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讨
农村中学的学生由于文化基础不太好,想考美术专业的学生较多。
为了搞好美术教学,美术教师要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观察比较法、参观教学法、电化教学法等。
标签:农村中学美术教学方式方法
在我国高考中,除美术专业外,其他所有专业都不考美术(连参考价值也没有)。
所以,在高中,美术课一般不被领导和老师重视。
美术课开不足、开不齐是正常的现象,开足开齐反而是不正常的现象。
但在农村中学,很多学生由于文化底子薄,想考文化本科希望不大,于是,想通过学习美术来考上本科(因为美术本科对文化要求相对来说比较低)。
当然,这里面也不排除确实有部分学生是因为喜欢美术才学习它的。
农村中学大部分学生入学时文化成绩很低,想考美术专业的学生比较多,有时占半数以上,甚至更多。
这样,对于农村学校来说,美术课的开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农村中学的学生虽然想考美术的很多,但基本上都没有美术专业的基础,可以说是“白手起家”。
这样就给我们农村中学的美术老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为了提高美术专业的考试过关率,我们农村中学的美术老师都在努力探索美术教学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借助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知识和形成美术技能、技巧。
美术不同于其他文化学科,教学方法有其鲜明的特点。
如理化课中的实验法,语文课中的朗诵法等,美术课就极少采用。
根据美术课的性质,我们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所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的数量、时间运用的长短及先后顺序也是各不同的。
下面,笔者简单谈谈这几年的探索发现。
一、讲授教学法
同其他学科一样,美术学科也广泛采用讲授教学法。
一些美术理论方面的知识,老师必须给学生讲清讲透。
目前,徐州市教育局正在推行第二轮“学讲计划”(三年一轮,这轮为深度推行)。
不要认为“学讲计划”只适用于文化学科,其实,它也适用于美术学科。
所以,我们老师在“讲”的同时,也要安排时间给学生“学、讲、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的“学、讲、练”,有时比我们老师讲的效果还要好。
笔者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如下:1.要讲透疑难点,要讲得准确、清楚、完整;2.讲授要有感染力,语言要注意节奏,吐字要清晰,声音要洪亮但不可过大,以后排学生不费力便能听到为好;3.讲授时要善于组织学生注意听讲,要注意学生的反馈,以引起学生的思维共鸣。
还要适当地与提问、演示等方法相结合,使讲授的内容容易领会;4.要及时把讲授的重点变成板书、板画以及范图、演示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多功能一体机来展示)。
亦即把听觉信息转变为视觉信息展示给学生,使讲授的内容具有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借以加深印象。
二、谈话教学法
谈话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美术方面的能力。
在运用谈话法时,教师要注意设计问题。
问题要有启发性,但不一定都要求学生回答。
如写生课上,教师向学生提出“注意形体之间的遮挡关系”“注意模特儿的外形特征”等,以引起学生注意,沿着老师指定的问题进行观察、比較、判断和思考。
笔者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1.谈话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水平,提问时要面向全体;2.谈话前,教师应有一定的计划,安排好谈话的内容。
应充分估计到学生可能得出的答案,以使谈话前后连贯、层层深入、引向结论。
谈话时要讲究技巧,要能够使学生想听自己所“谈”,同时又能引导学生自己“谈”;3.课前可以通知学生谈话的提纲和范围,让学生有所准备,使其在寻找答案时也能够获得知识。
要启发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并参与谈话。
对正确的答案,教师都应及时给予肯定、鼓励;4.运用谈话法,要注意师生双边互动,不能搞老师“一言堂”,要给学生“谈”的机会和时间。
这也是“学讲计划”的体现。
三、演示教学法
美术教学中的演示法比较直观,学生一般都比较感兴趣。
教师在演示过程中,要有顺序、按步骤地进行操作练习。
对共性的问题,运用讲述和演示等方法给予指导;对个性的问题,应因材施教,个别指导。
演示的主体是教师,但在“学讲计划”背景下,也可以安排学得好的学生进行演示,教师则从旁指导。
笔者运用演示法努力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1.讲述与演示的顺序要适当,配合要紧密;2.教师示范时要注意工具的选择。
如白描勾线时,细线条远处学生看不清,可选择适当的大笔代替演示,但应向学生加以说明;3.要恰当地选择演示的时机及教具出示的顺序。
技法演示不应过难,步骤不宜过繁;4.应合理安排演示时间。
为节省时间,有的可预先制成半成品或步骤图(物),以免占用学生操作练习的时间。
四、观察比较教学法
观察比较主要是物象的关系及空间位置,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所获得的知识就比较感性丰富。
学生先观察再比较,就有了丰富的材料,就有话可“讲”了。
运用观察比较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老师要指导学生选好观察比较的对象,作为观察比较的物体要有鲜明的特色;
2.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比较方法,并配合比例、透视、构图、色彩等的基础知识教学,提高观察比较的效果;
3.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观察。
即在感受和辨别对象的美与丑、雅与俗等的基础上,要与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联系在一起,并融情于其中;
4.在观察比较中,要引导学生运用“学讲计划”,把自己观察比较的结果“讲出来”“教别人”;
5.由于每个学生观察比较的角度会有所不同,所以他们观察比较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老师在做小结时,不必强求结果相同。
五、参观教学法
参观法能够开阔视野。
参观法中最常用的办法是走出校门,观察社会生活、参观美术展览,借以积累素材,锻炼观察能力,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同学之间也可以观摩对方的作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笔者运用参观法注意的问题包括:1.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地组织参观。
要事先对学生讲明参观目的,交代观察重点;2.在当前形势下,带领学生外出参观,一定要注意交通、饮食等方面的安全。
如到工厂、展览馆参观,要遵守工厂、展览馆的纪律和规定,不能随便走动,更不能乱摸乱拿;3.参观时,教师应适当地进行指导性的讲解,要重视学生的意见,并将与参观内容有关的课堂知识借机复习巩固;4.参观结束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参观后的小结,要把参观的过程和感受及其他方面的收获写下来,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六、电化教学法
美术教材的内容多种多样,如果能把高水平的美术家的作品及操作过程录像给学生看,对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及操作水平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上欣赏课时,有时印刷品的质量不好,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放投影以展示美术作品效果会好得多。
在上国画课时,如果结合情境播放某些诗意盎然的音乐,会使学生感受到国画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目前,我校教室都配备了多功能一体机,这为美术课的电化教学提供了便利。
多功能一体都是配备在教室中,如果也能配在画室中,那就更好了。
电化教学主要是“视”“听”,所以,在使用电化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多动手操作。
学生“视”“听”得再好,如果画不出作品来,是毫无用处的。
所以,电化教学一定要注意适时适当,而不能乱用滥用。
使用电化教学手段时,应根据教学目的,选择适当的视听工具。
教师要结合实际需要,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多种视听工具组合使用时,应合理安排顺序,准确控制时间,以取得最佳效果。
美术课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以上只是笔者最近几年的探索。
为了搞好美术教学,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由于笔者才学浅陋,以上所写权当抛砖引玉,敬请高中美术教学同仁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