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罗经差的测定

罗经差的测定


低高度太阳法——计算举例 低高度太阳法 计算举例
例1.1995年11月4日ZT1612船位:ϕC27°15′.0N,λc122°10′.5E, 测得太阳 罗方位CB248°,求罗经差。 解:ZT 16 12 4/XI tT 304°06′.4 +1′.0 δT 15°15′.5S +0′.8 ∆t1 2 59.8 ZD -8 ∆δ TG 08 12 4/XI ∆t2 0.2 0.2 δ 15°15′.7S tG 307 06.4 ϕC 27°15′.0N 122 10.5E t 429 16.9 69°16′.9
•《航海天文历》 + 《航海天文历》 •《太阳方位表》 《太阳方位表》 •《航海天文历》 + 《B105表》 《航海天文历》 B105表 《太阳方位表》分上下册; 太阳方位表》分上下册; 上册为(Daris’s戴氏表 戴氏表) 上册为(Daris’s戴氏表) 下册为(Burdwood’s戴氏表 戴氏表) 下册为(Burdwood’s戴氏表) 函数计算器
低高度太阳法——计算规则 低高度太阳法——计算规则 ——
纬度不分南北,均为‘ 纬度不分南北,均为‘+’, 天体赤纬与纬度同名, 否则取‘ 天体赤纬与纬度同名,取‘+’;否则取‘-’ 天体地方时角为半圆时角,恒取+ 天体地方时角为半圆时角,恒取+ 计算所得天体方位为半圆方位, 计算所得天体方位为半圆方位,第一名称与测者纬度 同名,第二名称上午观测为E,下午观测为W E,下午观测为 同名,第二名称上午观测为E,下午观测为W
∆C = TB 差—
计算器计算太阳真出没方位公式:
sin δ cos A = cos ϕ
观测太阳真出没求罗经差 优点:不需要计时,计算简单 缺点:受时间限制
观测北极星方位求罗经差
在北纬中、 在北纬中、低纬度海区所见北极星在周日视运动中 方位角变化范围<2 <2° 方位角变化范围<2°。
水平面 θ
2)推算船位误差的影响
天体计算 AC 与推算船位的精度有关 即与公式中的要素(δ、 的误差有关, 即与公式中的要素(δ、tG、ϕ、λ)的误差有关,由 (δ 方位计算公式可推得如下结论: 方位计算公式可推得如下结论: 天体高度h越低, 天体高度h越低,由于推算船位误差引起的天体罗方位 的误差越小。 的误差越小。 因此:要求观测低高度天体。 因此:要求观测低高度天体。
end
2、太阳真出没法
太阳真出没 在周日视运动中, 在周日视运动中,太阳中心恰好位于测者真地平圈即 ht =0 太阳真出没时的太阳下边缘视高度h 太阳真出没时的太阳下边缘视高度hs ∵ +(i+s i+s) ht=hs+(i+s)-d-ρ+Ρ+SD=0 如取e=16m (如取e=16m 则d=7.0) 0= 7.0-30+0.15+ 0=hs+0-7.0-30+0.15+16.0
罗经差的定义
△C=TB-CB △G=TB-GB
end
利用天体测定罗经差
基本原理
罗方位CB——罗经观测太阳或星体得到 罗方位CB——罗经观测太阳或星体得到 CB—— 真方位TB——以计算方位 代替。 TB——以计算方位A 真方位TB——以计算方位AC代替。 △C= TB - CB △C= AC - CB 天测罗经差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天测罗经差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观测太阳低高度求罗经差 观测太阳真出没求罗经差 观测北极星方位求罗经差
30° 纬度从 0~30° 纬度从30 64° 30~ 纬度从30~64°
《太阳方位表》查表引数为:纬度、赤纬和视时 太阳方位表》查表引数为:纬度、 《太阳方位表》的优点:不需要配备《航海天文历》 太阳方位表》的优点:不需要配备《航海天文历》
低高度太阳法——计算法求真方位 低高度太阳法——计算法求真方位 ——计算法求
end
测罗经差——低高度太阳法 测罗经差——低高度太阳法 ——
工作程序
1)观测太阳罗方位,记录观测时间 观测太阳罗方位, 2)求太阳真方位 3)计算罗经差
∆C = TB − CB
end
低高度太阳法——真方位的求取 低高度太阳法——真方位的求取 ——
求取真方位的方法有三种: 求取真方位的方法有三种:
sin 69°16′.9 tgAc = = −2.31201454 tg(−15°15′.7)cos27°15′.0 − sin 27°15′.0cos69°16′.9 Ac = −66°.6 + 180°= 113°.4NW = 246°.6
∴ TB=246°.6 -)CB=248° . ∆C=-1°.4 = 1°.4W
1.低高度太阳测罗经差
是大洋航行测定罗经差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是大洋航行测定罗经差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低高度——太阳的高度低于30° 最好低于15° 低高度——太阳的高度低于30°,最好低于15°。 ——太阳的高度低于30 15
观测低高度天体方位,不仅可以减小因罗经左右倾斜 而产生的观测误差,推算船位误差引起的天体计算方 位误差也可以减小
根据测者纬度和春分点地方时角查《航海天文历》 根据测者纬度和春分点地方时角查《航海天文历》 北极星方位表”求取北极星的真方位。 中“北极星方位表”求取北极星的真方位。
影响天测罗经差精度的因素
1)罗经倾斜引起的误差θ 罗经倾斜引起的误差θ
当罗经倾斜方向与天体方位垂直时, 当罗经倾斜方向与天体方位垂直时,罗经倾斜引起的观测 方位误差为最大。 方位误差为最大。 △A =θtgh 天体高度h越低,由于罗经倾斜θ 天体高度h越低,由于罗经倾斜θ角而引起的天体罗方位的误差 越小

+7.0+30-0.15-16.0≈21′——2/3的太阳直径 ——2/3 hs = +7.0+30-0.15-16.0≈21′——2/3的太阳直径
测罗经差——太阳真出没法 测罗经差 太阳真出没法
太阳真出没、视出没和低高度比较
end
测罗经差——太阳真出没法 测罗经差——太阳真出没法 ——
主要步骤 • 观测太阳真出没的罗方位 • 根据太阳赤纬和测者纬度计算或查表求太阳真出没 的真方位 • 求得罗经差
计算式
sin(t G ± λE ) W tgAc = tgδ cosϕ − sinϕcos(t G ± λE ) W
• 式中: 式中: 太阳的赤纬和格林时角, δ、tG为太阳的赤纬和格林时角,它们可以根 据观测时间查《航海天文历》求得; 据观测时间查《航海天文历》求得; ϕ 、 λ 观测时刻的推算船位纬度和经度 , 若 观测时刻的推算船位纬度和经度, GPS船位则更好 船位则更好。 用GPS船位则更好。
罗经差的测定
测定罗经差的方法 测定罗经差的方法 一、利用陆标测定罗经差 利用陆标测定罗经差 二、航向比对法求罗经差 航向比对法求罗经差 利用天体测定罗经差 三、利用天体测定罗经差
规范规定
陀螺差和磁罗经差需要经常测定。 每天早、晚利用低高度太阳或太阳真出没或 北极星测定罗经差
长航线改向后2~3分钟测定或比对法求罗经差
测罗经差——低高度太阳法 测罗经差——低高度太阳法 ——
注意事项
观测注意事项: 观测注意事项: • 太阳高度最好低于15 ° 太阳高度最好低于15 • 应尽量保持罗经水平 • 连续观测三次,取平均值 连续观测三次, • 罗方位读数精确到0.5 ° 罗方位读数精确到0 • 观测时间精确到0.1 m 观测时间精确到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