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Direct V5.0三维地质建模讲解学习

Direct V5.0三维地质建模讲解学习

角点网格的特点是网格的走向可以延着断层线,边 界线或尖灭线,也就是说网格可以是扭曲的。这样角点 网格克服了矩形网格的不灵活性,可以用来方便地模拟断 层,边界,尖灭.但由于角点网格网格之间不正交,这种不正交 一方面给传导率计算带来难度,增加模拟计算时间,另一方 面也会对结果的精度有影响。
1.三维网格模型建立
1.三维网格模型建立
三维网格模型建立包含以下七个步骤: 第一步:创建三维模型; 第二步:定义网格边界线; 第三步:骨架网格剖分; 第四步:主层(面)建立; 第五步:亚层(面)建立; 第六步:垂向网格划分; 第七步:建立地层模型。
1.三维网格模型建立
第一步:创建三维模型:选择三维模型右键“创建三维模型”
第三步:骨架网格剖分 (2)网格方向设置
网格的取向: 1)网格的取向应使其可靠地反映静动态参数主要变化方向上的特征; 2)网格应平行于主要渗透率方向; 3)网格应尽量与井排的主要驱替方向平行; 4)应注意网格不同取向带来的不同影响; 5)需要时可使用九点差分格式来克服由于网格取向带来的影响。
1.三维网格模型建立
第二步:定义网格边界线:打开二维视窗,显示井位及对应的断层模型,点 击断层模型,断层模型名称变粗后处于编辑状态即可设置网格线边界
1.三维网格模型建立
第三步:骨架网格剖分 (1)网格类型选择
矩形网格:所有单元网格的长、宽均相等,垂向连接顶 底网格点的网格面为垂直的。由于其计算速度快的特点, 一些大型油气田经常采用此网格类型.有研究认为正交网 格计算结果比其他网格精确.正交网格的数学描述也比较 简单。 角点网格:角点网格是目前应用较广的一种结构化网格 类型,网格位置能用i , j , k 定义,并且单元网格的长、 宽大小可变,垂向连接顶底网格点的网格面可以是倾斜。
提示:主层面一般指砂层组顶底面
1.三维网格模型建立
砂组顶面构造
层面插值操作界面
砂底面构造
1.三维网格模型建立
第五步:亚层(面)建立:模型右键—地层建模—亚层(面)建立 (在砂层组顶底面控制下创建小层的构造面)
提示:亚层面一般指砂层组内部的小层顶底面
1.三维网格模型建立
各小层构造面三维视图
地层范围:选择要插入的地层范围 插值顺序选择:从顶面往下、从底面往上、从顶底往中间 网格最小厚度:手动输入 体积校正方式:层厚度比例、各层等比例、累积到最后一个层 厚度计算方式:地层真厚度、地层垂直厚度、沿 Pillar 厚度 亚层建立过程中可采用地层厚度、厚度累加等进行约束
1.三维网格模型建立
第三步:骨架网格剖分 (3)网格数量设置
1)网格的数量应考虑研究的目的和模型的分辨程度。 2)提供足够的网格使模型能反映出相应尺度下的静态属性在空间的展布和变化情况,非均 质状况越严重、地质的认识越丰富细致,网格数应越多,比较精细时应能够对最小沉积微相在平 面和垂向上进行细致地刻划。 3)在涉及一种流体驱替另一种流体的油藏研究中,必须提供足够的网格以控制和跟踪流体 界面的运动。 4)在油田级的三维模拟中,同一层系的注采井间至少有三个网格。 5)如果油藏模拟的后续预测方案涉及加密井,那么在网格设计时还应事先预留出位置,以 保证注采井间至少有三个网格。 6)在进行只包括几口井的小规模研究中,井间至少有五个网格。 7)垂向网格的数量取决于模拟层段的数量。
1.三维网格模型建立
第三步:骨架网格剖分
模型右键—地层建模—骨架网格剖分
注意:骨架网格剖分需要选择断层模型、设置网格旋转角度及I、J方向网格间距、 断层面选择、趋势线选择。
1.三维网格模型建立
第三步:骨架网格剖分
骨架网格
拓扑网格
1.三维网格模型建立
第四步:主层(面)建立:模型右键—地层建模—主层(面)建立
第三步:骨架网格剖分 (2)网格方向设置
为了控制网格质量,使网 格沿主断层方向分布;或 给数模提供网格,需要对 断层周围的网格“Z”形处 理。为此软件提供了趋势 线、断块线、指定趋势线 上网格个数、“Z”形网格 剖分等功能
I方向趋势线
J 方 向 趋 势 线
I方向趋势线 J 方 向 趋 势 线
“Z”形网格剖分
三维储量计算 模型粗化 模型输出
储层三维地质建模
三维建模功能改进:
1)支持断层线、厚度趋势等约束地层模型创建; 2)新增按井、多边形、面局部网格加密功能; 3)优化井数据网格化功能; 4)全新的属性数据分析功能; 5)增加基于目标的河道随机建模; 6)全新的切片功能; 7)改进粗化功能,支持构造层面粗化。
数字化油藏表征工作平台 Direct V5
三维地质建模
北京泰隆兴业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瑞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储层三维地质建模
断层建模 地层建模 属性建模
储层三维地质建模
三维地质模型定义
骨架网格剖分
地层建模
垂向网格剖分
三维建模流程图:
建立三维网格模型 建立沉积微模型
分析油气水分界限
建立储层参数模型 建立净毛比模型 建立油气水界面模型
1.三维网格模型建立
第三步:骨架网格剖分 (4)网格的尺寸
1)要考虑网格尺寸对所研究问题精细程度的影响。网格尺寸过大会使动静态参数在较大范围内平均化, 不利于参数分布的刻划,也使获取适当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变得困难,而网格尺寸过小,模型的收敛性差,计 算需要的时间长,内存占用大。
2)优先考虑使用均匀网格。 3)注意注入井或其它位置上的低孔隙体积网格单元对时间步长带来的不利影响,在不使油藏特征发生畸 变以至损害模拟结果的前提下,应调整相邻网格单元的尺寸、形状或采用死孔隙体积的方法进行处理。 4)对于实际位置很近的井,应将它们设置成同网格的井。 5)在建立油田规模的非均匀直角坐标网格时,在主要变化方向上相邻网格单元的大小之比应不大于2, 在次要变化方向上应不大于3。 6)对于径向网格系统应按(4)式使半径以几何级数递增,以保证网格块之间的压力降相等。 7)径向网格最内部单元的半径要尽可能大一些,应大于或等于井筒半径。常数 值的大小可根据径向网格 总数和网格尺寸来确定,应在大于1小于2的范围内。 8)以模拟层段的地层厚度作为垂向网格的步长。 9)网格的尺寸应结合网格的数量一起来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