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书”分析报告

“简书”分析报告

通过包括但不限于酷传、App annie等途径搜集一下“简书”这款产品从上线至今的用户增长情况和其他相关数据、信息等,画出简单的增长曲线趋势。

结合你所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如果在当下阶段,你来负责简书的用户增长,你重点会考虑通过哪些手段来实现增长,原因?
2.该产品在未来半年内,可能会面临到哪些问题和挑战,为什么?
一、简述“简书”
简书是一个将写作与阅读整合在一起的网络产品。

旨在为写作者打造最优秀的写作软件,为阅读者打造最优雅的阅读社区。

最初上线口号:“找回文字的力量”。

2015全新简书扬起新的旗帜:“交流故事,沟通想法”,这也体现出简书开始对社交化领域的探索。

产品类型:写作软件、阅读社区。

简书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简书笔记和简书社
简书笔记是定位于写作者的一款写作软件,界面非常简洁,其最大的特色是支持Markdown和HTML富文本两种格式,且提供HTML代码的编辑功能,让人无需担心排版问题,希望为作者制造出一种沉浸式的写作氛围,进而可以专注于写作。

简书社则是一个中文阅读社区,采用笔记本架构和多文集管理,其首页有文章、文集和作者的推荐。

简书客户端中包含杂文时政、小说诗歌、电影评论、科技新闻,无论你的兴趣如何构成,总能在这里找到志趣相投的作者与内容。

功能特征:
阅读:即时阅读每日精选文章
评论:对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
沟通:与作者及用户展开沟通
分享:随时转发分享精彩内容
综上,简书主要产品内容为阅读与写作,致力于成为中文世界最好用的写作平台,推崇简洁优美的产品理念。

二、简书的成长轨迹和几个主要时间点
1、第一阶段,初创期
时间段:2012年9月-2013年4月中旬;
主要内容:项目起源,产品定位和开发,内测和种子用户培养。

项目起源:一个实习生开发的面向全球用户的网络笔记本项目;
产品定位和开发:改变网络笔记的初衷,重新定位为“中文写作和阅读平台”,定名为“简书”;同时停止公司内其他项目运作,全部资源用集中于“简书”。

内测和种子用户培养:种子用户来源是网站创始人在Twitter拉过来的,也找一些博客大V和重度用户来使用。

简书产品本身的优势就在此时发挥了作用:写作界面对作者非常友好。

因此第一批用户驻留与此。

2、第二阶段,初期/引入期
时间段:2013年4月23日-2014年9月;
主要内容和重要节点:公测,运营和用户增长,获得投资,开发APP。

这一时期主要以pc端为主,用户登录网站写作和阅读。

公测时间是2013年4月23日,此后一直在完善网站的功能,如改善写作体验、增加社交模块等,网站的定位从“专注文字”转向为“突出内容”。

至2014年7月,用户数量平稳/平划增长至5.5万人;同时获得天使轮融资,着手开发APP。

同年8月继续增加网站功能。

3、第三阶段,发展期/成长期
时间段:2014年10月至今
主要内容和重要节点:APP上线和版本更新,获取新用户和新投资,增加丰富的运营活动等。

2014年10月,Andrord APP上线,11月iOS APP上线,只有阅读但没有写作功能。

之前用户增长都是平滑增长,APP发布后,一个月新增十几万注册用户。

2014年10月至2105年5月,出去过年假当月,平均每月有2次功能增加或者UI改进;
2015年5月,Android和iOS的APP都增加了写作功能;
2015年8月,增加打赏功能;
2015年9月,增加上传视频功能;
2015年10月,APP的用户累计激活量超过百万,日活也超过几十万。

iOS APP 留存率超过50%,Android APP的留存率从上线初30%增值至后期60%;
2015年11月,Android APP按照iOS改版,留存率提升至66%-70%;
2016年1月,上线“时光机”,同时展开线上写作比赛及与其他产品的联合活动;
2016年3月,开始第一次线下换书会活动;
2016年5月,联合魅族的“神转折”活动,获得了巨量的关注;
2016年6月,获得A轮融资。

团队数据:日均独立用户访问量达100万,APP 激活量达数千万,单日每个访问者停留平均时间约为5分钟。

三、针对“简书”的数据分析
以产品运营运营基础第三章黄有璨老师所讲的产品生命周期为基础,经过对“简书”app的各方面数据进行分析,本人认为简书现阶段正处于成长期往成熟期的过渡阶段。

四、如果在当下阶段,你来负责简书的用户增长,你重点会考虑通过哪些手段来实现增长,原因?
答:简书,单从名字理解就是简单的一本书,他的定位在于优质、干货、高雅,就像一本书,而不是一本广告杂志。

它像一个筛选过的博客文章,就像很多人把QQ空间的日志单独拿出来放简书上,因为一般不好的文章你不会放空间,让封闭的文章接触面广,这就是简书能发展的本质。

考虑简书的用户增长,应该从它的定位,它的优质、高雅、干货的价值观入手,让人们下载了简书的APP浏览了简书的文章就不想走,并乐于告诉身边的朋友简书上全是优质的干货内容,你应该尽快下载。

也就是说,内容才是简书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基于此,我会鼓励深度用户生产优质内容,做优质内容的分类评比,给予优质内容生产者报酬,但是简书上每天生产的文章太多,简书应该有专业人员分别负责指定的模块寻找优质文章推荐置顶,并在用户反馈良好的情况下给予报酬,另外简书的页面设计,美化、UI等各方面都可以做的更加美观,在这个看脸的时代,简洁美观也是吸引用户的非常重要的手段。

1、做好移动端APP的排序和推荐的优化
从移动设备占比的统计数据中了解到两个趋势:
1、从2015年11月起,iOS设备在移动设备从的占比趋于减少的方向。

2、2015年下半年开始,简书在华为、魅族、360、VIVO的应用商店下载量和增长速度远超过以豌豆荚为代表的应用商店;同个时期也是上述几个国产手机销量猛增的时候。

简书APP本身具备了精致的设计和丰富的内容,但在目前鱼龙混杂的安卓市场中容易会被海浪的劣质应用的覆盖。

在应用市场,可以根据目前的趋势,优选目前销量靠前的手机品牌应用商店,做好排序和推荐的优化。

2、分析用户构成,新用户的导入与留存
当前用户的构成:
百度指数:PC端19岁以下占5%,20-29岁占53%,30-39岁占38%,40岁以上占3%;用户分以沿海省份和省会城市为主。

媒体稿件C5:简书的用户群体高度年轻化,超过60%的用户是90后,00后的比例在20%左右,剩下则是80后;用户男女比例和现实比例一样,其中大学学历及以上占75%,高中学历占15%左右。

综合分析:当前阶段最符合目标用户的群体为高中毕业及大学将入学已入学的学生。

针对这一主要用户群体,有目标的进行新用户的导入与留存。

五、该产品在未来半年内,可能会面临到哪些问题和挑战,为什么?
看到作业的第一时间下载了简书app,试用一周后,个人感觉简书提供的是一种泛阅读的模式,没有小而美的精品专题推荐,没有引入朋友圈,对于我这样的新用户其实很费劲,需要我去主动深挖这个APP的功能和内容,其实大部分用户跟我一样是很懒的。

模式比较容易复制,新浪博客也完全可以用简书的这套出版经纪人+圈子的模式,并且不一定做的比简书要差。

简书的内容大部分是“鸡汤”式,实质性的干货内容所占比例相对较小。

个人认为,该产品在未来半年内,可能会面临到的问题和挑战是优质干货内容的稀释和老用户的流失,留存率的降低。

但综合来说我还是蛮喜欢它的风格的,写作感也挺好,作为一个写作工具感觉还是不错的。

如果后期能更多的细分,找到自己关心的内容关注也还是不错的。

本人为应届毕业生,大学所学专业也并非互联网相关,刷完课程看到作业是有点懵的,经过查阅相关数据资料,请教其他运营小伙伴,结合自己的实际分析完成此作业。

在此特别感谢安仔、藏定等各位运营小伙伴对于相关数据分析和产品调研的付出与分享。

希望拿到我作业的童鞋能高抬贵手,给新人一点信心和希望哈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