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ppt

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ppt

教师创新能力的 培养与训练
主讲:吴小鸥副教授 E-mail:wxo33@
第一讲
教育与创新 ----教育的理想与追求
第二讲
教学与创新 ----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第三讲
教师与创新
----反思自我的专业成长
教育与创新
---- 教育的理想与追求
问题之一 : 什么是教育? 问题之二 : 我们的教育追求什么? 问题之三 : 在追求中我们失落了什么?
么”。
问题是课堂的灵魂,教学应 让我们的学生“始于迷茫,而又
终于更高水平的迷茫”。
化结果为过程的教学
知识的本质不在于它的确定性 和稳定性,恰恰相反,知识的本质 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在于它的不断
变化,在于不断地推陈出新.
你有没有想过?
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180度吗?
没有氧气就不能燃烧吗?
牛顿力学可靠吗?
当学生茫无头绪时,我能否给他们以启迪? 当学生没有信心时,我能否唤起他们的力量? 我能否从学生的眼中读出愿望? 我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 我能否使学生觉得我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 我能否使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 我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合作.感受和谐的欢乐.发现的欣喜?
我能否让学生在课堂上“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或“悠然心 会”?
校本课程的开发
进行课程评价 实施过程分析 科学组织建设
生成新的课程
第二 教学交往中的对话
“独白 ”式教育的实质
“对话”式教育的实现
“独白 ”式教育的实

忠诚于学科,却背弃了学生.
进行者表演,却没有了观众.
体现了权力,却忘记了民主. 追求了效益,却忽视了意义.
“对话”式教育的实
现 生命观:
不断重构和更新.
生活观:
---
教育即生活.
“对话”式教育中,对话的内容不 能只限于知识,对话的方式不能只
流于交谈,对话的场所不能只困于
课堂.
第三
创构课堂教学生活
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
化结果为过程的教学
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 追逐知识前沿的教学
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
The one real object of education
泽、精神的熏陶和人性的升华,为受
教育者最大可能地实现个人价值和个 体价值社会化准备条件。
一块钢板值多少钱呢?
----教育与个体的发展
在经济学上曾经有一个著名的希尔顿价值说, 大意是,一块普通的钢板值5美元,如果把这 块钢板制成马蹄掌,它就值10.5美元,如果做
成钢针,就值3550.8美元,如果把它做成手表
我能否让学生在课堂上“怦然心动”“浮想联翩”或者“百感 交集”? 我能否帮助学生达到内心澄明.视界敞亮……
第一
第二 第三
教师对课程的开发
教学交往中的对话 创构课堂教学生活
第一 教师对课程的开发 教材内容的加工 校本课程的开发
教材内容的加工
教材内容心理化.
教材内容的问题化.
教材内容的操作化. 教材内容识,生命因此而厚重. “对话”式教育所要做的就是唤醒生命.激 扬生命.引导学生去展示生命的力量,使生 命通过对话而获得自身的透明性.
生成观:
--- 对话过程即知识的生成.
“对话”式教育所进行的尊重受 教育者独特的存在与发展方式及
其进成.是知识结构或符号世界的
什么是教育?
我国“教育”一词源自《孟子.尽心上篇》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解释为“教,上所施,
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西方“教育”一词源自拉丁文“educare”
解释为“引导”
教育是投射着、蕴涵着教育
者的主观意趣的引导活动,这种 主观意趣内含着教育者的价值选
择和价值预设。
我们的教育追求什么?
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 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 魂呼唤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 能触及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 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
教育所追求的是将知识转
化为智慧,使文明积淀成人
格.
教育让学生在掌握优秀文化的同 时,更应获得智慧的启迪、心灵的润
. . .
一切事物都在发展之中,一切知识
都在发展之中,一切科学都在发展之中.
只有在思想深处认识到这种发展,只有
使这种变化发展的观念成为思想方法,
成为思维习惯,成为生活的信念,才能 自觉地不断更新知识,才能真正获得创 新的精神和勇气.
我们不仅希望学生掌握知识,更希望学 生掌握分析知识.选择知识.更新知识的能 力. 智慧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 延伸.教学中能够把结果变成过程,才能把 知识变成智慧.
is to have a man in the continually
asking questions.
---哈佛大学格言
问题意识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
创造始于问题 创造力是人人具有的天然禀赋
“计算的本质是什么?”计算机的创始人图灵就 是思索并回答这一平凡的问题而走向成功的.
“光是什么?”粒子说.波动说.波粒二象说就是 在这一问题推动下出现的.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这些问题的思考能孕育 出哲学家来.
展委员会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8页 )
教学与创新
---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为什么出现“教”的辛苦与
“学”的痛苦现象?
三个隐喻
隐喻一: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 则是具体的施工.(忠实取向)
隐喻二:课程是一场球赛的方案,这是赛 前由教练员和队员一起制定的;教学则是 球赛的过程.(相互适应取向) 隐喻三:课程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乐谱;教学 则是作品的演奏.(课程创生取向)
的指针,价值就可以攀升到25万美元。
世界强国之腾飞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从四大文明古国到现代经济强 国,在历史的变迁中教育成为社会
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
在追求中我们失落了什么?
. . .
自由 —>智慧 —> 创新
“教育既有培育创新精神 的力量,也有压抑创新精神的 力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
“物体为什么向下落?”这种似乎平凡的问题推 动诞生了万有引力理论的发现. “五次代数方程为什么没有公式解?”这种也似 乎平凡的问题背后竟诞生了耀眼的代数理论(群 论)
学校就是一个询问“什么”、 “为什么 ” 的地方,课堂更是一个
谈论“什么”、“为什么”的地方,
成功的教学、成功的教师应当唤起
学生的十万个“什么”和“为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