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评价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评价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评价
在质量守恒定律教学中,概念和原理教学是化学课程的“灵魂”,使学生认识化学的基本内涵,培养学生形成化学基本观念,是基于观念建构的教学。

基本概念和原理教学设计注重化学观念的建构过程,在理清知识脉络和学生认知脉络的基础上设计问题线索,寻找解决问题的证据,学生通过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形成概念。

本教学设计体现了三维学习目标,突出的方面:
1 .新课程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种学习方式,科学探究活动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

《质量守恒定律》是进行科学探究的恰当素材,在教学设计中,创设以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为载体的实验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的主线是引导学生体验实验探究的主要历程。

问题线索清晰,在学生已有认识的基础上,以问题探究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生活情景激趣引发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修正假设重新验证,总结规律揭示本质。

2 .注重以学生为本。

本教学设计中,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增进对科学的情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在实验的过程中,体验质量守恒定律的形成过程,带领学生领悟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

教师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寻找可能的原因。

教师不断地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发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怎样去思考,怎样分析推理,怎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怎样去伪存真,怎样用实验事实为依据,以及创设活动并指导学生亲自动口、动手、动脑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在交流的过程中认识反应的本质。

教师调整自身的位置,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较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示,突出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恰当地使用课件直观展现电解水的微观变化过程,帮助学生搭建起宏观物质和微观世界的桥梁,帮助学生认识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初步领悟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帮助学生体验认识物质及其反应的微观视角。

4 .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如当木炭燃烧前后,质量会有所减少,铁片生锈后,质量会有所增加等一些简单的问题,,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在实际应用的活动设计中实现巩固和评价双重功能。

5 .设计学生活动,使学生置于过程之中,从中体验“方法”。

例如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化学问题,进而运用具有学科特点的方法,用实验事实作依据,渗透只有实验才是化学的最高法庭,过程中体验和学习方法的使用。

6 .评价方式多样性,体现过程与结果的共同评价。

在活动中评价,通过活动为下一步教学留下接口。

总之,老师这节课很出色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参与率高,效果很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