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影响论文

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影响论文

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在“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中,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走进六百多名学生家庭进行走访、调查问卷,重点就家庭教育方式方法问题及留守学生家庭展开专题调查。

通过对我校学生家庭教育现状特别是留守学生家庭教育情况形成初步报告如下:
一、家庭教育方式方法方面
(一)存在的问题调查情况表明,农村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问题不少,主要表现出如下特点:
1、高压式。

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态越来越强的情况下,给孩子设定过高学习成绩追赶目标。

同班、同年级、同校当中,某一位学习优秀的同学往往被家长们作为自己孩子的追赶标杆。

想通过施加压力,达到让孩子有大出息成大气候的目的。

2、严加看管式。

在调查中发现,把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的家长占80%以上。

因此,家长很少让孩子到户外活动,包括体育锻炼,更不让单独外出、不让看电视。

因为家长与学校约束严格,孩子们经常感觉孤单抑郁。

3、包办代替式。

为了保证孩子有足够的学习时间,许多家长并不给孩子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热爱劳动和讲卫生习惯的机会,往往包办代替到底。

4、娇惯溺爱式。

家中一要独苗的情况非常普遍,娇惯溺爱也就在所难免。

调查情况表明,有60%以上隔辈老人对孙辈过于溺爱,只要孙辈答应好好学习,就随处可见无节制的满足,无边际的许诺,
无原则的让步,乃至无法纪违背良知与道德的护短。

5、训斥责怪式。

当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时、孩子犯了错误,不采取教育、疏导、启发方式,而是采取打骂训斥方式。

有的家长承认自己不会与孩子沟通。

6、互不支持式。

孩子出现了问题以后,有的家庭夫妻相互责怪埋怨,有的家庭夫妻互相矛盾互相拆台,一方批评指教,另一方则袒护放纵。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农村家庭教育过程中的方式方法问题,与家长素质、家庭教育目的、家庭生活总体状况有直接关系,同时,受现行教育制度及社会生活大环境的影响与制约。

1、家庭的原因。

一方面许多家长素质较低,不能胜任育子之责等问题。

调查发现,家长初中及以下文化的占绝大多数。

那些文化程度低的家长,在应试教育为主导,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课程内容偏深的情况下,教育孩子就显得更软弱无力,束手无策。

另一方面是家长重教不会教。

调查表明,许多家长不懂教育方法,埋怨孩子不理解家长苦心,孩子不愿意、不情愿、不能全部向家长讲心里话,违背孩子意愿,强迫安排孩子学习生活的行为,伤害孩子人格自尊,从而导致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里。

重智育,只教育孩子为升好大学找好工作而个人奋斗,不注意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养成良好习惯;重言传轻身教。

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而又不身体力行的家长并不少见。

调查发现,不能加以指导,只顾看电视消遣的家长占多数。

此外,还有社会上离异家庭缺残家庭增加,不少孩子得不到更好的家庭教育与影响。

2、教育制度的制约因素。

①学校教育重智育而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育的状况还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②应试教育的体制没改变。

③学校课堂上填鸭式教学,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④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脱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3、社会生活大环境的制约因素。

其一,受现时生活中非名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女孩子就更难,低学历无学历就业难上加难的实际情况影响。

其二,受现时生活中追名逐利贪求大富大贵思想的影响。

其三,受不尊重劳动、不尊重普通劳动者的不良社会风气影响。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思考解决农村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上的问题,不能仅仅着眼于解决学生家长与祖辈人的重教不会教、素质提升的问题,还必须从教育制度改革、社会观念更新、进一步改善未成年人成长大环境的大角度大视觉入手。

1、创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加强和改进对未成年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他们营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2、改变社会上用人只重学历而轻能力的现状。

3、进一步办好家长学校。

目前,我市的家长学校呈萎缩状态,大多不能很好发挥作用,亟待巩固,提高发展。

从家长的素质上看也需要进一步办好家长学校。

4、在教育法上补充家庭教育的内容。

我国的教育法的内容没能全涵盖家庭教育的内容,这显然是一个欠缺,应尽快补充或单立家教法。

二、留守学生家庭教育方面
(一)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留守儿童成绩较差,不良习惯较多,心理抑郁,性格孤僻,甚至一部分学生对父母有怨恨情绪,对他们以后的人际交往、协作求助、学业发展等均会产生不良影响。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思考
1、对留守儿童的关注要强化政府职能作用,落实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形成长效机制,构建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四位一体的教育保护网络。

2、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建立农村社区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

建议在农村乡镇建留守儿童校外活动场所,组织离退休教师、关工委成员义务开展留守儿童监管工作。

3、加大对农村学校留守学生寄宿设施的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配套心理、生活指导老师,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健康成长,弥补家庭教育的缺位和亲情的缺失。

4、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建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咨询体系。

对工作人员和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有能力对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坦然面对成长中的烦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5、建立留守儿童亲情热线,方便留守儿童与家长联系。

从总体
来看,尽管国人文化素质在普遍提高,但是家庭教育方面还是存在许多问题。

因家长的政治、文化、道德素质的差别和家庭经济状况,成员结构之不同,给家教的有效性造成了较大麻烦,这是近几年家教存在问题的主要方面,二是家教方法的相对简单化、单一化,直接影响了家教效果。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之间不能割裂开来,缺少哪一个环节,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希望通过家庭教育调查研究能够更有针对性指导家庭教育,使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