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高产栽培技术魔芋属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阴性植物,春天发芽,地上部秋季枯死,球茎越冬,两年开花,受精结籽,枯死,全生育期160 —200 天。
魔芋产值高,每亩的现价产值在1000 元以上,适宜山区种植,是增加山区农民经济收入,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魔芋具有40 多种理化特性,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造纸、纺织、石油等工业,有“保健食品”和“工业味精”之称,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魔芋为喜阴、喜湿、怕热、不耐寒、怕积水的作物,生长环境要求特殊,适宜种植的区域极为有限。
峨山县海拔、土壤、植被均呈明显的垂直分布,气候湿润,属魔芋生长的适宜区,我县2006 年引进富源花魔芋种在樱桃、核桃、板粟、梨树下套种,缓坡玉米地套种引种试验,采取种芋药剂浸种消毒、合理选地、科学管理等措施,魔芋软腐病发病率控制在2%以下,种芋膨大5 倍以上,年亩种植效益在1000元以上。
在此基础上2007 年示范种植636 亩,魔芋软腐病发病率控制在15% 以下,种芋膨大4 倍以上,年亩种植效益在1100 元以上,2008 示范推广种植3031 亩,魔芋软腐病发病率控制在10%以下,种芋膨大4 倍以上,年亩种植效益在1200 元以上。
按照峨山县县委政府提出“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大力培植特色农业产业,抓好“ 2133 ”工程,推进魔芋等产业培植进程,发挥峨山优势,依托龙头企业,促进农民增收,2009 年全县发展魔芋种植10000 亩,2010 年发展魔芋种植3 万亩,最终发展种植10 万亩的规划要求,根据近几年魔芋试验示范情况结合其它地州经验,编写整理《峨山县魔芋种植技术手册》,仅供技术人员和种植户牛一^.参考。
在魔芋生产过程中,病害表现十分严重,主要病害有软腐病、白绢病等,其中软腐病表现最为突出,是魔芋生长过程中的“顽症”,可造成的减产达3 成以上,严重的减产达8 成甚至绝收,病害严重,是当前生产上特别突出的问题。
种芋收挖、运输、存放过程和地下害虫咬食造成的伤口、栽培管理过程中植株折断造成的伤口以及高温高湿的气候、粘重的土壤、积水是造成软腐病发病的主要条件。
因此,认真作好魔芋种植的各个环节生产技术十分必要。
、严格选地,土壤消毒,合理轮作一)选地:魔芋宜选择半阴、温暖、湿润的地块栽培,魔芋喜温耐荫,喜凉怕热,不耐强光和雨涝,应选择背风向阳,易排水,光照条件较好但又无强光照的半阴半阳的缓坡,山间谷地为宜,要求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和腐殖质的中性偏酸的沙壤土种植。
二)土壤消毒:冬季深耕时,每亩用50 公斤生石灰,甲敌粉或硫酸铜1 公斤消毒土壤,敌百虫1 公斤杀灭地下害虫。
三)合理轮作:在魔芋种植中要采用合理轮作,一般轮作的间隔期3-4 年,同时,在种植中还要注意不要与薯芋类、茄果类作物连作,减轻病虫危害。
、选用良种,浸种消毒一)选种:选用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强,富含葡萄甘露聚糖的魔芋品种,在种芋选择上,应选择球茎上端口平,芽窝小、芋头形、色泽正常,形体饱满、顶芽呈锥形、无损伤和病虫害的种球作种芋。
二)药剂浸种:播种前选择晴好天气,晒种1—2 天,然后用72%1000 万单位农用链霉素800 倍液、40% 福尔马林500 倍液、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消毒30 分钟,晾干后播种。
三、轻拿轻放,保护种皮在种芋收挖、运输、搬动、消毒和种植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轻拿轻放,保护种皮,切忌重摔、抛扔、拖拿、蹬踩种芋,造成种皮伤口,有伤口的种芋种植后极易感染软腐病。
四、及时晾晒,妥善存放种芋收挖时要边收挖边在地里晾晒,促进种皮硬化,种芋收储时要平铺在通风条件好的楼板上,消毒后不能及时种植的也要平铺在通风条件好的楼板上或有土的地面上。
种芋存放要注意三点,第一切忌堆捂种芋,种芋堆捂会发生发酵(出汗)霉烂,种植后极易引发软腐病;第二种芋切忌整袋或整箱、框装种芋,造成堆捂;第三切忌将种芋放置在水泥地面上,会引起烂种。
五、适时栽种,规格种植,分类种植(一)种植时间:选择晴好天气,魔芋在日均气温稳定在15 C后取出即可种植,般是春分尾,清明下种,保证全生育期200 天左右,海拔低的地方播种期适当提早,海拔高的地方播期适当延迟。
切忌在阴雨种植,阴雨天种植土壤粘重,含水量高,土壤通透性差,种植后魔芋极易发病。
二)种植规格:按照不同种芋大小进行分类分块种植,50 克和100 克以上的种芋以林下抛坑和玉米地起垄套种为主,20-30 克和10 克以下的种芋以玉米地套种为主。
魔芋的原始生态环境是极少阳光,散射或漫射光多,日照时间短,因此在无天然荫蔽条件下,采取玉米套种以达到魔芋对荫蔽和光照的要求,根据试验结果,我县魔芋遮荫度以60 -70% 为宜。
1、种芋100g以上:以林下刨坑种植为主,种植规格根据地形以50 x60cm , 亩2200株为宜;也可采用玉米套种起垄栽培模式,种植规格2 行魔芋1 行玉米,1.6 米开墒,墒面宽1.2 米,沟宽40cm ,沟深30cm ,行距40cm ,株距60cm ,亩种魔芋2800 株。
2、种芋50g 以上:以玉米套种起垄栽培模式为主,种植规格2 行魔芋1 行玉米,1.2 米开墒,墒面宽90 厘米,沟宽30-40cm ,沟深30cm ,行距30cm ,株距45cm,亩种魔芋4900株,也可采用林下刨坑种植,种植规格根据地形以50 X60cm , 亩2200 株为宜。
3、种芋20 -30g :以玉米套种理墒栽培模式为主,种植规格4-5 行魔芋1行玉米,1.6 米开墒,墒面宽1.2 米,沟宽30-40cm ,沟深30cm ,行距20cm ,株距25-30cm ,亩种魔芋11000 株,也可采用林下刨坑种植,种植规格根据地形以50 X60cm,亩2200株为宜。
4 、种芋10g 以下:以玉米套种理墒栽培模式为主,种植规格5 -6 行魔芋1 行玉米,1.6 米开墒,墒面宽1.2 米,沟宽30 -40cm ,沟深30cm ,行距15cm ,株距20cm ,亩种魔芋22000 株为宜。
魔芋种植行距不能少于种芋直径X 6,株距不能少于种芋直径X 4,下种时种芋略倾斜,以免芽窝积水引起烂种。
三)种植方法。
在魔芋的种植中,种植方法是影响魔芋膨大倍数关键的因素之一,在种植过程中,用稻草或其它作物秸秆垫底、盖种、覆盖墒面十分重要。
1 )林下刨坑种植:适用于种芋50 克以上的中种、大种,在自然荫蔽条件下挖30-40cm 宽深的种植坑,用腐殖土垫底5-10cm 后下种,覆盖10-15cm 腐殖土至高出地面5-10cm 。
2 )玉米地套种:土壤消毒后,平整墒面,按不同种芋大小分类种植。
种芋50 克以上起垄种植,要求垄高30 厘米以上,起垄后开挖种植沟宽深30 厘米,在种植沟中放入稻草或其它作物秸秆,施入农家肥、化肥,回土后下种,再在种芋上覆盖稻草或其它作物秸秆,施入农家肥、化肥,再回土5-10 厘米,平整垄面,再在垄面上铺盖一层为2-5 厘米松毛或作物的秸秆。
种芋50g 以下的可平墒种植,种植方法除不起垄外同上。
四)芽前除草:魔芋种植后出苗前,施用芽前除草剂如禾耐斯或扑草净、威霸、盖草能、草甘磷、乙草胺等芽前除草剂可有效防除墒面杂草,种植后10 天内遇透雨喷施除草效果更好。
六、科学施肥。
魔芋是喜肥怕瘠,需肥力强的块茎作物,在施肥中应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施足底肥,早施追肥。
肥足,肥优才能满足魔芋200 天生育期营养的需要,魔芋在生长期缺肥,会导致病害和减产。
魔芋吸收钾的量最多,大约为氮素的2 倍,施足钾肥,能有效地促成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运转,可健壮植株,增强搞病抗旱的能力,提高品质。
(一)种肥:亩施充分腐熟农家肥3000 -4000 千克,亩施钙镁磷肥或普钙30 千克,钾肥10 千克,三元复合肥20-30 千克,一半作为沟(塘)的底肥一半作为盖种肥。
(二)追肥: 魔芋展叶封行前(6 月上旬)亩施三元复合肥20-30 千克,钾肥10千克,兑水浇施或撒施在距离魔芋茎基部10cm 左右的地方,提沟土盖严。
在底肥施用不足的情况下,尿素作追肥每亩不得超过10 公斤,尿素施用过多地上部生长过旺叶色过绿披软容易引发软腐病,而且魔芋膨大倍数小,因此在魔芋的施肥中,尿素尽量不施或少施。
七、病虫害防治。
魔芋栽培中最常见的病害是软腐病、白绢病。
软腐病在7—8 月严重发生,使受害叶片或球茎变软变黑,甚至腐烂,有酒味,病菌易从伤口感染,引起成片倒伏。
白绢病常在6—8 月高温干旱时严重发生,初发时在叶柄基部距地面3 厘米处出现水渍状暗褐小斑,3—5 天即可长出放射状的白色绢丝状菌丝,7—10 天菌丝继续向上下左右扩展,使植株基部腐烂、倒伏。
(一)病害的防治:出苗70% 时,用70%的百菌清800 倍液配合70%的甲基托布津800 倍液浇施,15 天后用72%1000 万单位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000 倍液配合70%的甲基托布津1500 倍液喷施,7 天喷1 次,连续喷2-3 次,喷洒叶柄周围地面或灌根,可有效杀死种芋上的病菌。
一旦发现白绢病,要及时铲除并烧毁发病植株,撒施少量生石灰粉,控制蔓延。
(二)地上害虫的防治:甘薯天蛾幼虫等,少时以人工捕杀,多时可用晶体敌百虫1200 —1500 倍液、敌杀死等杀虫剂喷杀。
(三)地下害虫:由于魔芋适生地以山地为主,都是不能水旱轮作的地块,所以地下害虫较多,咬食魔芋块茎,造成软腐病发病。
因此除了在整地下种前用敌百虫杀虫外,在其生长期间要经常查看魔芋植株根部,发现有地下害虫要及时防治,可用乐斯本、百事达等杀虫剂兑水浇灌杀死地下害虫。
八、田间管理。
魔芋生长过程中,在前期要注意田间除草,后期要做好开沟排水外,要尽量减少农事操作。
在魔芋的整个栽培管理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人为弄断、拆断植株,植株造成机械损伤后极易导致软腐病的发生。
因此,一次性施足底肥后,前期做好除草,后期做好排水,尽量减少人为管理活动。
(一)除草:下种后至展叶期往往杂草很多,特别是种植小种的植株生长量小,竞争不过杂草,应及时除草。
魔芋下种后出苗前可用除草剂除草,以禾耐斯或扑草净、威霸、盖草能除草剂效果较佳,用量30 毫升/ 亩兑水40-50kg 喷雾,不影响魔芋生长。
魔芋出苗后除草要手工拔除,展叶封行后田间很难再长杂草,少量的杂草可起地面覆盖作用,8 月中旬后不进行除草作业。
(二)排水:由于魔芋根系不发达,不耐涝,生长期适逢雨季,要搞好开沟排水工作,随时保持沟渠的通畅。
淹水和墒面积水是魔芋生长大忌,淹水和墒面积水的魔芋极易发生腐烂,在魔芋的整个栽培管理过程中要做好开沟排水工作,特别是雨季一定要保持沟渠畅通,沟渠和墒面无积水。
九、适时采收、安全贮藏在70 %的植株倒苗后15天收挖较好(一般在霜降节令至11月底),500克以上(花魔芋)可作为商品芋销售,500 克以下的花魔芋块茎可作为种芋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