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2019九上·洛阳期末) 洛阳唐三彩是中国陶瓷史上的创举,下列有关唐三彩制作工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 材料混合B . 制作成型C . 通风晾干D . 高温烧结2. (2分) (2019九上·禹州期中)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A . 氯化钠分子B . 钠原子和氯原子C . 钠离子和氯离子D . 钠元素和氯元素3. (2分)(2018·深圳)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 . 三个钡离子:3Ba2+B . 两个氧原子:O2C . 四个硫酸根离子:4SO32-D . 五个一氧化碳分子:5Co4. (2分) (2019·高邮模拟)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A . 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 .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 . 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D .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5. (2分) (2015九上·平顶山期末) “神七”太空舱利用NiFe2O4做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已知Fe的化合价为+3价,则Ni的化合价为()A . +1B . +2C . +3D . +46. (2分) (2019九上·合肥月考) 2018年世界环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 . 乘坐公交车出B . 循环使用教科书C . 废弃物品焚烧处理D . 减少使用一次性餐盒7. (2分) (2019九上·汝阳期末)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B .C .D .8. (2分)铝、铜、铁、金四种金属具有相似的性质是()A . 都是银白色的固体B . 有导电性C . 能和稀硫酸反应D . 通常状况下能与氧气反应9. (2分)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生成物均是氧化物B . 反应物中有单质C . 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 . 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是2:110. (2分)(2019·广西月考) 甲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装置,乙图是炼铁高炉示意图。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甲乙A . 乙图炼铁中原料焦炭的作用是只提供热量B . 炼铁的主要原理是:3CO+Fe2O3 2Fe+3CO2C . 甲图中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加热氧化铁的酒精喷灯D . 两图中得到的铁是完全相同的二、填空题 (共5题;共20分)11. (5分)(2018·师宗模拟) 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或化学符号:(1)用化学符号表示:3个锌原子________,氧化铜________,硝酸亚铁________。
(2)写出2SO42-的意义是:________;其中2-的意义是________。
12. (3分) (2019九上·镇原期末) 请按要求写出化学符号或符号表示的意义。
(1) 2个氢分子________。
(2)铵根离子________。
(3)水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________。
(4) 2C________。
(5)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该微粒的符号________。
(6)稀有气体氦的化学式________。
(7)保持双氧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_。
(8)写出硫酸铝的化学式并标出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13. (4分) (2019九上·盘龙期末) 根据原子结构的知识和下图的信息填空:(1)甲图中①代表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它的离子符号是________(2)乙图中所示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___丙图所示粒子属于___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3)写出乙、丙两种元素的单质间发生反应生成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14. (5分)(2019·龙东) 2019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倡导“美丽中国,人人都是建设者”。
关于如何建设我们美丽的家园,请回答下面问题:(1)水是生命之源,请说出生活中一种节约用水的做法。
(2)如图是由于空气污染所造成的酸雨问题,请提出一条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
(3)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的好处是什么?(答一点)15. (3分) (2019九上·方城期末) 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B为赤铁矿的主要成分,G为紫红色固体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以下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E________。
(2)写出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三、选择填充题 (共5题;共5分)16. (1分) (2018九上·广丰月考) 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________)A.氧气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D.________.17. (1分) (2019八上·哈尔滨月考)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高分子薄膜做的鸟笼具有________的性质。
(2)写出下列元素符号:硫________铁________钠________铜________(3)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________;18. (1分) (2019九上·遂川期末) 下面是倩倩同学的课堂笔记,其中有一处错误的是(________),并请你帮他在D处补充完整。
A.AB.BC.CD.________19. (1分)(2019·河南模拟) 将10g碳酸氢钠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6.9g。
写出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分解的碳酸氢钠占总碳酸氢钠固体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20. (1分)(2019·上饶模拟) 模型是科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如图形象地表示了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四、实验题 (共2题;共10分)21. (5分)(2019·丰台模拟) 同学们在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制取氧气。
(1)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
(2)实验后,同学们发现沾有高锰酸钾的白抹布洗完晾干后变为棕褐色。
(查阅资料)草酸溶液能将棕褐色物质除去。
(提出问题)哪些因素能加快草酸除去棕褐色物质的速率?(进行实验)将均匀染有棕褐色的抹布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布条进行实验实验编号实验120℃水实验220℃0.5%草酸溶液实验320℃0.25%草酸溶液实验420℃0.125%草酸溶液实验530℃0.25%草酸溶液实验640℃0.25%草酸溶液现象颜色没有褪去70秒后颜色褪去98秒后颜色褪去150秒后颜色褪去51秒后颜色褪去40秒后颜色褪去(解释与结论)配制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 0.5%的草酸溶液,需要草酸的质量为________。
(3)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
(4)证明升高温度能加快草酸除去棕褐色物质的速率,需要对比________(填实验序号)。
(5)由实验2、3、4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6)(反思与评价)实验后,同学们查资料得知抹布上的棕褐色物质为二氧化锰,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________。
22. (5分) (2018九上·商南月考) 某化学学习小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1)(提出问题)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若发生改变是增加还是减小?(提出假设)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相等.(设计实验)甲同学设计实验如A图所示,乙设计的实验如B、C、D所示,他们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甲同学观察到白磷燃烧时的现象是________.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_.(2)(实验结论)甲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乙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你认为________结论正确,请谈谈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若要选择有气体参与和生成的反应必须要选择________的装置.(3)(结论分析)请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________(4)(反思拓展)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为什么不能“点石成金”(石头主要成分是CaCO3)________五、计算题 (共1题;共2分)23. (2分)(2019·枣阳模拟) 将碳酸钠与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14.4g与一定质量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二氧化碳,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为60g。
求:(1)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2)反应前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填空题 (共5题;共20分)11-1、11-2、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3-1、13-2、13-3、14-1、14-2、14-3、15-1、15-2、15-3、三、选择填充题 (共5题;共5分)16-1、17-1、17-2、17-3、18-1、19-1、20-1、四、实验题 (共2题;共10分) 21-1、21-2、21-3、21-4、21-5、21-6、22-1、22-2、22-3、22-4、五、计算题 (共1题;共2分)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