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脾胃病科十三五规划模板

脾胃病科十三五规划模板

脾胃病科“十三五”发展规划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庆市及綦江区卫生计生委及医院的领导下,经过康复科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康复科在医疗服务、科研教学、学科建设、经济管理、人才队伍、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基本实现了前五年规划的各项工作任务,专科发展取得长足进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专科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为了更好地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更好地发挥康复科重点专科作用,结合实际,特制定本专科“十三五”战略规划如下。

一、学科现状綦江区中医院脾胃病科,拥有编制床位29张,开放床位32张。

有专业技术人员19人,其中副主任中医师1名,主治中医师1名,其中住院中医师5名,副主任护师1人,护师2人,护士9人。

其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为7/7=100% 。

作为重庆市中医特色专科, “十二五”期间,我科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工作方针政策和中医药政策,各方面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随着科室的发展,门诊量、出院人次和业务收入大幅增加,中医专科专病特色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科室知名度和品牌形象得到显著提升。

十二五期间,我科添置了奥林巴斯V70胃镜系统、富士1000肠镜系统、OMOM胶囊内镜、13C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氩气刀等设备;制定了”胃疡””鼓胀””吐酸”优势病种及中医临床路径,大力开展艾柱灸疗法、穴位贴敷、穴位注射、中药保留灌肠等中医特色治疗。

我科业务总收入增长。

2015年与2010年同期比较,病床使用率增长3%;住院人次增长16%;业务总收入增长75%。

二、建设与发展目标坚持和发扬医院脾胃专科专病特色优势,为医院建设成中医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做好准备。

三、具体任务与实施(能够具体到每一年的需具体规划与实施)(一)人才培养、引进与人力资源配置2016年王勇进修肝病治疗半年2017年张绍勇进修内镜下治疗(ESD)半年、张海燕进修消化内科及内镜半年、刘玲进修专科护士3月2018年刘剑芳进修风湿免疫科半年、一名护士进修专科护士3月2019年张艳妮进修肝病诊治半年、1名中医类别医生进修中医半年、1名护士进修专科护士3月2020年1名中医类别医生进修中医半年(二)亚专业设置、分组结构科室目前因人才结构欠佳,故亚专业分组实现较为困难,规划在2 年之内,张绍勇主治中医师进修内镜下治疗之后,将建立消化亚组及肝病亚组,分别由张绍勇及陈思芸医师任组长医生,带领各组医师专注发展亚专业,更有利于整个学科的建设及发展。

(三)硬件资源配置(设备、业务用房、开放床位等)我院完成迁建后,增加床位数到40张,并结合实际情况配置更大规模的胃肠镜室,满足临床医疗工作的进一步需要。

下一步科室设备配置计划如下:一台高端电子胃肠镜系统、腹水浓缩设备。

(四)医疗业务与运行绩效(1)住院患者>1600人次/年,门诊量>5500人次/年,区外就诊率达4%;(2)住院病历书写合格率大于95%;(3)平均住院日≤7天;(4)床位使用率95%-100%;(5)住院患者死亡率≤0.8%;(6)胃镜>1500人次,肠镜>1000人次,手术量(包括氩气刀、EMR、ESD、食管支架置入术等)1000例次。

(7)业务收入达1000 万元,加强成本控制,分别控制药占比<29%,百元医疗收入耗占比<5%,收支结余率>25%。

(五)专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1.目前消化内科能够独立诊治到疑难重症: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功能性胃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腹水原因待查,慢性胰腺炎,克罗恩病。

目前独立开展技术:除常规胃肠镜检查及常规治疗外,还开展了食管支架置入术、胃肠动图、碳14 呼气试验等。

2. 脾胃病科技术发展内镜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发展,胃肠镜室要能熟练开展内镜下的诊断和治疗:如:消化道出血的各种内镜下治疗,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以及结扎治疗,ESD术,上消化道狭窄内镜下治疗,为脾胃病科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中医药特色优势(1)门诊中药饮片处方比例30%;(2)病房中药饮片使用率95%;(3)中医优势病种中医治疗率95%;(4)中医特色诊疗技术项目数7;(5)住院病人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使用率90%;(6)出院患者应用中药饮片人次占比40%。

中医优势病种达到3个;中医临床路径>30%;中医药饮片>90%。

(七)护理管理工作规划1. 加大质量控制力度,持续提升护理质量运用科学质量分析方法,开展质量持续改进活动。

对科室考核不合格的项目或者突出问题运用PDCA 循环进行质量管理;针对科室护理业务培训质量差和专科知识差的现象,每月培训由科主任、护士长、高年资医师、护士轮流进行讲课,采取闭卷考试的方法,结合晨间提问,查看掌握情况,在日常工作中检查落实情况,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

完成各项护理质控指标:年计划目标达标率≥95%,护理人员考核合格率≥95%,继续教育达标率≥95%,基础护理合格率≥95%,特、一级护理合格率≥95%,住院患者满意率≥95%,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5%,护理人员培训率100%,急救知识与技能考核合格率100%,入院评估率100%,腕带双身份识别覆盖率100%,高危患者跌倒风险评估率100%、坠床风险评估率100%,高危患者压疮风险评估率100%,健康教育覆盖率100%,抢救药品器材完好率100%,院内非预期压疮管理质量0,年护理事故发生次数0,完成各项护理专科质量指标,导管滑脱率≤1%,DVT 的预防率≥95%,约束并发症发生率0,坠床、跌倒发生率0。

2.以安全管理为重点,保障患者安全,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1)继续完善科内各项安全制度、流程、预案及疾病护理常规,使其更贴近工作实际,便于落实执行和监督检查。

(2)加强危重患者的管理,落实三级质控管理:责任护士-责任组长-护士长,把危重患者做为护理查房及交接班时讨论的重点,对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做出评估,达成共识,引起各班的重视,以保障护理安全。

增加高峰工作段、薄弱时间段、中夜班的护士人力,提高各班人数和技术力量的均衡性,保持护理工作的连续和工作落实。

(3)加强护理应急风险管理,注意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不断对应急工作做回顾性评价,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综合实力。

(4)加强护理人员环节的监控:每季度开展1 次安全警示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对新调入护士以及有思想情绪的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交待、重点跟班,切实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隐患,保障病人就医安全。

(5)加强病人环节的监控:新入院、转入、急危重病人、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要重点督促检查和监控。

(6)加强薄弱时间环节的监控:节假日、双休日、工作繁忙、易疲劳时间、交接班时均要加强监督和管理。

国庆、春节长假前进行节前安全检查;每2周1 次周末查房(国庆/春节长假至少1 次查房),每月参加小夜班值班一个;每季度由病区护士长调取本病区中夜班录像资料1次,抽查资料上交科护士长;每天行“护士长五查房”。

(7)加强护理操作环节的监控: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操作,牢记护理安全,认真落实核心制度,作为护理管理中监控的重点之重点。

3.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内涵,提高护理服务水平(1)重视护理人文环境建设,加强对护士的人文关怀,保证护士良好的工作环境。

提高职业防护意识,落实职业防护制度和保健服务措施,保障执业安全。

(2)创造“重基础,重人文,重服务”的服务氛围。

在开展“五声服务”、“细节十点”的基础上,采取“345”模式提升护理服务品质,积极营造一个温馨的就医环境。

(3)结合科室实际,充分体现专科特色,以满足社会及患者的需求为导向,积极深化护理服务内涵,探索护理服务外延,为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拓展护理服务空间。

针对科室常见病及多发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做好延续性护理,加强健康宣教,做好电话回访及康复指导,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

4.加强护理人员在职继续教育,提高综合素质(1)加强三基培训,重点落实专科药物、专科护理技术操作、科室急救仪器设备使用的培训,制定合理的专科知识培训计划,骨干护士带动科室学习氛围,形成“你追我赶,人人爱学”的氛围,不断提升护理人员业务素质,为培养专科护士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制定各层级培训目标,落实分层级培训,大力培养专科护士,提升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专业的优质护理服务,计划在十三五期间,科室获得专科护士资质人数占科室护理人数的三分之二,获PICC穿刺技术资质人数占科室护理人数的二分之一,并结合科室发展,大力培养呼吸内镜专职护士。

(3)积极开展护理新技术、新项目,促进科室临床护理学科建设,积极鼓励及激励护士发表论文。

(八)科研、教学发展1.教学方面,积极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搞好本科实习生的带教;严格按照贵阳中医学院的教学要求,执行学校及医院的各项管理制度,认真完成教学讲座、教学查房并作好记录,强化临床操作实践,提高实习生动手能力,完成学校及医院布置的教学任务,积极争取优秀教研室、优秀带教老师等荣誉。

2.科研方面:争取完成1-2项独立的或与其他科室或医院联合进行临床科研项目,其中医疗项目至少1项,并争取获得成果或奖项。

同时计划5年内至少发表论文4篇,其中医疗和护理论文各至少2 篇,并争取发表核心期刊文章。

寄语:通过高质量完成以上各方面的工作,规划在5年内将我科建成重庆市区域重点学科,市级名科,届时我科将在人才队伍、服务能力、服务质量、专科技术水平、科研教学水平等取得全面的提升和突破,为綦江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医疗服务,同时也为我院三甲医院初评及JCI评鉴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