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企业财务风险本科论文

试论企业财务风险本科论文

试论企业财务风险目录摘要 (2)前言 (3)一、财务风险概念分析 (4)(一)、风险的定义与特征 (4)(二)、财务风险及其本质 (5)二、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着眼点 (7)(一)、企业财务风险产生根源 (8)(二)、财务风险的可控制性 (9)(三)、可控的企业内部财务风险 (11)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11)(一)、企业的财务风险机制 (11)(二)、正确的财务决策 (14)(三)、完整的预算体系 (16)(四)、科学的会计方法和内部控制方法 (17)结束语 (20)致谢词 (21)参考文献 (22)摘要研究风险,实际上是研究控制风险的负面效应,积极主动地面对风险的正面效应,使负面效应不断地缩小,正面效应不断扩大,从而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高新技术化,金融全球化,既给企业带来机遇,同时也加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一个财务主体必然面临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

因此,企业在确定财务风险控制目标时不能一味追求低风险甚至零风险,而应本着成本效益原则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了解风险的来源和特征,通过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正确的财务决策,完整的财务预算,科学的会计方法和内部控制对财务风险进行适当的控制和防范,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收益。

[关键词]企业管理;财务风险;风险管理前言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企业的高新技术化,金融全球化以及信息传播网络化、高速化,既给企业带来机遇,同时也加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存在于任何企业之中,这不仅是理论更是事实。

近至巨人集团、沈阳飞龙和爱多,远及安然和世通公司,无不最终都由于财务风险而导致破产或破产保护。

实际上,像美国这样发达国家的企业平均寿命也不过7年左右,一个企业要想真正实现可持续长期发展,如果不能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是不可想象的。

但尽管如此,我们不能由于会面临财务风险而止步不前。

基于风险与收益对称的原理,人们面对和敢于冒风险是因为风险意味着潜在的收益,由此出发,风险更与收益有关,这表明了对风险的积极认识,显然与风险的消极后果的经验体会完全不同;企业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收益最大化,而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不面对风险和敢于冒风险,从这个意义出发,企业实现收益最大化的过程就是面对风险和冒风险的过程,或者说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根本目标是实现收益最大化,相应经营和管理的核心就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一、企业财务风险概念分析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摸索自然界的规律和人类社会自身的规律,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复杂多变的,同时人类认识和掌握规律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因此人类对规律的认识总是主观的和不完全的。

人类利用已掌握的规律对事物发展趋势进行预期,然而,事物的发展并不是按人类的预期进行的,绝大多数时候会偏离人类的预期,甚至与之相反,在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和失败之后,人类形成了风险观念。

(一)、风险的定义与特征目前理论界对风险概念尚无一种公认的权威性的定义,但是从几个有代表性的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出风险的特征。

美国著名保险学家特瑞斯·普雷切特等四人合著的《风险管理与保险》一书中将风险定义为“未来结果的变化性”,这个定义强调风险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

另一位美国学者威雷特则强调了风险的客观性特征,他把风险定义为“关于不愿发生的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的客观体现”。

我国有的学者认为“风险是特定客观情况下,特定期间内,某一事件的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变动程度,变动程度越大,风险越大;反之,则越小。

”这个定义也强调了风险与不确定性相关。

分析以上几种风险概念,可以得出风险的两个特征,即:客观性和不确定性。

(1)客观性风险具有客观性,风险的存在与否以及风险程度的大小是不以人们的好恶而改变的。

由于风险的存在常常导致损失的发生,人们对风险通常采取厌恶的态度,总是设法降低风险从而减少损失。

然而,由于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人类认识世界的局限性,风险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说我们不应该期望事物的发展完全在我们的掌握之中。

风险的客观性对于财务风险防范的意义有两方面:一方面企业作为一个财务主体必然面临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导致企业财务机制不稳定并可能带来财务损失,因此必须对财务风险加以控制。

另一方面企业作为一个财务主体必然面临财务风险,完全消除财务风险是不现实的,因此,企业在确定财务风险控制目标时不能一味追求低风险甚至零风险,而应本着成本效益原则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2)不确定性风险作为一种现象,其存在是客观的、确定的,然而具体到某一事件,风险是否发生以及程度强弱又是不确定的。

从风险的不确定性可以得出风险的可控制性,由于具体风险的发生和程度受有限因素的影响,如果对具体风险的相关因素充分了解并有效控制,则可以控制具体风险的发生和程度。

(二)、财务风险及其本质财务风险是与企业及其融资方式相联系的风险,是指由于举债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

传统的财务风险观认为,财务风险表现为到期不能偿还债务,以致企业陷于破产境地,显然,这种对财务风险的认识是从负面效应的角度出发的。

如果从风险的一般性质出,通常认为风险是指不确定性,既然不确定就不能认为风险只是负面效应。

经济学一般认为,人类经济活动的根本目标就是实现财富最大化,而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卡尼曼则将心理学引进经济学中,提出了人类经济活动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幸福最大化。

无论这两种目标存在何种差异,不可否认实现这两种目标都将面临风险。

2002年上市公司京东方决定累计投资十亿美金,以改造和提升其显示器及器件产业。

它所面临的问题是如果不进行这一投资,就无法在日益竞争激烈的显示器及器件产业取得足够的竞争力,以致被淘汰出局。

进行这一投资决策时,整个显示器及器件行业的景气程度较低,若这种趋势持续下去,投资必将失败,不仅会使企业破产,而且要搭进新投入的十亿美金;但是如果未来显示器及器件行业的景气程度趋好,不仅能够收回这一投资,取得相应的回报率,而且会奠定公司在整个行业的垄断性地位,从而使公司真正可持续发展。

决策投资的根本目的无疑是要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但投资的结果却存在上述两种完全不同的可能性。

正由于此,人们对风险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认为风险就是损失的可能性,把风险作为负面的效应来理解;二是认为风险是收益的可能性,凡是没有风险的事情就可能不存在潜在收益,特别是高收益。

做任何事情都存在风险的可能,要取得收益就必须冒风险,这说明了人们对待风险的两种极为不同的态度:前者是消极的,后者是积极的。

除了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对风险有这样的认识外,即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类似之处,我们可以以卡尼曼的学说作为基础进行分析,他认为人们进行经济活动考虑幸福最大化。

这一点在登山者的决策中十分明显。

世界各国有许多登山爱好者都去挑战喜马拉雅山,如果仅仅从经济价值的角度看,登山者要想达到顶峰,必须付出很大的经济代价,而登顶后可能得不到收益或很少的经济收入。

可为什么还有如此多的人热衷于登山呢?恐怕只能由幸福最大化来解释。

登山者登山为了获得幸福最大化,他们不仅要花费庞大的开支而可能得不到收益,而且在登山过程中还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显然是登山决策中所面临的风险的负面效应,如果登山者明知必然要付出生命代价而得不到经济的收入或者达到顶峰的愉悦,就绝不会决定登山;问题恰恰在于一旦攀登到山顶,就会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社会荣誉和地位,更会获得一定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心理感受,这显然是登山决策的正面效应。

正是这种正面效应和透导,才使成千上万人攀登喜马拉雅山。

财务风险的本质长期以来也是从负面的角度进行定义,这显然与现金流量有关,当现金流入不敷现金流出时,到期不能偿债就会发生。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企业只是考虑负面效应,就不会借债,而企业如果不借债,又何以能获得投资机会,从而在未来取得较多的现金流入,为企业带来收益?所以我们的结论就是任何企业为了实现未来现金流量的最大化,就不得不举债经营,而举债经营不仅会增加发生偿债的风险,也可能获得收益。

两相比较,我们只能选择后者。

当然,尽管风险可以被认识为收益的可能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是必然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在面对风险,获取收益的过程中,必然将风险的负面效应降低到最小。

也就是人们在决定做某件事情时必须敢于冒险,以便得到获取收益的可能性;一旦决定了做某件事情后就必须控制风险的负面效应,使获得收益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二、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着眼点风险管理的最优方法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风险主体和客体的特点,由于风险事件的复杂性,总是存在一种以上的方法是可行的。

从理论上讲,风险管理的方法可分为三种,即风险规避,风险控制和风险融资。

三种方法有各自不同的特点:①风险规避是指为避免风险的发生而拒绝从事某一事件。

可以看出风险规避是避免风险最彻底的方法,但其只能在相当窄的范围内应用,因为人不能为避免交通事故而足不出户,企业也不能为避免财务风险而不进行经营。

②风险控制是指那些用以使风险程度和频率达到最小化的努力,通常包括防范和减轻两种,防范的目的在于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减轻的目的在于减轻风险损失的程度,风险防范是事前和事中控制,风险减轻是事后控制。

③风险融资是指在风险发生后人们对风险采取的措施:一种是风险承担,指人们对风险造成的损失不采取转移措施,而是自己承担。

另一种是风险转移,指在风险发生后把风险转移给他人的行为。

一项风险是否转移除了取决于风险当事人对风险的态度和承受能力之外主要取决于风险转移的成本。

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主要应侧重于风险防范,这主要是因为:①企业可以规避的财务风险只是其面临的财务风险中的较小部分,对企业整体财务风险水平影响不大。

②风险减轻是风险发生后的补救措施,风险一旦发生,损失就不可避免,任何补救措施都只能起到消极的减损作用,且一般成本较高。

③同样,风险融资也是事后管理,风险管理成本较高。

所以我认为,风险管理诸方法中最积极、有效的方法是风险防范,而风险防范最有效的途径是从风险产生的机制入手,控制风险的产生。

针对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下面将从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根源入手来寻找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方案:(一)、企业财务风险产生根源对任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都应该从被研究对象产生的根源入手。

研究宇宙空间要从宇宙的形成开始,研究物质的聚变和裂变,依循宇宙发展的轨迹,才能更好的解释现存宇宙中复杂的现象。

研究人类社会要从人类起源开始,沿着人类进化和人类社会发展轨迹,才能更好的解释人类社会中复杂的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