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 总复习
15
五、 反馈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D(s)
R(s)
E(s)
U(s)
Y(s)
Gc(s) -
G o(s)
H(s)
(1)如 何 运 用 反 馈 公 式 求 Y ( s ), E( s ), E( s ), Y ( s ), U( s ) R( s ) R( s ) D( s ) D( s ) R( s )
7
•复合控制 按扰动作用补偿
补偿装置
给定值
e
控制装置
-
测量
扰动 受控对象
受控量
特点:开环与闭环结合,改善抗扰性能,控制精度高, 但结构较复杂。
8
•复合控制 按输入作用补偿
给定值
补偿装置
e
控制装置
-
测量Βιβλιοθήκη 扰动 受控对象受控量
特点:开环与闭环结合,改善跟踪性能。
9
三、控制系统的基本类型 连续控制系统和离散控制系统 线性控制系统和非线性控制系统 定常系统与时变系统 恒值控制系统与随动控制系统
10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一、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分类 常用:输入输出模型、状态空间模型。 输入输出模型:微分方程、传递函数、 结构图、频率特性。
11
二、微分方程描述与传递函数描述
1、传递函数的定义:在零初始条件下线性定常系 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 2、传递函数与微分方程可相互转换
第四章 根轨迹法
s j
第五章 频率域分析
18
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1. 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稳定性、稳态响应性能(稳态误差)、 动态(暂态)响应性能(平稳性、快速性)
2. 典型输入信号及典型响应之间的关系 微分与积分关系
19
3. 控制系统的暂态响应特性
单位阶跃响应与性能指标 一阶系统的暂态响应特性
缺点:抗干扰能力差,控制精度低。
优点:结构简单、易于构造、成本低。
扰动
输入量 控制装置
输出量 受控对象
4
•闭环控制
特点:获取反馈信息,信号传递形成闭合回路, 一般采用按偏差的负反馈控制。
优点:抗扰性好,控制精度高;
缺点:结构更复杂、成本更高,性能分析更难。
输入信号
e
-
控制装置
扰动 受控对象
受控量
反馈环节
自动控制原理
总结与复习
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 基本方法
1
各教学单位要认真抓好考试各环节的工作 及管理,加强师生考风考纪宣传教育工作, 于12月18前悬挂出相应宣传横幅。从命题 组卷、考试组织到阅卷评分等环节均属保 密期,严禁任何人给学生划分考试范围, 提示重点和点题,若有泄题行为,一经查 实,学校将从严处理。考生、监考教师均 应严格执行《湖北民族学院考场规则》和 《监考人员职责》。
(2)闭环系统的特征多项式与特征方程
设
Gk
GcGo H
B( s A( s
) )
,
A、B为 多 项 式 ,
则 A B 为特征多项式.
A B 0 或 1 Gk 0 为特征方程.
16
本章主要知识点与主要线索
自动控制系统
简化假定
抽象
物理模型系统
拉氏变换(零初条件) (零初条件) 系统象函数方程组
克莱姆法则
系统原理方块图
物理、化学定律
考虑负载效应
部件微分方程组
线性化方法
系统增量动态方程组
系统动态结构图( 信号流图)
梅森公式
结构图等效变换法则
传递函数
消元法
C(s)
系统输入输出动态关系式
拉氏变换
(零初条件)
17
传递函数概念与后几章的关系可用下图来表示
传递函数
拉氏反变换 单位脉冲响应函数
第三章 时域分析
d n
sn ,
t f ( )d 1 F ( s )
dt n
0
s
y( t ) Y ( s ), u( t ) U ( s )
12
3、传递函数的表达形式
有 理 分 式 形 式 :G(s) bm sm bm1sm1 b1s b0 sn an1sn1 a1s a0
m
K g (s zi )
G( s ) K Ts 1
T、K 与响应性能的关系?
20
二阶规范型系统的暂态响应特性
G( s )
2 n
s2 2ns n2
: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
n
:阻尼比
n, 与响应性能的关系;
性能指标的计算(重点是欠阻尼系统).
一、二阶系统极点位置与暂态 响应特性的关系: 稳定性, 平稳性、 快速性。
零 极 点 形 式 :G(s)
i1 n
(s pi )
i1
m
K ( i s 1 )
时 间 常 数 形 式 :G(s)
i1 n
(Ti s 1 )
i1
13
三、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比 例 环 节 :G(s) K 惯 性 环 节 :G(s) K Ts 1
积 分 环 节 :G(s) 1 微 分 环 节 :G(s) s s
5
2、自动控制的基本方式
•按给定值操纵的开环控制
给定值
计算
执行
扰动
受控量 受控对象
•给定值操纵与按扰动补偿相结合的开环控制
给定值
计算
测量 执行
扰动
受控量 受控对象
6
•按偏差调节的闭环控制系统
给定值
e
u
控制装置
-
测量
扰动 受控对象
受控量
•更具一般性的闭环控制结构
扰动
给定值
u
控制装置
受控对象
-
测量
受控量
2
第一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一、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定义、应用概况 •自动控制系统
受控对象、控制装置、检测装置、 输入信号(参考输入,扰动输入)
给定输入
扰动 控制装置
控制量
扰动 输出量
受控对象
检测装置
反馈
3
二、 自动控制的基本方式
1、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
•开环控制
特点:没有反馈信息,信号单向传递。
s平面 j
s1 ×
××
×
0×
s2×
××
极点位置
21
高阶系统的暂态响应 系统极点位置与响应特性的关系: 稳定与否,稳定时响应的平稳性、快速性。 高阶系统近似为低阶系统: “主导极点”、“非主导零点”和“偶极子”的概
22
4.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 稳定性的基本概念 • 稳定性的两种常用定义
运动稳定性 有界输入有界输出稳定性( BIBO 稳定) • 线性定常系统的稳定条件 系统极点均具有负实部 • 反馈控制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 特征方程的根(闭环极点)均具有负实部
一 阶 微 分 :G(s) s 1
二 阶 微 分 :G(s) T 2s2 2Ts 1
振 荡 环 节 :G(s)
1
n2
T 2s2 2Ts 1 s2 2ns n2
纯 滞 后 环 节 :G(s) es
14
四、结构图、等价变换、化简 串联、并联的等价变换 正、负反馈的等价变换 综合点的前移、后移 相邻综合点的交换、合并 引出点的前移、后移 相邻引出点的交换、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