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级《呼吸生理与肺功能学》考题(A卷)

2012级《呼吸生理与肺功能学》考题(A卷)

2012级《呼吸生理与肺功能学》考题(A卷)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闭卷,A卷)(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号:502052060课序号:0课程名称:呼吸生理与肺功能学任课教师:杨小东王茂筠梁斌苗成绩:适用专业年级:2012级医技呼吸学生人数:22 印题份数:23 学号:姓名:考试须知四川大学学生参加由学校组织或由学校承办的各级各类考试,必须严格执行《四川大学考试工作管理办法》和《四川大学考场规则》。

有考试违纪作弊行为的,一律按照《四川大学学生考试违纪作弊处罚条例》进行处理。

四川大学各级各类考试的监考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四川大学考试工作管理办法》、《四川大学考场规则》和《四川大学监考人员职责》。

有违反学校有关规定的,严格按照《四川大学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 关于小气道的特点,错误的是()A. 吸气状态下< 2mmB. 管壁菲薄,管腔纤细C. 总横截面积非常大D. 结构和内径的维持仅仅取决于其本身的特征E. 软骨缺如,平滑肌相对丰富2. II型肺泡上皮细胞()A. 亦称分泌细胞或颗粒细胞B. 泡体较小C. 可合成、分泌表面活性物质D. 分泌的表面活性物质可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E. 以上都正确3. 肺的弹性回缩压与什么无关()A. 肺组织网状支架结构B. 肺泡表面张力C.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D. 胸内压E. 肺的容积4. 吸入气体在肺内什么部位的分布是均匀的()A. 各肺区B. 肺泡内C. 两肺之间D. 肺各横截面E. 肺终末单位5. 气体扩散与哪个因素无关()A. 气体本身的物理特性B. 胸内压C. 气体的分压差D. 扩散面积和厚度E. 气体与Hb的结合能力6. 缺氧对呼吸的刺激能力小于二氧化碳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 外周感受器对缺氧的刺激阈值高于二氧化碳B. 缺氧可降低中枢的反应性C. 化学感受器对的二氧化碳耐受性较强D. 化学感受器对的缺氧耐受性较强E. 缺氧刺激呼吸运动,呼吸增强使血中CO2分压降低,部分抵消其作用7. 关于气道粘液-纤毛清除系统,错误的是()A. 清除系统包括两大结构要素:纤毛和粘液B. 粘液纤毛清除率受很多因素的影响C. 粘液溶解剂可促进粘液溶解及纤毛运动D. 纤毛任意方向的摆动,均可将粘液排出体外E. 粘液-纤毛清除系统功能障碍可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8. 体积描记仪测定肺容量的原理是()A. Poiseuill’s定律B. Boyle’s定律C. Laplace定律D. 质量守恒定律E. Fick定律9. 间接方法测定肺容量时,往往首先测得()A.TLCB. D L COC. FRCD. V TE. FVC10. 关于生理无效腔,错误的是()A 包括解剖无效腔和肺泡无效腔B 正常人肺泡无效腔很小,接近于0C 正常人的解剖无效腔约为150mlD 解剖无效腔的大小与身高或体重无关E 无效腔效应越大,肺通气效率越低11. 下列F-V曲线中,哪个是典型单侧主支气管不完全阻塞时的改变?()A B C D E12. CO作为弥散测试气体,特点为()A. CO透过肺泡毛细血管膜的速率与O2相似B. 除大量吸烟者外,正常人血浆内CO含量几乎为0C. CO与Hb的结合能力比O2大210倍D. 测试时间很短,进入血液中的CO量很小,不会引起机体不良反应E. 以上都正确13. 引起D L CO下降的因素,不包括()A. 弥散膜厚度增加B. 弥散面积减少C. V/Q失调D. 气体分布不均E. 肺通气功能下降14. 目前D L CO最常用的测定方法为()A 单次呼吸法B 内呼吸法C 重复呼吸法D 恒定状态法E V/Q测定15. pH 7.38,PaCO2 80mmHg,HCO3-46mmol/L,该患者的酸碱失衡为()A 呼吸性酸中毒(失代偿)B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C 代谢性碱中毒(代偿)D 代谢性碱中毒(失代偿)16. 关于血气分析,错误的是()A 单纯通气功能障碍,△PaCO2升高与△PaO2降低大致相等B 换气功能障碍时PaCO2常降低C 根据pH值判断酸碱失衡,PaCO2和HCO3-的改变判断是呼吸性或代谢性D 呼酸或呼碱者若电解质有明显异常,应计算AGE 三重酸碱失衡存在时,pH值大多有明显异常17. 使氧离曲线右移的因素()A 二氧化碳分压降低B 氧分压降低C 体温降低D 2、3-二磷酸甘油酸降低E pH 降低18. 肺顺应性测定中,反映小气道功能最敏感的指标是()A 肺动态顺应性B 比顺应性C 肺静态顺应性D 频率依赖性肺顺应性E 肺弹性回缩压19. 支气管激发试验中哪项正确()A PD20FEV1越高,AHR程度越高B PC20FEV1越低,AHR程度越高C PC20FEV1越低,AHR程度越低D 阳性时可以肯定是支气管哮喘E 阴性时可以肯定是支气管哮喘20. 关于支气管舒张试验,错误的是()A. 用于判断气道阻塞的可逆性B. 常用的药物是短效β2受体激动剂C. 阳性有助于哮喘的诊断D. 阳性判断标准为FEV1增加≥12%,或绝对值增加≥200mlE. 阳性判断标准为FEV1增加≥12%,且绝对值增加≥200ml21. 在外科手术术前评估中,首先要测定的指标是()A. V EB. TLCC. FEV1D. VO2maxE. D L CO22. 关于NPO测定血气,错误的是()A 基本原理包括分光光度测定法和容积记录测定法B 分光光度测定法基于Beer-Lambert原理C 分光光度测定法使用660nm红光和940nm红外光作为入射光源D NPO测得的血氧饱和度与直接抽取动脉血测得的血氧饱和度均简写为SaO2E NPO使用方便,不需标定,可随时使用及连续监测23. 反映膈肌收缩功能的指标有()A 跨膈压和最大跨膈压B 跨膈压和最大跨膈压D 膈神经电刺激法E 以上都正确24. 重复呼吸法进行高CO2通气应答测定中,错误的是()A 混合气体中含有7%的CO2B 动脉血、脑脊液和肺泡PCO2以同一速度上升C 检测期间无需监测PaO2或SaO2的变化D 测定危险性较小E 测定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头痛、出汗等不良反应25. 关于侧位肺功能的测定原理,错误的是()A 正常人右侧肺功能大于左侧肺功能B 不同体位时,重力对两侧肺容量的影响相同C 侧卧位时,上位肺容积的扩大超过下位肺容积的减少D 侧卧位时,呼气基线上移E 根据不同侧卧位的基线变化可判断两侧肺功能分别占总肺功能的比例26. IOS测定气道阻力的原理中,不正确的是()A 信号源与被测试对象分离B 由振荡器产生外加的压力信号,测试呼吸系统对该压力的流速变化C 压力信号从口腔给予,施加于整个呼吸系统,所以反映了整个系统的呼吸阻力D 低频振荡波能到达呼吸系统各部分,反映总呼吸阻抗E 低频振荡波不能到达细小支气管,只能反映中心阻力的变化27. 测定婴幼儿用力呼气流速的主要方法是()A. 体描仪法B. 气体稀释法C. 快速胸腹腔挤压法D. 脉冲振荡法E. 潮气呼吸流速容量曲线28. 反映机体最大有氧能力的有效综合指标是()A VO2maxB ATC METD BRE O2-Pulse29. 肺功能检查在临床中可用于以下各方面,除了()A. 对病人生存期进行预测B. 明确呼吸功能障碍类型及严重程度C. 观察病情变化、反映治疗方法的疗效D. 进行劳动能力鉴定E. 评价手术和麻醉耐受能力30. 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A. FeNO是反映气道炎症的非侵入性的评价指标B. FeNO具有检测简单、安全、可重复性好等优点C. FeNO可用于监测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及其对抗炎治疗的反应性D. FeNO检测指南及临床实践指南均已颁布E. 以上都正确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粘液纤毛清除系统损伤的情形有哪些?2. 简述FEV1测定的临床意义。

3. 什么是气道高反应性?简述气道高反应性测定的临床意义。

4. 患者,男,68岁,长期吸烟(20包年),慢性咳嗽、咳痰20余年,喘息2年。

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肺功能测定结果如下:FEV1/FVC为54%,FEV1(实测值/预计值)为41%,VC(实测值/预计值)68%,PEF、MMEF、V75、V50、V25(实测值/预计值)分别为59%、27%、39%、22%、16%,RV/TLC实测值为71,实测值/预计值为143%,D L CO(实测值/预计值)为63%(Hb136g/L)。

该患者:(1)该患者存在阻塞性、限制性还是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肺功能受损程度?(2)大小气道气流是否受阻?受阻程度(轻度、中度、重度)?是否合并肺气肿?肺气肿的程度?(3)是否存在COPD?COPD分度?(4)弥散功能是否降低?程度如何?本题5页教务处试题编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