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市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为贯彻落实《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桂发〔2018〕11号),推动我市工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发展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实现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行动目标到2020年,我市工业领域全力“东融”、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融入大湾区市场的大格局基本形成,工业新动能培育、创新能力、产业结构、质量效益和绿色发展同步提升,工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逐步构建起现代化产业体系。
全力“东融”有新突破。
实施“东融”行动,主动接受大湾区辐射,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对接大湾区市场,快速推进广西东融(贺州)示范区建设,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引进一批建链、强链、补链、延链大型项目。
新动能培育有新成效。
新兴产业、传统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同步提档升级,初步构建起协同发展的大工业格局。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5%左右,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0%左右,轻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2%左右,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翻番,工业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实现翻番。
集群发展水平有新提升。
着力打造碳酸钙、装配式建筑、生物医药、铝电子、稀土、钢铁、生态陶瓷、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建成五个支撑作用较突出、规模效应较明显、产业链条较完善的集约化发展产业集群,为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智能化水平有新提高。
加快推进重点工业企业工厂智能化改造工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云”实现全覆盖。
质量效益有新跃升。
工业对全市经济发展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完成自治区下达目标任务,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年均下降3%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3%,创建绿色园区3个以上。
二、行动任务(一)实施全力“东融”行动1.加快推进东融示范区建设。
以粤桂县域经济产业合作示范区、生态产业园、旺高工业区等重点园区为平台,进一步完善战略规划,优化空间布局,腾出万亩产业用地空间,承接大湾区大产业、大项目,全力打造广西东融示范区。
实施以优化营商环境以提高园区水、电、路、通讯等通畅水平为基础的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以土地为主的项目落地要素储备,以壮大园区经济为着力点的园区大招商和项目开竣工为重点的园区体制创新和执行能力提升等工作,全面掀起园区建设的新热潮,进一步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实现营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分工、体制机制等各方面的无缝对接,为融入和吸引大湾区资金、技术、人才、项目落户夯实基础。
2.主动对接大湾区产业需求。
充分发挥资源、产业、区位等优势,主动融入和服务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完善的合作机制,将其资金、技术、市场优势与贺州的资源、劳动力等优势结合起来,实行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积极参与大湾区利益共享的产业价值链建设,重点参与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设备、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实现与大湾区先进制造业发展配套、过程融合、利益共享,推动我市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实施传统产业二次创业行动1.钢铁产业。
推动产业向规模化、高端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重点发展建筑、桥梁、基坑支护、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和高端汽车板、家电板以及各类精密仪表用板等钢铁产业链。
发展高技术含量、高性能、高附加值、多品种、多用途、多行业应用的精密铸造、铸锻件和机械制造用钢产品,建立钢结构配件配送中心,生产加工标准化钢结构配件,进一步拓宽钢结构产品种类。
全面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钢铁工业的深度融合,积极打造中国制造2025花园式工厂,推进生产方式的定制化、柔性化、绿色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到2020年,实现总产值500亿元。
2.铝电子产业。
以广西正润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为依托,以铝电子新材料产业与电业相结合为途径,大力发展铝深加工,重点发展中高压电极箔、高纯铝、电子铝箔、铝电解电容器等相关联产业,加快建立铝电子新材料产业链联盟,建设铝电子新材料产业专业园区。
鼓励企业与区内外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建立铝电子新材料产业研究中心研发食品药品包装、铝塑管、变频器、家用电器制造、通讯设备、消费及工业电子、汽车电子及各类电源等产品,打造广西乃至全国重要的铝电子新材料产业基地。
到2020年,实现总产值50亿元。
3.稀土产业。
推动产业向链条化、精深化、高附加值化方向发展。
重点发展稀土钕铁硼永磁材料、稀土金属、稀土合金以及稀土永磁材料和稀土陶瓷功能材料等稀土新材料,发展高效节能稀土永磁电机、稀土风力发电机、镍氢动力电池、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组件等应用产品,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先进节能环保等领域的项目有突破。
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稀土功能材料、有色金属新材料、粉体新材料、耐磨新材料、钨基合金及超硬材料等产品研发,做大做强稀土新材料及应用产业,打造高端应用产业集群。
到2020年,实现总产值100亿元。
4.食品药品产业。
依托贺州“世界长寿市”品牌,推动产业生态化发展,重点发展绿色食品、营养和保健食品、养生酒、天然饮用水等生态健康产品。
推进富川果蔬精深加工、昭平茶叶精深加工等生态绿色产业发展,加快灵峰药业异地技改扩建、华泰药业医药产业园、力达新生物医药港等项目建设。
到2020年,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75亿元。
5.林产产业。
推进产业向林木精深加工发展,鼓励和引导林产加工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和工艺,大力发展中高档家具、实木地板、家具装饰板等工艺,引进发展松香系列、胶黏剂用树脂、油墨用树脂等产品。
到2020年,力争实现林产工业总产值40亿元。
(三)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发展行动1.新一代信息技术。
在市生态产业园启动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安全港工程,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着力提升数据收集、存储、清洗等方面的服务能力,建立健全数据管理、流通和安全保护体系,充分开放拥抱大湾区企业,打造湾区企业数字安全港。
重点促进智能终端、新型显示、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产品产业化发展。
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智能化改造,支持中小企业围绕产业链提供协作配套,支持两化融合促进中心建设,加大对两化融合项目的支持力度,引导信息技术企业与工业企业开展多层次的合作。
到2020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力争实现总产值50亿元。
2.高端矿山机械制造。
以碳酸钙千亿元产业配套制造为驱动,加快引进机械制造优质民营企业,重点开发矿山机械及零配件产业、铸件机械和粉体机械,打造广西—东盟矿山装备制造基地。
鼓励和支持钢铁企业改造升级,转型发展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精密铸锻件、特种钢材料、钢结构产品等高端钢铁产品,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配套的钢铁铸造件和不锈钢生产基地。
到2020年,力争机械制造工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
3.生物医药。
实施中医药、生物药双轮驱动发展,重点发展民族医药、中医药、生物制药等产业,加强与区内外高水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建立中药材种植GAP示范与研发基地,开发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成药、瑶药等中药民族药和适合中医治疗特色的新品种,积极研发化学药和通用名药、抗感染药物、动物疫苗、微生态制剂等新产品及健康保健品。
培育独具特色的中药民族药产品和企业品牌,打造特色生物医药园区和生态健康科技城。
到2020年,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力争突破50亿元。
4.新材料。
充分利用丰富的稀土、钛、碳酸钙等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新型装建筑材料、稀土功能材料、有色金属新材料、纳米粉体新材料等产品研发生产。
加快建成集“特色资源开发—分离冶炼-特色材料精加工-高附加值新材料”多功能于一体的新材料产业链。
到2020年,力争新材料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
(四)实施产业集群发展行动1.碳酸钙产业集群。
按照“龙头带动—链条延伸—集聚发展—绿色循环”的发展路径,进一步延长碳酸钙产业链。
统筹推进重、轻钙协调发展,加快形成以重质碳酸钙、重质活性碳酸钙、碳酸钙建材为主,轻质活性碳酸钙、超细轻质碳酸钙、纳米级轻质碳酸钙等中高档系列产品并存的碳酸钙产业群。
积极延伸塑料、涂料、橡胶、PVC建材、木塑等碳酸钙下游产业链,推进碳酸钙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工艺化方向发展。
补齐大理石矿山开采、切割、粉体破碎等机械设备及商贸物流业等配套产业,打造“原料开采—加工—销售—应用”一体化的碳酸钙产业集群,加快建成全国碳酸钙产业示范基地。
2.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
以争创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为契机,依托贺州市生态产业园、旺高工业园、钟山工业园的发展现状及特点,沿着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及设备制造、运输、装修和运行维护的产业链条,深入挖掘,增强产业配套服务能力,构建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充分利用我市岗石资源,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和全装修部品部件,构建特色全装修产业集群;以贺州通号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广西超超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建筑产业化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培育一批集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的装配式建筑骨干企业;按照“产、学、研、训”的要求,建设好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实训基地,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坚持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积极推广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
到2020年底,我市装配式建筑的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不少于30%,装配式建筑产业具有一定规模。
3.铝精深加工产业集群。
充分利用正润日轻公司高纯铝、桂东电子公司中高压电极箔的国内领先技术优势,大力发展高性能铝合金及其深加工产品和工艺,加快开发航空用高抗损伤容限合金、高强度铝合金品种,开发铝合金薄板、厚板、型材和锻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轨道交通用大型型材用铝合金新材料、具有较好性能的汽车车身用铝合金板材等。
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消费电子制造圈,重点引进平板电视、机顶盒、DVD播放机、数码摄相机、闪存盘、移动硬盘等消费电子整机生产企业。
打造具有贺州区域特色的“高纯铝—铝光箔—中高压电极箔—铝电解电容器—电子整机”的铝精深加工产业集群。
4.稀土深加工产业集群。
以中铝广西有色金源稀土、金广稀土新材料和中铝广西贺州稀土开发为龙头,构建“特色资源开发—分离冶炼—特色材料精加工—高附加值新材料”多功能于一体的新材料产业链。
以中铝广西有色金源稀土为主导,发展稀土钕铁硼永磁、稀土高纯氧化物。
以金广稀土新材料为主导,发展有金属镧、金属钕、金属镨钕、金属铽、镝铁合金和镨钕铁合金等稀土金属及稀土合金。
以中铝广西贺州稀土开发为主导,加快发展稀土尾矿回收综合利用、单一稀土产品冶炼分离、高精度稀土抛光粉及稀土化合物。
在下游产业建设方面,通过整合、并购、参股等方式不断延伸产业链,打造区域性稀土生产、研发和应用示范基地。
5.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采用“公司+药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加快建设中草药材种植资源基地和药材原料基地,加大中医药投入和政策扶持,强化中药材资源保护利用和规范种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