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九年级化学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最新-九年级化学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末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试卷说明: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请将题目的答案答在答题纸上,答在本试卷上的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Ca-40 Cl-3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 B.白磷自燃 C.冰雪融化 D.食物腐烂2.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测量溶液的pH C.取固体药品 D.熄灭酒精灯3.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 B. N2、O2等均匀混合C.N2、O2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D. N2、O2的体积比约为5:14.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氧气 B.糖水 C.氯酸钾 D.金刚石5.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电子数 B.质子数 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燃烧后生成红色固体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7. 以下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B.③④属于同种元素C.④是一种阴离子D.②容易得到电子8.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空气成分的微小变化都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你关注每天的空气质量报告吗?在空气质量报告中一般不涉及()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氮氧化合物(NO x) D.可吸入颗粒物(TSP)9.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A.闻气味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C.观察颜色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10.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X=0.4 B.丁一定是单质C.甲和乙是反应物 D.反应中的甲、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11:1411. 用分子观点解释“干冰升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不停地运动 B.分子间间隔变大C.分子体积急剧增大 D.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12. 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微米的超博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A.导电性 B. 延展性 C. 导热性 D. 抗腐蚀性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7.6 2.0 0.2 0反应后的质量(g) 3.2 X 5.8 0.413. 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相等”,下列关于“相等”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食盐加入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的食盐和水的总质量一定相等B.溶解度曲线相交,表示曲线所代表的物质的溶液质量一定相等C.将两种液体混合,混合后的体积与混合前两种液体体积之和一定相等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相等14.“神州七号”太空舱将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在该过程中NiFe2O4是()A.反应物 B.生成物 C.催化剂 D.消毒剂15.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备水煤气(混和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B.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三种C.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4:716. 对比分析不同物质的共性与差异性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下列关于CO2和CO的各项对比,有错误的是()选项共性差异性A 均由分子构成分子的种类不同B 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元素的质量比不同C 均能与水化合化合时现象不同D 常温下均是无色气味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不同A.A B.B C.C D.D 二、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4 小题,共32分)1.(11分)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⑴3个氢原子; 2个碳酸根离子;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一个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 ;正二价的钙元素。

⑵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物的化学式;⑶硝酸铵(NH4NO3)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⑷通过化合反应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⑸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电解过程中的最小微粒是。

2.(7分)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

请回答:(1)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填“软水”或“硬水”)。

(2)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填字母)A. 静置沉淀B. 吸附沉淀C.蒸馏(3)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①在℃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将t1℃时等质量的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析出固体质量较少的是(填“甲”或“乙”).③t2℃时,将60 g甲物质放入100 g 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甲)与同温下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乙)大小关系为(填字母)。

A. w(甲)< w(乙)B. w(甲)> w(乙)C. w(甲)= w(乙)D. 无法确定3.(6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市场上销售的食盐种类有加钙盐、加锌盐、加碘盐等,这里的“钙”、“锌”、“碘”是指(填“分子”、“原子”、“离子”或“元素”)。

所谓“加碘盐”是指在一定量的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化学式为KIO3),则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2)大量燃煤(含杂质硫、氮等)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有,改进措施是(答出一点即可)。

(3)氢化钙(CaH2)固体可用于登山队员的能源提供剂,它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Ca (OH)2】和氢气。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8 分)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金属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如图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2)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性能不同的原因是;(3)厨房中的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陶瓷碗B、不锈钢炊具C、橡胶手套D、铜质水龙头(4)微型化录音录像的高性能带中磁粉主要材料之一是化学组成相当于CoFe2O4的化合物,又知钴(Co)和铁都有+2、+3价,且在上述化合物中每种元素只具有一种化合价,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5)某实验室废液中含有稀硫酸、硫酸亚铁和硫酸铜,若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和.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26分)1.(10分)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仪器B的名称是。

(2)用KClO3与MnO2混合制取和收集比较纯净的O2,应选用上图中的(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理由是;判断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2.(7分)下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1)用上图表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②中,有一种塑料仪器,其名称是___________。

图③中玻璃棒的作用。

(3)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见右图,则称取的NaCl 质量为...。

(4)根据计算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水的密度为1g/mL )。

量取读数时,下图视线角度正确的是_____。

(选填字母标号)(5)称量NaCl质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有一个砝码缺损了一个小角,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3.(3分)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现象固体溶解,形成紫色溶液固体几乎不溶解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1)对比实验①、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2)设计实验②、③的目的是。

(3)在该实验中除了要控制溶质和溶剂的量相等外,还要控制也相同。

4.(6分)假黄金(Cu、Zn合金)外观与黄金(Au)极其相似,试根据金属的性质写出鉴别时与三类不同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每类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⑴;⑵;⑶。

四、计算题(本题共10分)为测定一标签破损(如图)的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某同学做如下实验:取10片钙片,放入干燥、洁净的烧杯中,然后逐滴滴加稀盐酸,当加入50g盐酸后,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称量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65.6g(钙片中其他成分不和稀盐酸反应,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全部放出).(1)(2分)反应中生成g二氧化碳;(2)试计算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3)试计算所用稀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末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2.D 3.D 4B 5.B 6.B 7.C 8.B 9.D10.B 11.C 12.B 13.D 14.C 15.D 16.C二、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4 小题,共32分)1.(11分)⑴3H 2CO32-SO2 Mg2+⑵P 2O 5 ⑶O ⑷2H 2 + O2点燃2H 2O ⑸H 2O ;H 、O2. (7分)(1)硬水(2)C (3)2H 2O 2H 2↑+ O 2 ↑ (4)① 20 ②乙 ③ B 3.(化学方程式2分,其它每空1分共6分) (1)元素 +5 (2) 酸雨 , 使用脱硫煤 (3)CaH 2 +2H 2O===Ca (OH )2 +2H 2↑4.(8 分)(1)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2)含碳量不同;(3)BD ;(4)+3;(5)硫酸、硫酸铜.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26分) 1. (10分)(1)试管 ,长颈漏斗 (2)ACDH(3)F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火焰熄灭证明已收集满.2.(7分)(1)②⑤①④③ (2)药匙;搅拌加速食盐溶解 (3)18.2g (4)163.8mL ; D (5)小于3.(2分)(1)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特性不同(2)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特性不同(3)温度 4.(6分)(1)2Cu+O 22CuO(2)Zn+2HCl=ZnCl 2+H 2↑(或Zn+H 2SO 4=ZnSO 4+H 2↑);(3)Zn+CuSO 4=ZnSO 4+Cu (或Cu+2AgNO 3=Cu (NO 3)2+2Ag ,或其它合理答案) 四、计算题(共10分)解:(1)因为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烧杯中的物质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g×10+50g﹣65.6g=4.4g ; ...........................................2分(2)设10片片剂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消耗盐酸中的氯化氢质量为y , CaCO 3+2HCl ═CaCl 2+H 2O+CO 2↑ ..................................2分 100 73 44 x y 4.4gx=10g ,y=7.3g ...........................................2分 碳酸钙的质量分数:=50%; ...........................................2分(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14.6%; ..........................................2分 答案:(1)4.4;50%;(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14.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