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导论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主要类别
一、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
★有形贸易,又称商品贸易。这种贸易的对象是物质产 品,如粮食、水果、机器、车辆、船舶、飞机,等等。 它们具有可触摸、可看见的物理特性。
★无形贸易,又称服务贸易。这种贸易标的不是物质产 品,而是服务,如运输、保险、银行服务、旅游、租赁、 技术等。它们不具有可看见和可触摸的外在物理特性。
贸易顺差:又称“出超”,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 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向国外出口商品的总 值超过从国外进口商品的总值。
贸易逆差:也称“入超”,指的是一个国家在一定 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从国外进口商品的总值超过 向国外出口商品的总值。
二、国际贸易的相关概念
(二)对外贸易、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 (三)对外贸易、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 (四)贸易条件 (五)对外贸易的依存度
二、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
★出口贸易(Export Trade):出口贸易是指把本国 或本地区生产的商品和服务销往其他国家或地区。
★进口贸易(Import Trade):进口贸易是将外国的 商品或服务输入本国市场销售。
三、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
★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不通过第三国 直接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贸易的出口国方面称为直接 出口,进口国方面称为直接进口。 ★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 行买卖商品的行为。这又分为两种形式:一是转口贸易, 二是过境贸易。
二、国际贸易的相关概念
1. 贸易额与贸易量
对外贸易额与国际贸易额 对外贸易量和国际贸易量
二、国际贸易的相关概念
2.总贸易与专门贸易
总贸易: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 专门贸易:是“总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关境为标
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
二、国际贸易的相关概念
3. 贸易顺差与贸易逆差
Hale Waihona Puke 导论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
·了解国际贸易的概念、特点、分类及研究对象; ·掌握国际贸易的研究方法; ·系统掌握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二)技能目标
·能应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 ·能运用有关贸易知识解释国际贸易现象; ·能系统地阐述国际贸易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关于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
一、国际贸易的概念
第三节 国际贸易研究的对象、 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国际贸易的理论
保护主义的贸易理论:贸易差额论 自由主义的贸易理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二)国际贸易实务
二、研究方法
(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 (二)逻辑分析和历史分析的统一
第四节 国际贸易的 产生与发展
(一)国际贸易的含义
国际经济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商品和劳 务(包括知识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二)国际贸易的历史沿革
一、国际贸易的概念
(三)国际贸易的特点
贸易活动的双重性 国际贸易风险大 竞争激烈 影响因素多,程序繁杂
二、国际贸易的相关概念
(一)国际贸易的计量
1.贸易额与贸易量 2.总贸易与专门贸易 3.贸易顺差与贸易逆差
1.知识密集型产品成为重要的交易对象 2.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国际市场高度一体化 3.网络贸易、电子商务成为新的贸易方式 4.国际贸易格局呈集团化发展,自由贸易区
的建立方兴未艾
本门课程的框架结构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国际贸易理论 1—8章
国际贸易实务 9—15章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
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国家的形成
二、国际贸易的发展
(一)国际贸易的历史——奴隶社会 (二)国际贸易的历史——封建社会 (三)国际贸易的历史——资本主义的自由竞
争 (四)国际贸易的历史——帝国主义时期 (五)国际贸易的历史——当代的发展
(五)国际贸易的历史——当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