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技术与美术教学的完美结合-2019年文档

现代技术与美术教学的完美结合-2019年文档

现代技术与美术教学的完美结合
美术,是一种艺术形式,又称为“造型艺术”、“空间艺术”。

每节课都离不开具体的、可视的形象。

美术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给学生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同时让学生有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意识。

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使枯燥、呆板的教学模式变得丰富多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欣赏到更多更美好的物象,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发掘创造性思维方面的潜能,使美术教学从教授传统绘画技法转变为全方位的智力开发,特别是对创造潜意识的开发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利用幻灯片及动画课件,不仅给学生视觉器官以色彩美的享受和听觉器官以音乐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它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它不仅让课堂上充满了儿童情趣,而且使课堂教学效率大为提高。

1.运用多媒体开启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好即获得知识的第一步。

”教师要想成功的教好每一节课,必须教学一开始就创设优化教学环境,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正如谚语所说:“高兴学来的东西永不会忘记”。

只有充满兴趣的学习才是主动的,所学知识才是巩固的,情感才是快乐的。

电教多媒体正以其强烈的趣味性、多样的色彩性、悦耳的音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集形、声、光、色、动、静为一体,突破时空限制,以动静结合的生动直观、内容丰富的教学环境,使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可以大大提高学生
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然地步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中。

例如:在上中等职业学校幼儿教育实验教材第二单元第四节《色彩基础》一课伊始,随着一阵轻盈欢快的音乐,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把学生带入一片花的海洋——嫩黄的油菜花,紫色的薰衣草,火红的玫瑰花,“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绚丽的色彩,变化无穷的花海,以及优美的音乐,给学生的视觉、听觉以美的享受,使课堂教学进入轻松、愉悦的氛围,在这种学生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的状态下探究新课,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探究新知识奥秘的心情油然而生,他们带着强烈地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开始了新课的学习,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课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教学效果。

2.融合现代技术,使教学过程丰富多彩
2.1 达到师生互动的良好效果。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仅凭一本教案和一本教科书上课,学生被动地听,而且,师生之间由于年龄、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心理、生理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一味地灌输式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的发展,教师本身也存在知识老化的问题。

所以我一方面通过电脑利用PPT、FLASH等软件制作出生动、形象的课件存供课上使用;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查阅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营造自由开放的学习和交流环境,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形成了多形式的信息反
馈途径,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这样,把现代技术运用于美术教学中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开放式教学模式。

这种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形成,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进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习质量。

这种师生互补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中所积极倡导的。

现代技术的运用为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也为美术教学闯出了一条新的路子。

2.2 活跃课堂气氛。

在传统教学中,通过“教师讲解,学生练习”的单一教学模式教授课程,根本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导致“学生学不下去,教师教不下去”的沉闷气氛。

然而,在现今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教师可以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例如:上中等职业学校幼儿教育实验教材第四单元第二节《幼儿装饰画》一课时,我先出示熊猫图片,以脑筋急转弯导入:“熊猫一生当中的两大愿望是什么?”同时,播放背景音乐营造学习的氛围。

而后用多媒体展示大量的黑白装饰画和彩色装饰画,并进行对比。

用四季做比喻,那么黑白画应当属于冬,象它一样的纯洁,平静;彩色装饰画如同春天般的生机,夏天般的多彩,秋天般的绚烂。

接着,播放课件展示给学生大量的多种风格、多种材料的装饰画作品。

再配上柔和的音乐,将电脑多面体的图
片、音乐、色彩、交互及直接参与等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收到了一般课堂所收不到的效果。

直接而快捷的视觉效果冲击力强,课堂气氛积极热烈,同学们一个个兴趣昂然。

3.现代技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1 提高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美术作品,是指绘画、书法、雕塑等以线条、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构成的平面或者立体的造型艺术作品。

艺术家通过塑造形象,生动地再现作品中的现实生活,以及再现这一现实生活时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美术作品从其再现的现实生活看,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天文的、地理的、人文的、自然的无所不容。

现代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认识和理解美术作品的能力。

例如:在上中等职业学校幼儿教育实验教材第四单元第一节《中国古代雕塑》一课,〖JP+1〗如何引导学生对中国古代雕塑进行欣赏?我们可以引入几个典型中国古代雕塑的历史资料,从当时的社会分工、习俗到国情等综合因素分析,都为雕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的优越条件,从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通过图片展示,教会学生从比例和谐美、运动力量美、人体美、悲剧力量美等多方面来欣赏、评价古代雕塑作品。

同时展示外国的雕塑作品与之比较,加深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下产生不同的艺术作品的理解。

3.2 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新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
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

”现在有了现代技术的帮助,通过现代技术能够直观地把各种图形动态显示在同学们眼前,构图新,素材广,主题突出,色彩鲜艳,学生特别愿意听。

把现代技术引入美术课的教学,让学生利用画图程序、photoshop等软件进行美术制作,指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电脑美术作品创作,学生电脑绘画创作在电脑作品比赛、环保绘画比赛、明信片设计等活动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展示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通过多媒体把音频、动画和色彩引入美术教学中使原本平面的内容变得更为立体有趣,突破了课堂的狭小天地,大大加深并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例如:在《中国优秀绘画作品》的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印制精良的范图,通过搜索和扫描仪扫入制成CAI软件,除教材的范图外,还可以增补一些内容,徐渭的《黄甲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吴昌硕的《神仙福寿图》等著名历史佳作。

结合教学来显示整体、局部,中国优秀绘画进行山水、花鸟、人物的分类,并置于显示屏上,比较异同,使学生获得对中国绘画艺术风格的直观认识。

从而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3.3 利用多媒体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教学尤其适合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它可以增加同学的趣味性,可以帮助同学们对抽象问题的理解,图文
并茂,化抽象为具象,很容易使问题明朗化。

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多设定一些动画,可以说是妙趣横生,趣味盎然,把同学们带入了一个理想的艺术教学境界,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充分体现了“愉快教学”的现代教育特色。

例如:在讲《幼儿美术作品欣赏》这一课时,课件就是用幻灯片制成的,里面用了大量的图片,设定了动画,利用多媒体多样的变化教学手段,妙趣横生的媒体转换,美不胜收的图片变幻,轻松愉快的音乐,把同学们置身于了“幼儿作品”的世界里,使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并对自己的创作有新的启发。

总之,在当今信息时代,运用现代技术进行美术欣赏课教学,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展示作品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形成时间、空间、立体式的艺术审美教学氛围;运用多媒体制作精美的课件使学生产生由衷的赞美、感叹、引起兴奋、热情等一系列的审美心理变化过程,从而积极参与情感体验与艺术思考,达到提高艺术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