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部门与公共物品供给_方式选择及政府作用

第三部门与公共物品供给_方式选择及政府作用

三、中国的现状和思考 !# 世纪 -# 年代我国民间公益事业开始起步,/# 年代进入 大发展时期。据统计,到 *//- 年底,中国 0C1 大约有 -’ 万个, 包括五大类:社会团体 ( 学会、协会、同学会、志愿者团体 , ,经济 团体 ( 如行业协会、商会、工会,这类民间结社并非纯粹的公益组 织,但它们是现代第三部门的历史渊源,如今也是广义的第三部 门的重要组成部分 , ,基金会,实体性公共服务机构 ( 民办医院、 学校、养老院、图书馆 , ,未登记或转登记团体 ( 又称草根组织,指 没有依 法登 记注册 的 0C1 和采 取工商 注的 0C1 , 。 $*# & , 这些 0C1 日益成为供给公共物品的重要力量。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 会开展的 “希望工程”持续十年,帮助数百万贫困家庭儿童完成 学业。“自然之友”、绿家园广泛发动志愿者从事环保教育、宣传 活动,进行内蒙古恩格贝沙漠植树、保护金丝猴与可可西里的藏 羚羊等工作。志愿者与著名的国际小母牛组织合作在一些省份 乡村展开提供优良种畜以扶贫脱困的活动。中华医学基金会、 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会等组织从事筹集社会捐款、支持科研事业 的活动。中华慈善总会、宋庆龄基金会、爱德基金会等在赈灾救 灾、扶贫济困、帮助妇女儿童和老弱贫残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有目 共睹。但是,相较于西方的成熟的公民社会,中国 0C1 尚处于起 步阶段,未能形成具有独立价值和较强服务能力的社会群体,在 提供公共服务上体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中国非政府组织的活动领域比较集中,-#; 以上分布 在会员服务性领域和调查研究领域,在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且
某些公共物品由第三部门供给并不意味着完全脱离政府, 或政府在此领域的退出和责任的让渡,相反,作为社会公众和公 共利益的代表的政府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基本的
作用就是引导这些社会机构和组织健康发展”,即掌舵和起催化 剂作用,以促进公共物品品质的改善。$** &首先,政府要为公共物 品的第三部门供给提供法律制度环境。包括为第三部门的发展 提供制度框架,明确第三部门的法律地位。其次,政府提供帮 助、补贴和各种优惠政策。各国第三部门的收入来源中有 "#; 来自于政府资助。$< &美国联邦税法第 <#* 条规定了 !< 种非营利 组织可以享受豁免联邦所得税,个人、企业、基金会为公益性服 务组织捐款可以少缴所得税。此外还有诸如适用较低的邮资标 准等暗中补贴措施。再次,对第三部门进行监管。=>39 ?4@AB 把 政府监管的措施归纳为七条,包括审批、定期审核、为消费者提 供信息支持、增加惩治手段、规定工资福利上限等。这种监管并 非加强控制,而是保证第三部门的活动不偏离其宗旨。
二、西方国家的供给模式及实践 !% 世纪 J% 年代以来,在全球政府改革的大背景下,第三部 门在公共物品供给中发挥着来越来越大的作用。几乎所有国家 都存在一个庞大的第三部门,其规模占各国 ,.- 的 $K 3L ,6/ 7 活 动遍及保健、教育、服务、环保、妇女权益等普通民众息息相关的 领域。美国公共服务的 $%L 是由非政府组织完成的,沃尔科 # (=98E ’ 用 “影子国家 ”来描述美国非营利组织在公共服务供给 过程中的作用。西方建立在成熟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国家,其市场 和公民社会发育成熟,彼此的优势和劣势完全显现,在提供公共 物品的方式上三者互相合作,取长补短。 第一,倾向于独立提供公共物品 # 公共服务 ’ 。一些第三部门 组织为了保持独立性,往往通过自筹资金 # 包括会费、私人捐赠、 服务收费等 ’ ,依靠自身力量提供各种形式的公共物品。“食品银
第二,与政府合作提供公共物品。根据奥斯本和盖布勒的 归纳,公共服务供给可供选择的方式有 +% 种,其中涉及到第三 部门与政府合作的方式有:( * , 公共服务社区化:各社区建立公 益事业,政府机构帮助组织社区互助,以实现政府的压缩式管 理。例如,英国政府减少了国家干预社会保障的范围和项目,将 一些社会保障项目交给志愿组织、工人合作社和其他社会团体 承担。在埃塞俄比亚等发展中国家,政府将非营利组织引入到 农村支线公路、社区供水和卫生系统、灌溉配水渠以及排污系统 的维护等社区的公共服务供应领域。$-& (! , 与政府签订承包合 同。政府确定某种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标准,非营利部门招 标承包,中标后按与政府签定的供给合同为享受福利的人群提 供公共服务。美国卫生和人类服务部与蓝十字 . 蓝盾组织签定 合同来管数百万老人的医疗保健事务。$+ & ( )"+ . "- , 在其他国家也有 许多成功的案例。日本宫城县白布市将白石滑冰场承包给市民 在 */// 年建立的 0)1 法人,承包后的第一年,即 !### 年,就由 赤字经营转为 !### 万日元的盈利。$/ & ( )*/- , ( + , 与政府合伙。政府 不需要以纳税人的税收去购买服务,而是以政府特许或其他形 式吸引中标的第三部门组织提供公共服务。这可以使城市政府 干一些靠它自己的力量永远也不会干的事。美国圣保罗市就同 非营利组织和基金会组成了合伙关系。$+ & ()+*’,+*- , ( " , 接受政府资 助或享受免税待遇等优惠政策。政府以此鼓励志愿者组织提供 公共服务。美国圣保罗市向志愿者协会提供资助要它们提供一 定的服务;堪萨斯市对于选择不要政府提供资助的组织,在房地 产税上给予部分回扣。
!%%" 年 & 月
N:9OP !%%"
行政论坛
0>@FAF?DBMDFHC )BF;:AC
总 第 /J 期 ,CACBM9 +=K /J
第三部门与公共物品供给:方式选择及政府作用
王志华
# 武汉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 ’
摘 要:福利经济学主流观点认为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供给。事实上,在众多市场经济国家,第三部门在公共物品的供给中发
收稿日期:!%%" 2 %! 2 13 作者简介:王志华 # 15&/ 2 ’ ,女,武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1 级硕士研究生。
— !" —
公共行政
行”是加拿大民间志愿性救济互助组织,它的服务对象达到 !## 万人,大部分“食品银行”不接受政府资金,以保持非机构性社会 服务性质。$% & 在保证独立性的同时,为了筹集足够的资金,一些 第三部门组织逐惭实行用者付费制,对以前免费的项目直接向 收益人收取部分或全部服务费。这样可避免使收益人产生依赖 心理,又可解决财务可持续性发展问题。$’ & ()*++ ,
公共物品第三部门供给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在不完善的政 府、不完善的市场和现实社会之间,应建立一种有效的相互协调 机制。寻求政府、市场和社会在公共物品供给领域的均衡点,建 立公共物品供给的多中心体制和互补机制。政府、企业、社会三 者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政府在政策管理、规章制度、保障 平等、保障服务的连续性等方面具有优势;企业适合完成经济任 务、投资任务、创新、有风险的任务、技术性任务和产生利润的任 务;第三部门则在完成微利或者无利可图的任务,需要有同情心 和对个人关心尊重的任务,需要顾客或当事人方面具有广泛信 任的任务,需要亲自动手和直接关心的任务及牵涉到贯彻道德 准则和个人行为职责的任务方面更胜一筹。三者互相合作、优 势互补,才能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满足社会需要。
第三,与企业合作提供公共物品。赫兹琳杰归纳了非营利 组织与营利性企业建立协作关系来从事公益事业的几种方式。 $’ & ( )**# , ( * , 与交易关联的公益推广活动。营利性公司将销售收入 的一定比例以现金、食物或设备的形式捐赠给非营利组织。最 典型的例子是美国运通卡的“反饥饿计划”。该公司与志在消除 饥饿的组织 “分享我们的力量”( 23456 175 28569:83,212 , 建立了 合作关系,通过资助 “全国美食品尝会”,将其收入中超过 *%## 万美元捐赠给了 212。( ! , 共同主题营销。非营利组织与私人企 业达成协议,通过分发企业产品和宣传资料及做广告等方式,共 同解决某个社会问题。 走进超市或是快餐店,私营组织赞助的 社会服务项目的海报或其他广告资料几乎随处可见。(+ , 核发 许可证。非营利组织在收取一定费用或提取部分收入的条件下 批准营利性公司使用其名称和商标。*//% 年 " 月,美国退休人 员协会就宣布批准全国维护人类健康的组织使用其名称。
挥第三部门在供给公共物品中的作用,将对加入 ()* 后中加政府的治道变革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第三部门;公共物品;+,*;+-*;()*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0
文章编号:1%%/ 2 $3%4 # !%%" ’ %$ 2 %%!" 2 %"
一、概念界定 在经济学史上,-·萨缪尔森是现代福利经济学中公共物品 理论的奠基人。15/$ 年,萨缪尔森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论文《公共 支出的纯粹理论》,该论文给出了公共物品的经典定义。61 7 #-!5,$! ’ 根据萨缪尔森的定义,公共物品具有两个特征:非排他性和消费 上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指的是不可能阻止不付费者对公共物 品的消费;消费上的非竞争性指一个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不会 影响其他人从对公共物品的消费中获得的效用,即增加额外一 个人消费该公共物品不会引起产品成本的任何增加。自萨缪尔 森以来的经济学家对公共物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公共 物品的分类及供给方式。 公共物品基本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纯公共物品,即同时 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如国防、公平的收入分配、有效率的 政府或制度等。第二类公共物品的特点是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 但却可以排他,如公共桥梁、公共游泳池以及公共电影院等。有 人将这类物品称为俱乐部物品# 89:; <==>? ’ 。第三类公共物品在 消费上具有竞争性,但却无法有效地排他,如公共渔场、牧场 等。有学者将这类物品称为公共资源 # 8=@@=A BC?=:B8C? ’ 。 6! 7 关于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不同时期的学者有不同观点,以 萨缪尔森代表的福利经济学家认为,由于公共物品非排他性和 非竞争性的特征,通过市场方式提供公共物品,实现非排他是不 可能的或者成本是高昂的,并且在规模经济上缺乏效率。因此政 府提供公共物品比市场方式具有更高的效率。从 !% 世纪 3%、&% 年代以来,随着福利国家危机的出现,一批主张经济自由的经济 学家纷纷开始怀疑政府作为公共物品唯一供给者的合理性,戈 尔丁、布鲁贝克尔、史密兹、德姆塞茨以及科斯等人或从理论或 从经验方面论证了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可能性。关于公共物品 由第三部门供给的理论则出现在 !% 世纪 &% 年代以后。 最先使用“第三部门”# DEC DEFB> ?C8D=B ’ 这个概念的是美国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