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鱼类

鱼类


日粮
鱼类每一天,即昼夜24小时进食的食物量。
不同种类鱼的日粮
鱼名




大鳞大麻哈鱼
驼背大麻哈鱼
摄取的食物 欧鳊的卵粒 摇蚊幼虫
鱼类 甲壳动物
日粮(鱼体重的%) 21 15 20 5
狗鱼幼体摄食不同食物时的日粮
食物种类 剑水蚤 线蚊幼虫 摇蚊幼虫 端足类
鱼类
日粮(鱼体重的%) 160—175 150—330 150—250 110—120 30—50
四足动物
硬骨鱼类 Osteichthyans
有颌类 Gnathostomes
真骨鱼类 Teleosts
骨舌鱼总目 Osteoglossomorpha 海鲢总目 Elopomorpha 鲱总目 Clupeomorpha 骨鳔鱼类 Ostariophysi 高等真骨鱼类 Higher teleosts
影响鱼类生长的内部因子
遗传因子的影响
个体的大小
生长的内源性调节
特殊的生长周期 补偿生长
四、鱼类的繁殖
物种的一切生物学适应最终是为 了能够繁衍后代,延续物种。
卵生 卵胎生 胎生
鱼类的繁殖方式
一次,分批,周年 浮性卵,漂流性卵,沉性卵,粘性卵
性腺的发育
性腺的发育分期 I II III IV V VI II III IV V VI --- II III IV V VI
鱼类体长、体重的相互关系 W = aLb
鱼类生长过程的描述方程
Lt = L – ( L – L0 ) e - kt Wt = W [ 1– e – k ( t – to ) ] 3
鱼类生长的特点
长时间的生长
季节性生长
影响鱼类生长的因子
外部因子 食物 摄食量、食物的种类、食物大小 温度 溶氧 盐度 pH 集群作用
2.1 鱼类的食性
草食性 herbivore 藻类、维管束植物 动物食性 carnivore 浮游动物、底栖动物、自由生物 杂食性 omnivore 碎屑食性 detrivore
食性分析的方法
团头鲂的食物组成
食物的组成
鱼类对食物的选择
E = (ri-pi) / (ri+pi)
E 食物选择系数
ri 食物在消化道中的相对丰度 pi 食物在环境中的相对丰度
摄食量与体重的关系
C = aWb C 摄食量 W 鱼体重 a, b 常数
2.4 影响鱼类摄食的因子
食物的丰度 个体间竞争 捕食者的影响 饥饿的影响 温度的影响 生理状况的影响
2.5 鱼类能量学
以能量为单位,衡量食物能如何在 鱼体维持、生长、繁殖等方面的分配, 以此来认识鱼类对环境的适应,并对渔 业生产作出理论指导。
最早性成熟年龄和大小 繁殖季节 繁殖次数 产卵场 繁殖行为
五、鱼类的洄游
索饵洄游
产卵场
生殖洄游
摄食场
越冬场
越冬洄游
洄游的概念
一定方向、一定距离、一定时间 集群、有规律、周期性、遗传
Winter migration of cod - Gadus morrhua
At the age of 6-7 years old, cod reaches sexual maturity, and migrateds down the Norwegian coast to the Lofoten and the coast to the south to spawn.
---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软骨硬鳞鱼类 Chondrosteans
新鳍鱼类 Neopterygians
真骨鱼类 Teleosts
辐鳍鱼类 软骨鱼类 Actinopterygians Chondrichthyans
无颌类 Agnathans
肉鳍鱼类 Sarcopterygians
Atlantic salmon
Higher levels of Cs137 exist in the eastern Atlantic due to nuclear accidents, and fish residing in or migrating through these waters bioaccumulate much higher levels of Cs137
1.3 我国淡水鱼类的现状
总的物种数 约 1000
鲤形目 730
鲤科
532
胭脂鱼科
1
双孔鱼科
2
鳅科
124
平鳍鳅科
71
鲇形目
113
其它
鲟形目
鲑形目
鲈形目 鳜、乌鳢、鰕虎
1.4 我国淡水鱼类的地理分布
古北区 青藏高原区 东洋区
二、鱼类的摄食
吃什么 what (食性) 什么时候吃 when (摄食节律) 吃多少 how much (摄食强度) 怎样吃 how (摄食行为)
洄游的定向机制
嗅觉
太阳 磁场 水流 水温
六、鱼类在水生态系统中的特殊功能作用
Bottom-up (上行)效应 顺着生态金字塔的方向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低营
养级类群对高营养级类群的限制作用。
Top-down (下行)效应 逆着生态金字塔的方向,高营养级类群对低营养级类群的
控制作用。
鱼类主要的下行效应及其结果
个体发育的变化 环境中食物组成的变化 季节性变化
2.2 鱼类的摄食节律
昼夜节律 季节节律 饱食节律
2.3 鱼类的摄食强度
食物的充塞度和充塞系数 0、1、2、3、4、5级
K = (Wf / Wb) * 100 K 食物充塞系数,鱼消化道中食物重与鱼体重底比值 Wf 食物重 Wb 鱼体重
鳜鱼摄食个体在各月的平均充塞度
代谢能
标准代谢
特殊动力作用
活动耗能
排粪能 F 排尿能 U
吸收能 A 同化能 A’
特殊动力作 用
Rd
标准代 谢
Rs
活动耗 能
Ra
生长 能
P
能量分配的一般比例
100C = (44 7)R + (29 6)Ps + (27 3)E R 代谢能,Ps 生长, E = F + U 100C = 37R + 20Ps + 43E
影响能量分配的因子
三、鱼类的年龄与生长
日龄、月龄、年龄 体长、体重
鱼类的年龄
年龄确定的方法
体长频率法


体长
骨质结构法
年龄的表示方法
0+ 1+ 2+
1、2、3、4、5、6、7、8、9、10、11、12
世代组 同一年内产生的全部后代。
鱼类的生长
鱼类生长率
绝对生长率 g = (W2 – W1) / (t2 – t1) 相对生长率 g = (W2 – W1) / W1(t2 – t1) 瞬时生长率 g = (lnW2 – lnW1) / (t2 – t1)
57 - 160 91
三龄鱼
6
900 - 1700 1410
108175 - 314330 242673
120 – 210 168
四龄鱼
9
1490 - 2200 1720
273093 - 443744 364169
156 - 269 214
F = aLb
F为绝对繁殖力,L为体长,a、b为常数。
鱼类繁殖的策略
能量在体内分配的一般模式
排粪能 F 排尿能 U
食物能 C 吸收能 A 同化能 A’
特殊动力作用 Rd
标准代谢 Rs
活动耗能 Ra
生长能 P
能量分配的各组分
食物能
排粪 AE = 100 (C – F) / C (吸收率、消化率)
排泄 A’ = 100 (C – F – U) / C (同化率)
食物能 C
水生生物学 鱼类
一、鱼类的多样性
1.1 什么是鱼?
Any “cold-blooded” aquatic (vertebrate) animal that swims by means of fins and breathes by means of gills; it is usually thought of as having scales.
The spawing migration starts in early winter, and follows the Norwegian coast. It is completed by March.
Spawning takes place from January to March, and is exploited in the most traditional of Norways fisheries.
Both North American and Northern European origin Atlantic Salmon, Salmo salar, follow North Atlantic surface currents on a counterclockwise, trans-Atlantic migration throughout the North Atlantic Ocean. In 1995 and 1996, 43% of returning salmon to the Ste. Marguerite River in Quebec, Canada, showed Cs137 concentrations characteristic of fish from the Faroe, Norwegian, North and Irish seas contradicting the current migration patter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