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短日照植物和长日照植物 体色:如鱼的体色 海洋中植物的垂直分布
非生物因素 温度
水
视觉:如猫头鹰 同一区域同一水平上的植 不同地带的植 动物 物的分层现象 物种类不同 繁殖活动:如鳟鱼(短日照) 分布 植物 生长发育:如蚜虫 海拔高度的差异 生长发育 生活习性:如蛾类的趋光性 引起的植物分层 生长发育现象 极地狐与沙漠狐的形 动物 形态 动物的冬眠和夏眠(特 态差异:极地狐的体 殊:草地鼠、肺鱼等) 生活 型比较大,但尾、耳 朵、鼻端等较短小 习性 鱼类的季节性洄游 有蹄动物的长距离迁移
4、温带鸟类的生殖腺一般在冬季时最小,随着春季的来 临,生殖腺开始发育,影响生殖腺发育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A、水 B、温度 C、日照长短 D、食物
5、对一只生活在山上的野兔来说,它的环境是指 A、阳光、温度、水分等非生物因素 B、山上的植物和动物 C、除野兔外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 D、除这只野兔外的其他野兔、其他生物和非生物 6、台湾玉山西北坡植被分布情况为:下层热带雨林,中 层常绿阔叶林,上层温带针叶林,顶端为高山草甸。决定 该山植被分布的生态因素主要是 A、水分 B、阳光 C、温度 D、土壤pH值 7、影响海参夏眠的生态因素主要是 A、温度 B、水 C、光 D、食物
100C
比增加,这种情况可以认为光 光照强度 合作用的速度受 的影响。 (2)当光照强度一定时,光合作用速度取快于 , 这种情况可以认为光合作用的速度取决于 的活性。 (3)当温度超过400C时,光合作用的速度会 , 这种情况可以认为光合作用的速度受 的影响。
温度
水
练习:
1、我国从沿海到内陆,植被的分布情况逐渐呈现由森林、 草原到荒漠的变化,决定植被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A、 水 B、温度 C、阳光 D、空气 2、决定水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A、湿度 B、温度 C、空气 D、光照 3、下列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受温度影响的是 A、仙人掌叶变为剌 B、三七、人参只有在密林下层 才能生长得好 C、蛾类在夜间活动 D、香蕉不宜在 北方栽种
10、诗人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诗中写到:“人间四 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一奇观主要受该处环 境中什么因素的影响? A、阳光 B、温度 C、湿度 D、海拔高度
11、生活在北极的狐跟生活在非洲沙漠的大耳狐相比, 耳朵要小得多。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土壤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B、温度 C、 海拔高度 D、阳光
23、对植物的生态分布影响最小的土壤因素是 A、土壤的温度 B、土壤的透光性 C、土壤中矿物质的性质及含量 D、土壤的含水量 24、影响植物水平和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和温度 B、高度和纬度 C、阳光和纬度 D、阳光和地形 25、如使秋天开花的菊花在“五一”节开花,处理的措 施是A、增加光照强度 B、降低光照强度 C、增加光照时间 D、增加黑暗时间 26、柽柳有发达的根系和细小的鳞片叶,与此特点相关 的生态因素是 A、水分 B、阳光 C、温度 D、空气
8、菊花一般秋末开花,为了促使菊花提早开花,应该 A、提早扦插 B、用植物生长素处理促使早生根 C、立 秋后用连续的灯光照射 D、春分后每天放在暗处5---6h
9、右图为四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 度下光合作用速率的曲线,其中最 适于在荫蔽条件下生长的植物是 A、1 B、2 C、3 D、4
光合速率
1
2
3 4 光照强度
27、草原生态系统中,很少有两栖类动物出现,其决定 因素主要是
A、阳光
B、温度
C、水
D、土壤
28、我国的青藏高原最适宜种植一种冬小麦,但它在江 南水乡就难以种植,其原因是 A、江南水分太多 B、失去了低温条件 C、江南阳光不充足 D、没有高原大气
29、我国东北、内蒙和新疆的部分地区,虽处于同一纬 度上,但东北是森林群落,内蒙是草原群落,而新疆主要 是荒漠群落。这主要是由于非生物因素 的影响所致。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态学的概念: 人类社会出现的全球性的五大危机: 生态因素
环境对生物: 生物要不断地从环 境中摄取物质和能 量,因而要受到环 境的限制 生物的生命活动能 生物对环境: 不断地改变环境
概念: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 布等的因素 非生物因素 种类: 生物因素
喜阳植物和喜阴植物 植物 阳光
15、限制生物在海洋中分布,但并不限制生物在陆地分 布的非生物因素是(97上海)(多选) A、矿质养料 B、光 C、温度 D、氧 16、植物在哪种情况下死亡更快 A、缺少阳光 B、缺少肥料C、缺少水分D、缺少二氧化 碳 17、沙漠里的一种鼠白天在洞里且将洞口封住,夜间出 来活动。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 A、条件反射 B、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C、躲避强光的剌激 D、应激性 18、非生物因素中,决定植物在地球上分布的主要因素 是A、空气 B、水分 C、温度 D、阳光
19、植物群落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是A、当海拔高度上升时温度下降 B、空气逐渐稀薄
12、长期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的植物,其形态等方面会出 现一系列的适应性特征。下列叙述与干旱环境中的植物 特征不符的是 A、具有发达的根系 B、具有肥厚的肉质茎 C、具有厚的角质层 D、叶面积增大 13、草原生态系统中,很少有两栖类动物出现,其决定 因素主要是 A、阳光 B、温度 C、水 D、土壤 14、在下列生物的习性中,哪一组的习性是对温度的适 应所致 A、蛾类趋光性和鱼类的洄游 B、仙人掌的叶剌和鸟的迁徙 C、某些单细胞生物产生胞囊和苹果不能在热带栽种 D、候鸟的迁徙和在长江流域马尾松分布在海拔1000— 1200米以下
归纳: 阳生植物、阴生植物
长日照、短日照植物
海洋中植物的垂直分布 阳光
同一区域同一水平中植物的分层分布
动物的体色、视觉
动物的换毛、鸟类的换羽
鱼类的生殖洄游、鸟类的迁徙 植物的南北地带的分布、具海拔高度的分层现象 动物的冬眠和夏眠 鱼类的季节性洄游 植物的东西地带的分布 干旱环境中植物的形态 某些动物的夏眠
20、下列一组动物行为中,依次分别受阳光、温度、水 分直接影响的是 A、动物的夏眠、鸟类的迁徙、动物的冬眠 B、动物的冬眠、动物的换毛、鱼类的洄游 C、鸟类的迁徙、动物的夏眠、动物的冬眠 D、鸟类的换羽、鱼类的洄游、肺鱼的夏眠 21、一种生活在炎热干燥环境中的植物,可能具有 A、深绿色大叶,叶两面有大量气孔 B、浅绿色中等叶,叶的上表面有气孔 C、小而厚的叶,叶面有少量气孔 D、大而薄的叶,叶面有大量气孔 22、下列生物现象中,主要受温度影响的是 A、人参只有在密林下层才能生长得好 B、猫头鹰在夜 间有很好的视力 C、沙漠地区生物种类稀少 D、蛇在 冬天进行冬眠
30、干旱会使植物的叶萎蔫,生长受阻;土壤里水分过 多,会导致土壤里空气减少,从而影响植物根系的呼吸作 用,严重时会使植物窒息而死。这种现象说明了 。
光 右图显示了四联藻光合作用速 合 作 度环境之间的关系: 用 (1)在光线弱的情况下,光合 速 作用速度随 成正 度
300C 400C 20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