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关于人大各类经济学专业所属学院的说明及各学科简介
关于人大各类经济学专业所属学院的说明及各学科简介
从本学科建立以来,我校的西方经济学理论研究水平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高鸿业教授主编的《西方经济学》成为全国西方经济学通行的权威教材,学科点成员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国内顶级专业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多部,多次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课题,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奖。
5、本专业对外交流:与国外多所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经常性学术联系,在学生培养、项目研究、互派访问学者、共同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等方面进行合作交流。学科点高鸿业教授、李天有副教授分别获得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学位。
4、本专业目前发展情况:我校是新中国西方经济学科的开拓者之一,分别于1981年和1984年获得外国经济思想史(含西方经济学方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最早获得这两个学位点的单位之一。1993年国务院学位办决定设立西方经济学硕士和博士点,我们又分别于1993年和1996年获得西方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点1992年成为国内第一批经济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设站单位,1999年我校理论经济学获博士学位一级授权,1998年,我校经济学专业以最高分入选教育部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2001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本专业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工作者,许多成为著名专家、教授、学者和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骨干、领导者。
2004自
1、加“☆☆”的一级学科表示该学科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加“☆”的一级学科表示该学科有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加“★★”的专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加“★”的专业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2、加“年度+自”并加黑字体的学科点是当年我校在一级学科授权范围内自主设置并上报教育部备案的学科点。
1.经济学院各专业及简介
本专业与国外多所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经常性学术交流联系,在学生培养、项目研究、互派学者讲学、共同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等方面进行合作交流。
6、毕业生就业情况:政府部门、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企业和金融部门等。
7、主要开设课程:高级政治经济学、高级微观和宏观经济学、企业理论、经济发展理论、当代中国经济、产业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等。
(4)西方经济学(为中国人民大学全国重点学科点)
1、本专业是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
2、西方经济学研究方向:是研究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流行的经济理论以及根据这些理论制定的经济政策。西方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之一。研究和学习西方经济学,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于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都有重要的意义。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微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理论、新政治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金融经济学。本专业培养从事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在20世纪50年代曾接受苏联专家帮助。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外交流扩展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本专业教授曾分别到美国、英国、日本等国讲学、访问、进修,并邀请多所国外大学的专家学者来华访问、讲学。本专业参与国内"资本论"学会、中华外国经济学说学会、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等全国性学会的学术交流,本专业教师多担当各学会的组织和领导工作。
19840113
19811103
020206国际贸易学
19990610
19931217
020207劳动经济学★★
19931217
19860728
020208统计学★★
19811103
19811103
020209数量经济学
19990610
19840113
020210国防经济
19990610
020220金融工程
关于人大各类经济学专业所属学院的说明及各学科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专业设置一览表
(2007年7月6日更新)
学科
门类
一级学科
专业代码、名称
博士点
批准时间
硕士点
批准时间
02
经济学
0201
理论经济学
☆☆(19980619)
020101政治经济学★★
19811103
19811103
020102经济思想史
19840113
5、本专业对外交流情况:目前主要与日本、美国、韩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和学者互访。
6、就业情况:本专业的博士、硕士毕业生大部分在经济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工作。
7、本专业主要开设的课程:中国经济史、外国经济史、经济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外经济史比较研究专题、当代中国经济问题和历史经济问题综合分析专题。
2002自
2002自
020221税务
2002自
020222保险学
2004自
2002自
020223房地产经济学
2002自
020224流通经济学
2002自
2002自
020225风险管理与精算学
2003自
2003自
020226城市经济学
2004自
2004自
020228风险投资
2004自
2004自
020229劳动关系学
从五十年代建校以来,我校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水平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这种领先地位近年来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自1996年以来,本学科点的成员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重要刊物上每年都有论文发表,多次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课题,5项成果获孙冶方经济学奖,多项成果获省部级优秀成果奖。
5、对外交流及其他
本专业研究方向包括:(1)世界经济基础理论;(2)美国金融与国际投资;(3)欧洲经济;(4)国际经济关系。现有教授8名、副教授10名,其中博士生导师包括吴大琨教授、杜厚文教授、雷达教授、张帆教授、高成兴教授、关雪凌教授、陈建教授等7人。
本专业以现代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全面考察世界经济的基本格局和特征,探讨其运动规律,努力做出具有理论性、前瞻性、应用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逐渐形成了本学科标识性的基本理论观点(如世界经济学体系、世界性通货紧缩、经济全球化、WTO的低谷切入等);本学科美国金融与国际投资方向在对现代金融理论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金融制度有十分深入系统的研究;本学科欧洲经济研究基本能与国际前沿保持同步,是国内极少数几家能够将欧盟经济与东欧经济研究并重、进行多学科全面研究的单位;国际经济关系方向重视理论及对策研究结合,与政府部门有着密切联系,特别是对中国加入WTO、APEC合作和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研究,获得了领导和各级决策部门的重视与好评。自1996年以来,完成专著、译著、教材等80余部,论文800余篇,获得意大利国家级经济学奖一项,国家及省部级奖23项,完成国家、教育部社科基金、北京市级等国家和省部级奖励20余项。
1、本专业是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
2、专业研究方向为中国经济史、外国经济史,研究内容包括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以及外国近现代经济史。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经济史研究的专门人才和经济学学科科研、教学的专门人才。
3、本专业目前有教授3人,讲师1人,都具有博士学位。有3位博士生导师:高德步、贺耀敏、陈勇勤。
(1)政治经济学(为中国人民大学全国重点学科点)
1.本专业是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
2、专业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培养目标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特定经济制度下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学科,学习和研究政治经济学对于把握现实经济运行的规律,理解国家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的发展趋势,以及学好各门应用经济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本学科点的主要研究方向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经济学、当代中国经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本专业培养从事经济理论、经济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4、专业背景、专业概况、建设成果
我校是新中国政治经济学科的奠基者与开拓者,1950年我校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政治经济学教研室,1981年成为我国第一批博士学位授权点,1988年,在全国首次国家级重点学科评选中,本学科以全票通过并被主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1992年成为国内第一批经济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设站单位,1999年我校理论经济学获博士学位一级授权,1998年,我校经济学专业以最高分入选教育部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本专业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工作者,许多成为著名专家、教授、学者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骨干、领导者。
3、本专业师资情况:目前有教授5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其中9人具有博士学位。本学科点拥有高鸿业、吴易风两位学界泰斗,方福前、吴汉洪、刘凤良等中青年骨干,在全国享有盛誉,其中吴易风教授现任全国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会长,方福前教授现任北京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会长,并获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本学科点现有博士生导师5名。
19811103
020103经济史
19980619
19811103
020104西方经济学★★
19960429
19931217
020105世界经济★
19811103
19811103
020106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19980619
19980619
020120网络经济学
2002自
2002自
020121企业经济学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多年来主要流向国家政策研究部门、重点科研院所。近几年来,毕业生也进入新闻、金融、出版等部门。
经济思想史专业主要课程: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著作选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著作选读、经济学说史专题、中国经济思想史等、经济学方法等。
(3)经济史
6、本专业毕业情况:博士、硕士毕业生大部分在政府部门、企业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工作。
7、本专业主要开设的课程: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博弈论与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流派、现代金融理论专题、财政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当代中国经济等。
(5)世界经济
本专业由著名教授吴大琨于1956年建立,196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63年成为招收研究生的第一批学科单位,1982年成为第一批博士学位授予点。现为北京市重点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