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语言赏析题问法及答题模式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语言赏析题问法及答题模式
现代文阅读的问法及答法
③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 突出地论证了……的观点。 ④比喻论证:以事喻理,形象生动地论 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 被接受。有时一段文字中不止一种论证 方法,答题时要找全。
现代文阅读的问法及答法
说明方法及答题表述
现代文阅读的问法及答法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 别,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 比方,画图表,作诠释等。采用什 么说明方法是由说明目的和说明内 容决定的。
现代文阅读的问法及答法
马上实践: 说说加点词语在句中有什么作用: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 的确死了”。
现代文阅读的问法及答法
2.品句
一般从修辞方法(含句式特点分析),句子 深刻含义等方面入手。 角度一:抓主旨句。主旨句或点明中心,或总结 全文,或说明事理,或表达感悟,在文章中起着 不可或缺的作用。 例题:品析句子,说说以下这段话的含义及在全 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 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 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 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 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藤野先生》)
总结为: 加点词 摘句(划题角度:
1.品词:一般从动词、形容词分析
例题:文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妙在何处? 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 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 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 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的算个 宝地。
现代文阅读的问法及答法
现代文阅读的问法及答法
3.品标题
我们看看近年来全国中考中出现的 一些品标题的题目是怎么出的:
⑴随州:人们常用“白衣天使”来赞美护士, 作者为何以“生命中给我首次拥抱的那个人”为题 而不用“白衣天使”呢? ⑵南京:如果把本文标题改为“我的舅舅”好不好?为什么 ⑶济宁:作者以“收藏幸福”为题的意图是什么? ⑷沈阳:选文的标题“只是一个普通人”有什么含义? ⑸云南: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文章标题“寻春”的理解 ⑹上海: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标题的好处是什么?
现代文阅读的问法及答法
(1)拟人手法: 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 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 效果。 不少童话作品属于这一类。《安徒 生童话》中的《丑小鸭》,高尔基的《海 燕》。 (2)比喻手法: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 解道理。
现代文阅读的问法及答法
(3)夸张手法: 突出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 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如《皇帝的新装》 (4)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事物上, 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如:《海燕》、《雷电颂》、《雪》等
现代文阅读的问法及答法
现代文阅读语言赏析题 的问法及答法
现代文阅读的问法及答法
问法:
常用问法: “摘出文中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喜欢的原因。” “品析文中划线的句子,说说好在哪里” “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 结合语境,品味语言。 评析文章的写作特点。请从情节机构、人物刻画、 语言等方面选择一点进行评析。
第三步:最后合成,注意语言的衔接流畅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多次,这是使用了 间隔反复的修辞方法,强调了孔乙己被打 之后的悲惨结局,暗示了下文“他大约的 确死了”,让读者更同情他的命运,句子 含义深刻,富有感染力。
现代文阅读的问法及答法
角度三:抓感情或含义深刻句。主要指 文中具有强烈感情色彩和深刻含义的句 子。它们在文中往往起到画龙点睛、揭 示中心或升华主题的作用。 例题: “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 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 灭,毁灭呀!”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感情?(《雷电颂》)
现代文阅读的问法及答法
(5)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 现文章的主题。 如《孔乙己》中短衣帮、掌 柜、丁举人与孔乙己形象地位的对比。 (6)衬托手法(侧面烘托):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 突出主要的入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 感情等。 正面衬托,比如《雪》中“雨”对“雪” 的正面衬托。 反面衬托,比如所谓的日本“爱国青年” 的所作所反面衬托鲁迅的爱国情怀。
现代文阅读的问法及答法
[举例子]:将复杂的、抽象的事物或概 念,用具体、形象、易于理解的典型 事例来说明。例如说明死海的“死”, 列举海水中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 海边也寸草不生的事例作证;说明死 海的“不死”,列举即使不会游泳的 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 被淹死的事例,让人信服。
现代文阅读的问法及答法
现代文阅读的问法及答法
[分类别]:把被说明的对象按一定的标 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然后进行分门别 类的说明。
[引用]:引用有关名言、资料、典故、 诗词、民彦、俗语、传说等充当说明的 内容或依据来说明、介绍事物。
现代文阅读的问法及答法
[打比方]:把此事物比作彼事物从而 把此事物的特征解说得确切具体、浅 显易懂。例如《太阳》中:“太阳会 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这打 比方,把太阳的形状及会发光发热的 特点生动地反映出来了。
现代文阅读的问法及答法
答题思路: 第一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多次,这是使用 了间隔反复的修辞方法。 第二步:这种修辞方法的作用是什么 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强调了孔乙己被 打之后的悲惨结局,暗示了下文结尾句 “他大约的确死了”,让读者更为同情 他的命运,句子含义深刻,富有感染力。
现代文阅读的问法及答法
[列数字]:些事物从数量上便于说明特 征,可以运用一些数字来说明。例如 《太阳》中: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 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步行, 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 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现代文阅读的问法及答法
[作比较]:把被说明的事物与其他事 物进行比较,显示事物的特征。通过 比较,可以认识事物的特殊点、或被 说明的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共同点。例 如《太阳》中:“我们看太阳,觉得 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 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拿地 球跟太阳作比较,突出地说明了太阳 的体积之大这一特点。
现代文阅读的问法及答法
作比较与分类别。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一般 有主有从,主事物是被说明对象,从事物不 是要说明的对象,而只是为说明主事物服务 的,为了说明人们所不熟悉的主事物,而选 一个人们熟悉的从事物跟它相比以让人们更 清楚地了解主事物的某种特点,这就是作比 较,而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是一个大的概念 中,包含着若干的小的概念,这若干小的概 念同属一个大范畴而又相互并列,没有主从 关系,更没有比较的特点。
现代文阅读的问法及答法
(7)讽刺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 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 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比如《藤野 先生》对清国留学生的描写。 (8)欲扬先抑手法: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 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 意料的感人效果。 比如《阿长与山海经》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现代文阅读的问法及答法
答题思路: 第一步:分析句子的感情色彩(赞美、 抨击、歌颂、反抗、鞭挞……) 这句话以诗意化的语言赋予自然雷 电以神力,赞美了雷电劈开黑暗、焚毁 黑暗的力量。赞美了广大爱国者、仁人 志士对黑暗社会的不屈反抗。
现代文阅读的问法及答法
第二步:对中心思想的表达作用 全句痛快淋漓地表达出作者对光明的 热烈追求,对黑暗社会的厌恶与反抗。鲜 明地揭示了本文中心。 第三步:最后合成,注意语言的衔接流畅 这句话以诗意化的语言赋予自然雷电 以神力,赞美了雷电劈开黑暗、焚毁黑暗 的力量。其实赞美的是广大爱国者、仁人 志士对黑暗社会的不屈反抗。全句痛快淋 漓地表达出作者对光明的热烈追求,对黑 暗社会的厌恶与反抗。鲜明地揭示了本文 中心。
答题思路: 第一步:解释词语的差别:(如果题目 不需要比较,就直接解释)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强调“晴”。 “响”是“很”的意思。 响亮:一般指(声音)宏大。这里的亮 指的是明亮而不是声音大。 温晴:温暖晴朗。强调“温暖”。
现代文阅读的问法及答法
第二步:回答这些词语的妙处(好处) 作者用“响晴”“温晴”两个词点 出了济南冬天与其它北方地区的不同, 前一个强调天气是很晴朗的,后一个词 强调温暖。同时又与南方天气比较,南 方过于晴朗炎热的天气不如济南的温晴 让人可以接受。
现代文阅读的问法及答法
下定义与作诠释。下定义即用简明的语言 对事物的本质属性作概括性的说明,以便 确定被说明事物的范围和界限。而作诠释 是注释说明,一般对事物作通俗的介绍, 对事理的性质和特点进行解说。在语言要 求上,下定义的语句要求是个明确的判断, 语言形式一般为“某某是什么?”或“某 某叫什么”语言要求准确、概括、简洁, 不允许出现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而作诠 释就没有这些限制,只要做到说明准确、 严密即可。
现代文阅读的问法及答法
答题思路: 第一步:这段话在全文结构中的位置。 这句话在全文结尾处。(或者某段 句首、全文开头、全文中间、是过渡段 等)
现代文阅读的问法及答法
第二步:分析句子用什么方法表达什么 通过对藤野先生外貌描写(方法), 抒发了我对藤野先生的怀念、表现了先 生对我的巨大影响。同时也了表达作者 与反动文人坚决斗争的坚定决心(具体 内容)。 第三步:总说作用 全句总结了全文,点明作者的情感 和态度。
现代文阅读的问法及答法
发现一些规律:其实以上题目是从这几个 角度出题的——
1.题目是文章的主旨句,如《生命中给我首 次拥抱的那个人》《只是一个普通人》 2.题目是含义深刻的句子,如《收藏幸福》 《寻春》 3.题目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如《老海棠树》, 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所以,大致可以按照品词品句子的方 法去品析。
现代文阅读的问法及答法
第四步:最后合成,注意语言的衔接流畅
这三个词语妙在:响晴是形容天空晴朗 无云,强调“晴”。而响亮这里指的是晴朗 炎热。温晴指的是温暖晴朗,强调“温暖”。 作者用“响晴”“温晴”两个词点出了济南 冬天与其它北方地区的不同,济南天气晴朗 温暖。同时又与南方天气比较,南方过于晴 朗炎热的天气不如济南的温晴让人可以接受。 这几个词语简洁准确地写出了济南冬天与别 处不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