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5·理解词句内涵
2.思考路径 (1)审视词语特点:一看其自身特点,看其词性,看其内部结构(针对短语而言), 看其表达特点(有无使用修辞等);二看其外部语境,看其在句中的搭配成分,看其 出现在段中、文中的位置和次数,看其上下文有无提示。 (2)扣住语境理解其义。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最重要的是理解其在文中的语境 义,就是该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中派生出来的临时义。它有两类: 一类是词语因运用比喻、反语、借代等修辞手法或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而产生 的新义。如果有比喻义,就要搞清比喻的对象,寻找其本体;如果有象征义,就要 寻找其象征对象;如果有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如果有双关义,就要注意它是 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如果有指代义,就要在上下句中寻找释义。
那是我第一次看见流星,在那之前,虽听大人说起过流星,知道天上的每个星 星就对应着地上的一个人,只要看见天上的流星陨落就知道地上死去了一个人。可 是我常自问,地上时常有人去世,为什么流星是那么的罕见呢?
还有人说,当你看见一颗流星落下的一刻,闭上眼睛专心许愿,你的愿望就可 以实现,当时我们还是孩子,心中没有什么大愿,看到奔射如箭的流星,张看之不 暇,谁还顾得许愿呢?
Ⅲ 核心突破 落实比方法更重要
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三部分 专题十四 文学类阅读 • 散文阅读
核心突破三 理解词句内涵
——紧扣语境,挖“情”掘“意”
语言学家石安石如是说: 任何词语、句子都是在一定语境中运用的。语境与语义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任 何语义都必须在一定语境中才能得到实现;从不在任何语境中出现的“语义”是一 种虚构。(《语境与语义》)
审答指导
1.扣住语境 因为理解重要词语含义是考查其语境义,因此,做这类题的阅读是一种语境式 阅读,即找出答案所在的语境范围,再细读语境文字。 说起语境阅读,似乎很模糊,但在考试中还是较清晰的,需要根据以下内容确 定清晰的语境范围: (1)词语出现的位置 只要是该位置的上下文字,均是答案要点所在的语境范围,而且在文中出现几 次,就有几处语境范围。 还要注意的是,只要是该词语出现在文末的,其语境范围往往是全文。
山中的小小村落,注定会被大山掩藏。金岭的不同之处是藏得太深了,就连 红军医院和新四军医院都能安然无恙地设在这里,在腥风血雨中是一种得幸天赐 的安宁。一旦普天之下都安宁了,这些只供躲藏的缝隙,就成了连美景也无法输 出的屏障。
银杏的娇羞还有一番难以出口的言说。金岭银杏再动人,面对如此小小村落 竟有四十四户,四十四位孤寡衰弱老无所依的特级贫困者,能够示人的表情只剩 下无地自容。
我幼年居住的乡里,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没有冷气,没有电扇,一到夏天 夜晚,就没有人留在屋内,家人全跑到三合院中间的庭院里纳凉:大人坐在藤椅上 聊天,或谈着农事,或谈着东邻西里的闲话;小孩子就围坐在地板上倾听,或到处 追逐萤火虫。
小时候,家里有一位帮忙农事的老长工,我们都叫他“玉豹伯”,他的脑子里 装满了民间戏曲里的戏文故事,口才好,姿势优美,颇像妈祖庙前的说书先生。他 没有儿女,因此特别疼爱我们,每年夏天夜里,我们都围着听他说故事,一直到夜 幕低垂才肯散去。他的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魅力,听到精彩的地方,我们甚至舍不 得离开去捉跳到身边的大蟋蟀。
3.词语的补充言语义。即词在使用时临时补充添加的意义。最重要的是“情景 补充义”。“情景”包括情与景,“情”就是作者在言语表达和理解时产生的主观 感受、意图、动机、思想感情等;“景”指言语所处的特定环境,包括交际的时间、 地点以及言语所涉及的社会文化背景。这些情景因素都会在言语使用中渗透在语义 中,对词义加以充实和补充。“情”的因素属于主观方面,是主观情景义,就是作 者将自己的主观感受、思想感情寓于字里行间,往往给词语添上丰富的涵义。如 “那屏障原是一条林带。我们的汽车驶入林带,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这 水渠交错、万木争春的景象,仿佛是可爱的江南水乡”。这里的“突然”,本来是 一个平常的形容词,语表意义是“短时间内发生,出乎意料”。但在这个语境中就 隐含了作者心理方面的意义,表示“一种惊喜的感觉”。从平沙千里的戈壁突然进 入了万木争春的林带,给人一种惊喜的感觉。
后来我还在庭院里看过几次流星,但都远在天外,稍纵即逝,不像第一次的感 受那么深刻,心中只是无端的茫然,若是天空中的星星都对应着一个人,那一刻落 下的又是谁呢?不管是谁,人世里不是行者就是过客,流星落下不免令人感触殊深。
如果流星是一个人的陨落,那么浩渺的天空就对应着广阔的大地,人的群落就 是星的聚散,这样想时,我们的离恨别情便淡薄了许多——光灿的星落到地上只是 一个无光的石头,还有什么是永远的光明呢?
3.本文中的“流星”早已超越天文学领域的基础概念,被赋予更深厚的内涵,请结合全 文分析“流星”的多重意蕴。
答案 ①“流星”蕴含着童年时期人与事的美好回忆,是时光永不褪色的印记。 ②在世人的意念中,流星代表着愿望,也代表着一个人的陨落,由此作者生发了人世 无常、聚散由命的感慨,我们每个人都像流星一样是人世间的行者和过客,没有永恒 的光明,但都曾散发过光明。 ③“马上要失去的流星”象征在现代都市里即将消失的那些传统的美好事物,是都市 生活中已经难以寻觅的与大地天空紧密相连的朴素的生活方式,是都市孩子们心头正 在消失的对自然造化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土地山河的依恋之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夜观流星
林清玄 烬读宋朝沈括著的《梦溪笔谈》,有一段谈到他夜见流星的事,非常有趣: 治平元年,常州日禹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 又震一声,移着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 天,许氏藩篱皆为所焚。是时火息,视地中只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 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 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 沈括学识的渊博早为后世所推崇,但我对这一段描述特别感兴趣,并不是像有 的学者说他对流星的判断正确早在西方天文学家九百年之前,而是我小时候也有一 段看流星陨落的相似经验。
2.词语的转移言语义。即在具体语境中有意用表示甲义的词转而表示出的乙义。 如“我要努力的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这里的“吞咽”,词典义是“一般指吃东 西又猛又急,不加咀嚼而直接经食道入胃的样子”,如成语“狼吞虎咽”。但在这 个语境中,“北平的春天”显然不是囫囵吞下去的,而是它的转移义——尽情地享 受。词义发生转移,就可以生出“意外之意”。
我总觉得不管有多少天文学家,尽管人类登陆了月球,我们对天空的了解都还 是浅薄无知的,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了多少天空的事物,而是它给了我们什么样的 心灵启示。
从很年幼的时候我就爱独自坐着看天空,并借着天空冥想,一直到现在,我出 门时第一眼都要看看天色,这或许是看天吃饭的农家子弟的本性,然而这种本性也 使我在大旱的时候想着渴望雨水的禾苗;在连日豪雨之际思念着农田里还未收割、 恐惧着发芽的累累稻穗;在巨风狂吼之时忧心着那些出海捕鱼的渔夫。
有一天玉豹伯为我们讲《西游记》,谈到孙悟空如何在天空腾云驾雾飞来飞去, 我们都不禁抬头望向万里的长空,就在那个时候,一颗天边的星星划出一条优美的 长线,明亮的星一直往我们头上坠落,我们都尖声大叫,玉豹伯说:“流星!流 星!”然后我们听到轰然一声巨响,流星就落在我们庭院前不远处蕉园旁的河床。
一群孩子全像约好了似的,完全顾不得孙悟空,呼啸着站起往河床奔去,等我 们跑到的时候却完全不见流星的影子,在河床搜寻一个晚上毫无所获,才拖着疲倦 的身子回家。第二天还特别起早,继续到河床去找,后来找到一颗巨大的黑褐色石 头,因为我们日日在河床游戏,几乎可以确定那颗新石头就是昨夜的流星,但是天 上的明星落到地上怎么会变成石头呢?是我们不敢肯定的谜题。
2.指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1)魅力:_这__里__指__玉__豹__伯__疼__爱__孩__子__而__产__生__的__亲__和__力__以__及__讲__故__事__时__散__发__的__吸__引__力__。__ (2)茫然:_由__流__星__的__陨__落__想__到__人__生__的__短__暂__与__无___常__从__而__产__生__的__迷__茫__失__落__的__情__感__体__验___。
天空的冥思是可以让我们更关切着生活的大地,这样站在地上仰望天际,就觉 得天空和星月离我们不远,也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心情。
我最担心的是,在我认识的都市儿童中,大部分失去了天空的敏感,有的甚至 没有好好地看过天色,更不要说是流星了。现在如果我看见流星,我想许的愿望是: “孩子们,抬头看看那一颗马上要失去的流星吧!”(有删改)
(选自刘醒龙《炫目秋景话乡愁》,有删改)
1.作者写银杏树“偏偏透着一种含有某种深意的娇羞”,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句中 “娇羞”含义的理解。
答案 “娇羞”的本义是“妩媚含羞”,但在文中是“隐藏很深”“难以出口”的 意思。具体指:①人的一种原始情怀。金岭深藏在大山之中,虽地处偏僻,但当地 人迷恋此地。②一番难以出口言说的穷苦。金岭这个小小村落竟有四十四户、四十 四位孤寡衰弱老无所依的特级贫困者。
核心内容 导图概览
(一)理解重要词语(含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二)理解重要句子的丰富含意
(一)理解重要词语(含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理解必备知识
词语的语境义
一个词语总有两种意义:一是本义,即词典上的含义;二是语境义,就是词语 在动态使用时所体现出来的意义。高考所考,重在考其语境义。
词语的语境义一般包括三种: 1.词语的具体言语义。即词语在言语运用中的具体化、个别化。如“车”表示陆 地上有轮子的交通工具,放在具体语境中,就不再是它的概括义了。如“他骑车来” 中的“车”是指自行车,“他坐车来”中的“车”指公交车等。词语的具体言语义 在特定的言语环境中都是具体有所指的,虽然有变化,但意义基本是相近的。它不 是高考所考的重点。
高考重点考查的是后两种语境义。
掌握关键能力 准确理解重要词语(含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一、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一)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 一般地说,高考试题考查词语的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意思, 而是在文章中的具体的含义。所谓“重要词语”是就词语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相比 较而言的。散文阅读中要重点把握以下三类词语: (1)与文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在文章中,有的词语与全文的核心内容 或与文章局部的主要内容密切相关。不正确理解,就会影响对全文或某个局部的正 确理解,对这样一些词语,要给以足够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