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透析:旅游业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透析:旅游业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透析:旅游业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一、典例引领旅游活动在满足人类自身需求的同时扩大了不同地域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据此回答1~2题。

1.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大力发展旅游业,这表明( )A.旅游活动可促进经济发展B.旅游活动可改变民族构成C.旅游活动可扩大文化交流D.旅游活动可以满足人类的需求2.“我爷爷小的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这首2012年春晚上李谷一演唱的《前门情思大碗茶》唱出了北京“胡同文化”的深厚文化底蕴。

“胡同游”吸引了大批外国旅游者,其积极影响主要是( )A.提供大量就业机会B.促进国民素质提高C.提高我国人民生活质量D.促进文化交流1.A2.D [第1题,发展旅游业,可以增加外汇收入,回笼货币资金;增加经济收入,缩小地区差异;能够带动饭店、餐饮、娱乐、交通运输、通讯、房地产、商贸、金融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工业和旅游教育等相关部门和行业的发展;同时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资源消耗型经济增长模式,实现各产业部门均衡发展。

第2题,旅游业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旅游与文化交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发展旅游业能够扩大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强化了民族的认同感;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因此,“胡同游”吸引了大批外国旅游者,主要说明旅游活动的积极影响可以扩大文化交流。

]3.读青岛市旅游图,完成下列问题。

(1)青岛在北京奥运会后,被称为“帆船之都”,分析旅游业的发展对青岛社会经济带来的积极影响。

(2)游客来山东,往往必去曲阜孔子故里旅游,感受儒家文化,试说明这种旅行对文化的促进作用。

[解析] 第(1)题,旅游业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可从促进经济发展、区域文化交流、社会进步等方面分析。

第(2)题,从文化的传承及文化的保护角度分析。

[答案](1)使得青岛市的经济收入增多;带动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增加对外开放交流等。

(其他答案合理也可)(2)促进各地区文化交流与发展,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二、考点透析1.提高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2.提供大量就业机会3.促进文化交流三、题组训练日常活动空间大体可分为居住、工作、休闲三类,每一类活动空间的规模都与当时的社会经济规模相关。

下图表示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演化过程中,居住空间、工作空间、休闲空间的变化模式。

1.读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休闲空间可能出现的变化是A.规模逐渐变小B.种类日趋单一化C.逐渐与工作空间融合D.逐渐与居住空间分离2.2016年中国有近4100名游客去南极旅游,相比10年前增长了近40倍。

南极旅游的兴起,表明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B.旅游空间的扩大化C.旅游形式的多样化D.旅游目的的娱乐化3.旅游空间扩大化主要是由于A.旅游资源价值不断提高B.人类文化素质不断提高C.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D.新的景点不断发现读“某国部分城市数据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4.人均出国旅游次数最少的城市是A.甲B.乙C.丙D.丁5.影响游客选择是否出国旅游的主要因素是①国民生产总值②闲暇时间③人口数量④经济水平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6.2003年,我国旅游外汇收入走入低谷,其原因与当年的“非典”有很大关系;2004年印度洋海啸发生后,周边国家的旅游业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基本停滞状态。

这说明旅游业具有的特点是A.涉外性B.不稳定性C.服务性D.关联带动性7.山东威海旅游胜地刘公岛使用的宣传广告语是“刘公岛,不仅仅是岛”,广告语暗示该岛旅游资源的特性是A.永续性B.可创造性C.多样性D.非凡性贵州梵净山,屹立在中国西南喀斯特高原中,是中国武陵山脉的主峰(2493米)----一块地质年龄超过10亿年的巨大非喀斯特山体。

这让它和自己身边的环境不同,具有了独特的地质地理条件,也发育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类型。

梵净山有64种植物和38种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的易危、濒危或极危级别,如黔金丝猴、大鲵等。

2018年7月2日,在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梵净山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梵净山满足了世界自然遗产生物多样性标准和完整性要求,展现和保存了中亚热带孤岛山岳生态系统和显著的生物多样性。

读“中国梵净山导游图”,回答下面小题。

8.梵净山位于A. B. C. D.9.梵净山景区内的自然旅游资源属于同一类型的是A.凤凰山杜鹃花丛B.观音阁白云寺C.剪刀峡蘑菇石D.黑湾河太子石10.欣赏梵净山景区的旅游资源,要取得最佳观赏效果,应遵循的原则是A.黑湾河---雨过天晴时B.蘑菇石---选择特定的角度C.承恩寺---发挥想象D.杜鹃花丛---远眺俯视11.梵净山申遗成功,益于①提高景区知名度②保护景区资源与环境③增加旅游收入④提升我国综合国力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12.梵净山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和显著的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①独特的岩石地质条件②纬度较低③山体相对高差大④具有丰富的垂直气候带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庐山是地垒式断块山,海拔1100米的高度处较为平坦开阔,建有小镇;黄山巍峨挺拔、地势陡峭。

下图为“庐山某年旅游客源地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图中数字为各客源地人数占总游客数的百分比)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3.对庐山旅游消费市场空间分布特点的分析,正确的是A.本省的游客最多,主要是因为距客源市场较近B.来庐山旅游人数随经济距离的增加而均匀减少C.均匀分布在1000千米以内的最优吸引半径内D.庐山以西地区客源相对较少主要因为交通不便14.与黄山相比,庐山风景区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有A.庐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游览价值高B.庐山周围旅游景点多,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C.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知名度高D.庐山高处旅游设施较完善,地区接待能力更强15.下图为我国部分世界遗产分布图。

图中斜线阴影所示省区共同申报的世界遗产项目是A.中国南方喀斯特B.中国丹霞C.中国土司D.长安-天山廊道路网16.下列世界遗产所在地,按照从东到西排序正确的是A.北京故宫、平遥古城、左江花山岩画、莫高窟B.沈阳故宫、布达拉宫、大足石刻、丽江古城C.武夷山、武陵源、孔庙、峨眉山-乐山大佛D.北京猿人遗址、神农架、都江堰、皖南古村落传统村落与民居,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古代人地关系的重要体现。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7.北京四合院是北方庭院式住宅的典型代表,通常在南北轴向上建正房,供长辈居住,在东西轴向上建厢房,供晚辈居住。

下列陈述最能体现四合院文化内涵的是A.结构封闭,安全舒适B.尊老扶幼,长幼有序C.就地取材,因地制宜D.坐北朝南,顺应自然18.北京市某校地理社团利用暑假期间到门头沟区爨底下村实践考察,他们在考察报告中写道:“爨底下村以人文景观为主,辅以山水之趣,与自然交相辉映……”下列对古村落建筑特色及其解释,最可能出自上述考察报告的是A.红墙绿瓦的皇家园林——等级森严,皇权至上B.山地院落,高低错落有致——地形崎岖,空间有限C.小桥流水的水乡之韵——降水丰富,河湖众多D.上下两层,竹楼傍水而居——就地取材,利于通风19.“地坑院”(图)是我国豫陕地区的特色民居。

2017年2月《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立体化展示了这个“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全貌。

能够反映“地坑院”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特点的是A.空气湿润B.地形平坦C.土壤松散D.地质稳定20.开平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地势低洼,历来是重要商埠和货物集散地。

民国初年,政局动荡,众多华侨返乡广建碉楼。

开平碉楼(图)为中西合璧的多层塔楼式民居,墙体厚实坚固,窗户比普通民居开口小并装置铁栅,外设铁门,盛时逾3000座。

开平广建碉楼主要是为了A.满足人口增长需要B.体现华侨爱乡情结C.防御水患匪患侵扰D.缓和区域人地矛盾21.1983年开平市组织调查,推动了碉楼的开发和保护;2007年,开平碉楼成为中国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兴起了一阵碉楼旅游的热潮。

促使开平碉楼的功能转向发展旅游的主要原因是①当地人口外出务工②政府和华侨的重视③水利设施不断完善④工业和城市的发展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22.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是典型的客家民居,土楼是利用未经烧焙的土掺入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拌合而成生土,夯土而成的房屋。

房屋依山而建,与自然和谐相融。

福建土楼反映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是A.气候寒冷,多大风B.地形平坦,森林茂密C.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D.土质黏重,地下水丰富23.下列词句中,能够体现出欣赏旅游景观需选择恰当的观赏位置的是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24.《红楼梦》中描写的曲径通幽处这一造景手法意境的是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C.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D.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25.“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文中范仲淹欣赏岳阳美景A.站在岳阳楼远眺B.选择不同的季节观赏C.近观平视洞庭湖D.湖中泛舟感受动态美二、综合题26.汉唐丝路长乐永安11月9日-12日,高二年级将赴陕进行研学活动。

读图22“陕西省部分地区图”,回答下面问题。

(1)指出图中世界文化遗产的名称。

(2)归纳图中旅游资源的类型,并分别说明两种类型的分布特点。

(3)分析图示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优势。

(4)本次研学由赵海波老师提前踩点,最终确定了西安市、秦陵兵马俑、汉阳陵、法门寺等地作为考察目的地。

列举赵老师踩点并确定行程时考虑的因素。

(5)同学们将乘坐高铁前往西安,从旅游者,旅游业及西安旅游发展的角度,分析高铁的发展对西安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秦大地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馆藏文物多达370000余件,展示文物的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客流经常超出接待能力,黄金周时游客需要早6点排长队换票。

(6)列举陕西省博物馆在对公众开放游览方面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27.藏地密码心灵之旅西藏自治区自然风景绮丽独特,人文景观源远流长。

改革开放40年来,西藏自治区“念山水经,唱特色戏,打优势仗”,重点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基础建设力度,努力开发挖掘新的旅游景点,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

(1)与炎热的南方相比,西藏的夏天就是一个避暑天堂!拉萨平均最高气温22.9℃,纳木错湖边平均气温20℃左右,林芝更是凉风习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