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英语课几个导入方法

高中英语课几个导入方法

高中英语课几个导入方法
摘自:《牡丹江一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如果用在高中英语课堂导入上是再恰当不过了,因为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端,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能够调动学生的上课听讲的积极性,能够激发学生高昂的求知欲望,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下面根据自己教学中的感受谈谈高中英语课堂导入的几个方法:
一、图片法
高中英语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一篇阅读课文均配有与该材料有密切联系的插图,有的是为了提示教材难点,有的是为了印证教材观点,有的是为教材重点服务。

通过对此画的描述、问答和教师言简意赅、提纲挈领的导语,逐步引入本课的话题,让学生适度了解话题的内容,易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利用文中的插图导入新课,能激活学生的认知图式,并使其产生阅读课文以了解信息的愿望,为以下教学铺平了道路。

如Saving the earth的图片,可作如下导入:
T: What can you see?
S1: In picture1, a river is polluted .It is very dirty. There are no living things in the river.
S2: In picture2, I can see too much rubbish on the road, which pollutes the forest.
S3: In picture3, much black smoke is from many chimneys, and air is dark and air is polluted seriously.
S4: In last picture, there are many poor people. Maybe they are very hungry.
T: According to these pictures,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earth?
Ss: Many problems are facing the earth, such as water pollution, air pollution, starvation and so on.
T: Well, what should we do?
Ss: We should save our earth.
T: Now, 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Welcome to the earth summit .Do you know what the earth summit means? Please read the passage and find out the answer.
二、多媒体进行导入
1)直观导入法。

指通过具体的实物、图片、简笔画、照片、幻灯片、录音、录像、VCD 等手段,导入教学。

它往往能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直观的手段要比言语描述更为清晰明了,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例如,教学SEFC Book1, Unit9 Technology时,教师可以把手机带入课堂,并提问学生:
T:What is this?
Ss: It is a mobile phone.
T: What do you think of it?
Ss: It is very popular and it makes our life easy……
T: That is right. Do you know why it is so popular? Now let’s read the pas sage----Life on the go.
2)音乐导入法。

各种教学设施如电脑、投影仪、VCD、等相继进入课堂,我们应通过各种教学煤体和图片进行课堂教学,这能够更直观地导入到新的知识点,通过电教煤体可使学生在开始的第一分钟就进入了你所设计的境界。

这是最为理想又十分便捷的设计。

如我在讲
授第一册美国乡村音乐时,Country Road 那优美的旋律伴着精彩的移动画面,一下子打动了所有在场者的心。

又如放一段郑智化的《水手》或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引出Disabilities 一课。

使学生在享受音乐魅力的同时,不忘那些身残志不残的“勇士”,为课文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3)背景知识导入法,一些历史题材的课文,如Abraham Lincoln、Karl Marx、Albert Einstein、A tale of two cities、Madame Curie、Captain Cook、Gandhi)等,教师可事先通过各种途径(如上英特网Internet等)找到相关的材料或背景知识,把它们制成幻灯片:或以关键词出现、或以时间为序、或以图片形式展示。

教师采用以介绍作者、讨论课文背景为切入口,把学生引入到真实的语境中去,将语言的习得与语言的应用紧密地联系起来,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符合语言的输入大于输出的原则。

三、演讲和表演
1)三分钟演讲。

让一位学生上台演讲三分钟,演讲的内容可根据演讲者的各自差异进行安排。

如成绩滞后的学生可进行课文复述,程度中等的可进行与将要学的主题或与课文相关的内容作演讲。

教师一定要作好充分的安排,确定有关人员及演讲的主题,把锻炼学生的演讲能力的同时作为一节课的导入。

2)英语课本剧。

如The Necklace, The Merchant of Venice等。

老师可以事先叫几位同学认真熟读课文,把内容改成剧本,再从旁指导学生进行排练,纠正不规范的语言,设计更适合人物个性的动作,再辅以简单的道具,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表演就拉开了序幕。

运用表演导入法,既让学生更容易了解课文内容,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四、以教师的提问为主线,通过师生问答导入教学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除了借助插图、各种媒体、学生的言谈、表演外,更多的时候需要教师的导语。

他可以进行提问,使用问题导入法;也可以通过复习,以旧带新进行导入;对课文题目进行讨论,直接破题导入。

1)问题法。

正式阅读之前下先设计一些与课文主题相关的问题,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及对此主题看法及了解程度,以引起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关注与兴趣.如教学Paper 时我设计了
如下问题:
1、What are the four great inventions in old China
2、What the world would be if there were no paper
3、When was paper made and who first invented paper-making
4、How was paper made in the ancient time
5、When was paper-making spread to American etc……
2)以旧带新。

我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与新知识有内在联系的已学过的知识,按温故而知新的原则,或进行对比,或进行突如其来的提问,以唤起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

自然地引入、接触进而理解新知识,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

例如我要讲一般将来时,就用现在进行时导入。

把现在进行时的时间状语一改,时态也就跟着出来了。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导入要有较强的相关性,方可以旧拓新,温故而知新。

3)破题导入。

对于学生所熟悉的东西,教师往往可以直接破题而入。

如在学习Necklace 时,我问了以下几个问题: I have a necklace. (show one to them). Do you know how much it cost? How did I get it? 学生很感兴趣,一起讨论,有的说是我自己买的,还有的说是我捡到的…价格也从几元到几万元不等。

我告诉他们答案之后,话题一转:But today in this reading text, the lady also has a necklace. Do you want to know how much it cost? And how does she get it? 这样就
自然而然引起学生的兴趣,迫不及待地去读,集中注意去听,尽快找到答案。

总之,导入是一堂课的首要环节,是一堂课能否上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我们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以及不同的教学情况优化英语课堂导入设计,在一开始就将学生课前分散的注意力即刻转移到课堂上并处于积极状态。

只要我们教师明确教学目的、导入有方,重视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学习效果就能在兴趣中显现。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多方面提高教学素质。

但应注意课堂导入的科学性,灵活性,实用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