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压电缆缓冲层的设计
总之,对于电缆缓冲层,在设计时除了应考虑缓冲作用、均匀电 场作用以及对于阻水要求的电缆,要有良好的阻水作用外,还应考
令 T4=T1+T3,代表电缆本体热阻,则可以得到电缆本体热阻变化 虑缓冲层的热阻效应。
对电缆载流量的影响关系的表达式:
3 结束语
I
TI
2(T T )
本文讨论了高压电力电缆缓冲层的绕包带及缓冲层与金属套 下气隙对电缆散热条件的影响,导出了缓冲层热阻变化对电缆载流
数,实际上是聚酯纤维、空气的混合热阻系数。阻水带中含有大量静 这个厚度范围内,空气隙的热阻取决于空气隙的厚度。厚度增加,热
ÂÁÃÂÁÁÂÃÁÄÅ 止空气,静止空气的热阻系数约为40K·m/W,比聚酯纤维约高一个 阻变大,厚度减小,热阻也相应变小。
数量级,因此,阻水带的热阻系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纤维层中所含
表 3 电缆温升试验结果
由表 2 可以看出,两种电缆本体结构上主要的差别有:(1)2# 电
缆缓冲层采用的是一层金布绕包带,一层半导电阻水带的结构,其
缓冲层的厚度仅 1.0mm;而 1# 电缆则由于生产工艺、阻水功能以及
绕包带选材的不同,采用了 2 层半导电阻水带绕包,单层厚度
1.5mm,两层厚 3mm。这是两种电缆最大的差别。(2)1# 电缆金属套外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年 4 月(中)
电力科技
浅析高压电缆缓冲层的设计 朱远标
(中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 中山 528403)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两种国产 YJLW03-64/110kV 电力电缆的对比温升试验,对电缆缓冲层的特性进行分析,并对电缆缓冲层 的设计以及工艺的不同对电缆载流量的影响进行讨论和研究。 关 键 词 :高压电缆;缓冲层;设计;载流量
Á ÁÂ 上述的问题,在国内外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因电缆的工
艺不同对电缆的载流量有很大影响,笔者通过试验与理论相结合的
(1)式中,Grg 为热传递作用的表征值;g 为重力常数(m/s2);α 为体
方式,分析了高压电力电缆缓冲层的结构对电力电缆载流量的影 积膨胀系数(I/K);△t 为夹层两壁的温度差(℃);δ 为夹层厚度;为运动
Ω−
!
#$%&’()
#$% + ,
-./
*
01
01&’()
01%+, -./
* *
01#$&’()
01#$%2
345
"
*
*
* *
式中,△θ 为高于环境温度的导体温升(℃);R 为最高温度下导体
均厚度在 1.0~2.5mm。电缆缆芯与铝套之间的气隙厚度并不均匀。 单位长度的交流电阻(Ω/m);Wd 为绝缘介质损耗(W/m);n 为电缆芯
空气隙的厚度不同,空气隙的传热机理也将发生变化,其热传 数;λ1、λ2:分别为电缆金属护套与铠装的损耗系数;T1 为电缆导体与
+, -./
2
JJ4
J*43
110kV XLPE 单芯电缆金属套外无铠装,所以为 0;T3 为电缆外护套
热阻(K·m/W);T4 为电缆外部热阻(K·m/W)。 对于 110kV XLPE 单芯电缆,可以将式(2)简化为:
△θ=I20R(T1+T3+T4)
(3)
这里假设 T1 发生变化 △T2 时,在电缆导体与金属套之间的温
由表 1 可以看出,阻水带材料的热阻系数在 11.0K·m/W 左右, 大空气隙也是不合理的,因此,想要降低空气隙热阻,应尽量使电缆
远高于所用聚酯纤维编织带的热阻系数 3~7K·m/W,分析其原因主 结构紧凑,但也需考虑运行中可能出现因过紧而导致铝套对绝缘的
要在于阻水带的结构特性。表 1 中的半导电阻水带材料的热阻系 挤压。而当空气隙厚度小到一定程度时,纯热传导将起主要作用。在
3 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实例 近年来,随着企业内部动能成本考核的不断深入,企业内的一些 生产单位逐步对变压器的运行损耗引起重视,开始对变压器进行经 济运行分析实践,从而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某生产车间的 6 台容量为 1000kV·A 的 SJ1000/10 型高耗能配
电变压器,原来全部处于运行状态,在暂不能更新高耗能变压器的情 况下,通过调整变压器之间的负载,合理选择变压器的运行台数,将 变压器的运行台数由原来的 6 台全部投入运行调整到正常时 3 台 运行 1 台备用,减少了变压器的运行损耗,每年因此节约电能 17 万 多 kW·h,按目前电度电费单价 0.52 元/kW·h 计算,每年节约电费 9 万多元。
采用金布绕包带和半导电阻水带配合,作为电缆缓冲层,同时 对半导电阻水带工艺进行控制,尽量减小其中密封静止空气的数 量,保证电缆结构的紧凑,能有效地提升电缆载流量。在无纵向阻水 性能要求时,可以采用挤塑工艺挤制,还可以采用半导电橡胶缓冲 带,而不采用聚酯纤维无纺布制成的半导电带绕包作为缓冲层,这 样也能有效地提高电缆载流量。
可以将电缆的气隙等效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水平夹层,厚度
3.0mm;一种为竖直夹层,厚度 1.5mm。以此计算出电缆夹层气隙的
Grg 值。 根据计算与实际测量结果,电缆铝套温度约为 40℃,电缆绕包
带外表面温度约为 50℃。
取两壁平均温度 Tm 约为 45℃(即 318K),空气特性参数:密度 ρ= 1.128kg/m3,运动粘度 v=l6.96×10-6m2/s,导热系数 λ=0.0276W/(m·K),
m/W,由于 T3、T4 的变化相对 T1 而言极小,因此△T1≈-0.25,这时根
据式(4),有: I
T
I
0.25 I 0.102I
2(T T T )
2 1.23
由上式可知,不同厂家同样型号的电缆,2# 电缆的载流能力比 1# 电缆的载流量能力要大 10.2%。
结合本文第 2.1 点的分析,充分说明了缓冲层对于电缆的载流 能力具有显著的影响。
2 电缆缓冲层对电缆载流量的影响
空气的状态和数量。在空气不流动时,纤维层中所保持的空气越多,
当电缆中通过某一电流 I0 时,电缆导体高于环境温度的温升
材料的热阻系数越大。
计算公式为:
1.2 空气隙特性分析
(I R 0.5W )T I (1 ) W nT I R(1
) W n(T T ) (2)
在电缆的绕包带与金属护套之间,留有一定的的气隙,气隙平
度差 θ1 也将随之改变,变化的温度为 △θ1=I20R△T1
将式(3)两边同时微分,可以得到载流量的变化量 △I,与导体和
金属护套之间热阻变化量 △T1 之间的关系式为:
.I . . .T
.I
ÁÃÂÄ2(T.T.T)
(4)
2012 年 4 月(中) 科技创新与应用
表 4 电缆热阻试验推算结果
A T /(K m/W) T /(K m/W) T /(K m/W)
前言
果,从而大大加强空气隙的热传递作用。表征空气的这种热传递作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架空 用的是 Grg 值。
电力线路由于占有大量的土地资源、影响城市的景观和地块使用,
在极小的有限空间内,这些气隙内空气的流动主要取决于以夹
与城市规划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而地埋电力电缆由于有效的避免了 层厚度为特征长度的 Grg 值: G g t
ÁÂÁ 面半导电阻水带和双面半导电阻水带。对几种典型的绕包带材料进 ÂÃ 行了热阻系数测试,结果见表l。
水平夹层的 Grg 为:
G 9.8 3.14 10 10 (3.0 10 ) (16.96 10 )
28.88
表 1 常用缓冲材料的热阻
竖直夹层的 Grg 为:
Á ::::
::::::::: ::::::::: ::::::::: :::::::::
2.1 试验
量影响的表达式,并通过试验证明了电缆缓冲层结构的差异对电缆
选择了两个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种型号 YJLW64/1101×630 电 载流量的影响。
缆,两者结构的不同点主要在于电缆缓冲层的差异。电缆结构参数
通过对两种不同缓冲层的电缆温升试验以及结构对比分析,发
见表 2。
现缓冲层的结构以及缓冲层与金属护套之间配合的紧密程度对电
图 1 典型的 110kV 电缆纵向剖面示意图 1.1 绕包带材料特性分析 对于电缆的不同功能要求,绕包带材料可以采用金属化布、无
相对饱和蒸气压 ρr=0.699。
则空气的体积膨胀系数 α 为:
1 1 3.14 10 (I / K ) T 318
纺布,还可以采用半导电橡胶。带有阻水功能的阻水带可以分为单
递作用也将产生明显差异。间隙大到一定程度时,将会产生对流效 金属护套之间的热阻 (K·m/W);T2 为金属护套与铠装之间热阻,因
于经济运行状态;(2)有备用变压器的变电所,选择技术特性好的变 压器运行,技术特性差的变压器作为备用;(3)并列运行的变压器应 选择最优组合经济运行;(4)调整变压器之间的负载,合理再分配达 到经济运行;(5)调整变电所之间的变压器,改善损耗特性达到经济 运行;(6)设计选配、淘汰更新变压器时,要分析确定变压器的经济运 行区间和方式。
响。
粘度(m2/s)。
1 电缆缓冲层结构的热阻特性分析 典型的 110kV 电缆的纵向剖面见图 1。图中,金属护套与电缆 绝缘屏蔽之间由两层构成。一层为绕包带,另外一层为绕包带与金 属铝套之间的气隙。缓冲层由绕包层和气隙共同组成。
一般情况下,竖直夹层 Grg≤2860;水平夹层 Grg≤2430,这时夹 层中的热量传递方式为纯热传导。当 Grg 超过上述数值时,夹层内开 始形成对流传热,并且随着 Grg 值的增加,对流越来越剧烈。
径为 88.5mm,2# 电缆为 84.8mm,金属套其他参数相同,这说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