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铜工艺发展简论

青铜工艺发展简论

青铜工艺发展简论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发明,它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也是金属治铸史上最早的合金。

青铜发明后,立刻盛行起来,从此人类历史也就进入新的阶段-青铜时代。

同时他也是我国较早熟练运用金属工艺,在奴隶制之中,我国早期
的青铜工匠用近乎信仰的精神创造出了令现
代人都为之震撼的各种礼器。

我今天简单谈一下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前
青铜工艺发展的历史,感受一下我们祖先这
一传奇工艺的发展历程。

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

大约在
六、七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开始使
用铜。

1975年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
(约公元前3000左右)出土一件青铜刀,这是
目前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是中国进
入青铜时代的证明。

并于夏朝进出青铜器鼎
盛时期,各种器皿异彩纷呈,成为当时上层
人士必不可少身份代表,中国青铜器不但数
量多,而且造型丰富、品种繁多。

有酒器、
食器、水器、乐器、兵器、农具与工具、车马器、生活用具、货币、玺印,等等。

单在酒器类中又有爵。

角、觯、斝、尊、壶、卣、方彝、觥、罍、盉、勺、禁等二十多个器种。

在战国末年至秦汉末年青铜器进入衰落时期,并于隋唐基本退出历史舞台。

因而一般对中国古代青铜器发展的研究,至隋唐为止。

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首
山之采,肇自轩辕,源流远矣哉。


还有记载说在夏禹时期大禹用九
州进贡的金属,铸成九鼎,以镇神
州,虽然无历史可考但也说明当时
我国已经掌握简单的青铜冶炼技
术。

夏商周及战国前期,青铜器发
展到一个让人惊叹的高度,工艺上
几乎神迹,由于处于奴隶时期可以
使用大规模集体生产采用很复杂
的工艺中国商周时期青铜器
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制作工艺的精
巧绝伦,显示出古代匠师们巧夺天
工的非凡才能。

用陶质的饿复合范浇铸青铜器的和范法,在中国古代得到充分的发展。

陶范的选料配料塑模翻范,花纹刻制均极为考究。

浑铸、分铸、铸接、叠铸技术非常成熟。

下面举例说明用陶范法、失蜡法铸造青铜器的过程。

一.用陶质块范法铸造青铜器过程需要以下工序:1、特制的泥做成待铸器的实心泥模。

2、在泥模上分块翻制外范。

3、修整外范并加刻精细的花纹,把小块外筑拼接成大块。

4、在器范底部制作铭文范。

5、再在泥模上刮去一层厚度,这层空隙就是
待铸器的厚度。

6、制作浇口和冒口后剖视泥范。

7、约用600度左右的温度焙烧成陶质,对合成整体范预热并灌注铜液。

坩埚一次熔铜12.5公斤这些铜料必须是纯净,否则就铸不出精细的花纹。

无论多大型的青铜器主体必须一次浇铸成型大型器物有时甚至几十个坩埚同时并熔,一次铸成8、待冷却后,打碎整范,取出青铜器。

用砺石、木炭等进行抛光处理。

一件精美的青铜器才宣告完成。

即使在现代技术条件下我们依然无法复制或者制造出媲美古代青铜器仿制品,不光是岁月的积累所形成的时间的印记,更多的在于我国古代先民对制作工艺的那种近乎虔诚的追求。

那是现代人无法模拟的,可以毫不客气的说现在传世的青铜器上都凝聚着古代手工艺匠人对这门技艺的极强的信仰力量。

查询古代典
籍你会发现制作一件青铜器的过程,就
像一次盛大的神秘祭祀仪式,所有的工
匠都以最虔诚的方式精心制造这一件
青铜器。

当然这里说的祭祀并非对神的
崇拜,而是以最认真的方式去努力做成
每一件青铜器每一个铭文每一给纹路
都力求以最完美的方式展现出来,这些
对现代手工艺者来讲是不可想象的因
为现代人被太多的事务分散注意力无
法像古人那样全心全灵的投入,所以现
代生产的青铜器多了一分精细少了一
份神秘的虔诚,对一门工艺的虔诚。

一个古代工匠在创造了一件作品
的同时,他还把自己的精神、自己的骨
血、自己的呼吸心跳传承给了他的作品
认真欣赏一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你会发现他是有生命的,他的制造者给了他生命,到了战国后期奴隶制瓦解,铁器兴起青铜器开始逐渐走向衰落。

当然那种来自古老传承的东西依然可以在一些宫廷青铜器上看带也少了一份厚重,多了一分奢华。

战国末年至秦汉末年,青铜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逐渐下降,器物大多日用化,但是具体到某些青铜器,精美的作品还是不少的。

如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掘获的两乘铜车马。

第一乘驾四马,车上有棚,御者为坐状。

这两乘车马均为青铜器铸件构成,大小与实际合乎比例,极其精巧。

车马上还有不少金银饰件,通体施以彩绘。

第二乘马,长3.17、高1.06米,可以说是迄今发掘到的形制巨大、结构又最复杂的青铜器。

到了东汉末年,陶瓷器得到较大发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从而把日用青铜器皿进一步从生活中排挤出去。

至于兵器,工具等方面,这时铁器早已占了主导地位。

隋唐时期的铜器主要是各类精美的铜镜,一般均有各种铭文。

自此以后,青铜器除了铜镜外,大多已退出历史舞台。

青铜工艺的发展经历了育成期、鼎盛期、转变期最终退出历史舞台,但他给我们留下了庞大的遗产青铜器的出土是对那个没有历史时期重要记载也是我们研究青铜器发展重要资料。

姓名:于智超
学号:200906025507
指导老师:张靖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