广大职工,要将可能引发的矛盾点直接解决在最前沿。
当面对新的情况和问题出现时,你具备了新知识的底蕴,就能够转变思路,就能够找到出路。
要做工作中的“实在人”。
党务工作者应具备很强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一个高素质的基层领导,是一位真抓实干的领导。
我们的职工认同实干的干部,不认同空谈的干部。
有这么一句话叫做“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一个执行力强、实干的干部,才是深得民心的干部。
当然执行力同样要建立在公信力的基础上。
那么什么是公信力?它是由个人道德和能力聚焦起来的正能量,是党公信力的基石。
职工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的基层领导干部为人必须行得正、坐得直、拿得出、过得硬。
党的政策和局队的决策你才能执行得下去。
三、提高党建工作的活力,创新党建工作的能力善于创新才能解决问题。
可以说,基层党建工作这些年来受各种影响,其重要性受到很大程度的削弱。
重业务,轻党务;重市场,轻教育的状况也很严重。
党建工作,每次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不要,党建工作缺乏应有的活力和创新能力。
由于忙于市场及业务,---------------------------------------------------------------范文最新推荐------------------------------------------------------ 忘掉了学习,跟不上形势,不懂政策,不学法规,所以出现了党内各种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
导致不该出现的问题出现了,不该出现的错误出现了,有的还严重影响到单位的发展。
所以,提高党建工作的活力,创新党建工作能力应该是我们基层党的领导干部坚持不懈的追求。
提高党建工作的活力,首先要解决一个我们“为谁干”的问题。
大家可能会说:很简单,为党干呗!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
党建工作同样也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党建工作的方法论,实际就是职工立场、职工观点与职工路线的升华。
所以说,我们的工作就是服务于职工,在服务于职工的同时,他们也成为教育和管理的对象。
只有搞清楚“为谁干”的问题,基层党建工作才会有目标和活力。
创新党建工作能力,要解决“怎么干”的问题。
思想文化阵地,我们不去占领,别的东西就会去占领。
一个单位的风气正不正,人心齐不齐,其关键点就在于我们是否始终坚持唱响了主弦律。
我们的服务对象在哪里,党的教育就要延伸到哪里。
要利用重要的时间和空间,丰富内容和形式,创新方法和载体,努力达到“如影随形,无时不在,主宰灵魂,丰富世界”的效果和目的。
创新不是简单地变着形式,而是要紧跟党中央的要求,理解透党在时下的方针、路线和政策,针对我们的实际和即将可能面临的改制以及其他工作带来的新的问题,作出正确回应。
唯其如此,才能建设一支在政治上不动摇,始终保持风3 / 8气良好、健康向上、勇于进取的干部队伍,才能努力开创基层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新局面。
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都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粮食。
经典诵读是让我们了解历史文化的重要环节。
经典是指传统的,对后人影响深远的文化珍品,精美的词句,警示的格言,都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十分珍贵的作品。
诵读是指对经典作品的阅读、朗诵,并对一些人民耳熟能详的作品有一定地了解。
当我了解了这些以后,便可以开始诵读了。
你们还记得《论语·述而》中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吗?这句话几乎人人都知道,就是说三个人行走,其中一个人身上必然有你需要学习的地方,他必能成为你的老师。
这让我联想到:高山之所以绵延雄伟,是因为它不排斥每一粒小石子;大海之所以奔腾不息,是因为它聚集了千万条小河流。
如果我们真的想要得到长进,就必须去仔细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然后积极进取,让它成为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中华经典诵读,让我受益匪浅。
它滋润着我的心田,给于我阳光和雨露。
20XX年6月25日,经过一番舟车劳顿之后,我---------------------------------------------------------------范文最新推荐------------------------------------------------------ 们来到了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为期两周的生产实习,到了这里的第七天也正值周六,于是老师组织和带领我们参观了九一八纪念馆。
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先参观了馆外的一些情景,外面横躺竖立着一些石碑,矗立的石墙上写着九一八事件发生当天的日历,外围的墙壁上雕刻着九一八事件过程中遇难的我国同胞的各种各样痛苦的姿势。
这些无一不痛斥着当年日本人犯下的罪恶行为,同时也在深深地敲击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田,谨记当年日本的罪恶行径,时刻不忘我国的耻辱史。
九点钟的时候,开馆了,随着沉重的大门被打开,一股悲凉的意境扑面而来,随着老师的指挥,我们进入了馆内。
光线比较暗,装潢映衬着纪念馆的主题。
我跟着讲解员,听着她讲述着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血色历史。
人群簇拥着,走过一个个展厅。
向前走,看着平顶山大屠杀未寒的尸骨,狰狞的表情是在痛诉日本侵略者的罪恶行径。
会不会在闭馆后的夜里,亡灵们会飘荡到日本战犯的蜡像前,哀嚎着,怒骂着;向前走,看到了日军在东北的残酷统治,侵占大量的资源,在人体上进行实验,惨不忍睹;向前走,看到了东北军民的抗日战争,狱中的赵一曼,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雪后的大片白桦林,重现了抗日战士围绕篝火团团而坐的露营场景。
他们为了抗击侵略者,保卫祖国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事迹将一代代传诵;向前走,看到了共产党领导着全国人民抵抗侵略者,抗日救亡运动高潮迭起;向前走,看到了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罪大恶极的战犯被押上了历史的审判台,受到了正5 / 8义的审判。
走出纪念馆,长舒了一口气,短短的一个小时,却经历了那段屈辱的历史,民族抗争反抗的历史。
馆内珍藏的图片,文物还萦绕在脑海中。
走到警世钟的面前,“毋忘国耻”的铭文深刻人心。
这场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和损失,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血鉴,勿忘国耻,我们思考的应当更多,更深!其一,勿忘国耻当思国运。
走进沈阳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让人深思再三的莫过“国运”二字。
从高耸的残历碑到蜿蜒的展厅,如同是用一串串“难”字勾画出的国难图,国家的灾难,民族的苦难,抗争的磨难。
抚今追昔,百感化做一念:当苦日子离去的时间越久远,当富日子光临的越急匆,我们心系国家,民族的命运,如何才能让国耻一去不复返?历史事件告诉我们,国家民族的兴衰成败,需要把十三亿人的力量凝聚起来,惟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其二,勿忘国耻当思发展。
76年前,我国经济落后也是造成国门洞开、生灵涂炭的一个重要原因。
看昨天知国耻,看今天想国兴,看明天盼国强,只有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为了不再做“弱肉”,不再被“强食”,我们必须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以科学发展来大踏步地向前追赶。
我们要清醒地砍刀,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我国经济总体规模虽然比较大,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排在世界100位之后。
面对现在,倍感发展之迫切,不思发展就如同当年的不抵抗,有发展才谈得上民族尊严,才能在抓住机---------------------------------------------------------------范文最新推荐------------------------------------------------------ 遇迎接挑战中,使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真正巍峨挺立。
其三,勿忘国耻当思忧患。
古往今来,我们的民族不乏“忧论”:忧国忧民,先忧后乐,等等。
“忧”具有很重要的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然而,这个道理,似乎没有“直奔主题”,没有“坐落”到目的上——忧患是为了图强,我国人民先进意识大大增强,国家也正在欣欣向荣地强大起来。
这是个大醒,大幸。
但是,世界风云变幻,“落后就要挨打”还将是一个长久而严酷的现实。
因此,面对76年后的“九一八”,正如中央领导同志指出“居安思危”,应成为我们不可忘却的忧患意识。
是啊,这段屈辱的历史,是每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的,然而,这人类史上悲剧的导演者,日本的人类同胞们,你们是不是也应该记住这段历史呢?修改自己的教科书,扭曲历史意图将这段历史抹杀掉,不让下一代的日本青年们了解知道他们的祖辈犯下的罪恶行径;参拜靖国神社,把战犯当做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英雄来敬拜;否认南京大屠杀,否认你们的野蛮的行为。
这种种的一切,都是你们对待这段历史的态度和做法么?反思自己,中国为什么会被侵略?落后就要挨打!国家的软弱必然会受到列强的宰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