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设备操作规程
钢筋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 钢材、半成品等应按规格、品种分别堆放整齐,制作场地要平整,工作台要稳固,照明灯具必须加网罩。
2 拉直钢筋时,卡头要卡牢,地锚要结实牢固,拉筋沿线2米区域内禁止行人。
人工绞磨拉直,不准用胸、肚接触推杠,应缓慢松解,不得一次松开。
3 展开盘圆钢筋要一头卡牢,防止回弹,切断时要先用脚踩紧。
4 多人合运钢筋,起、落、转、停等动作要一致,人工上下传送不得在同一垂直线上。
钢筋堆放要分散、稳当,防止倾倒和塌落。
5 在高空、深坑绑扎钢筋和安装骨架,须搭设脚手架和马道。
6 绑扎立柱、墙体钢筋时,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和攀登骨架上下。
柱筋在4米以内,重量不大,可在地面或楼面上绑扎,整体竖起;柱筋在4米以上,应搭设工作台。
柱梁骨架应用临时支撑拉牢,以防倾倒。
7 绑扎基础钢筋时,应按施工设计规定摆放钢筋支架或马凳架起上部钢筋,不得任意减少支架或马凳。
8 绑扎高层建筑的圈梁、挑檐、外墙。
边柱钢筋时,应搭设外挂架或安全网。
绑扎时应挂好安全带。
9 起吊钢筋骨架时,下方禁止站人。
必须待骨架降落到离地1米
以内方准靠近,就位支撑好方可摘钩。
10 绑扎立柱、墙体钢筋时,不准将木棒或衡木插入钢筋骨架内,并坐在木棒或行本上操作。
11 在操作平台上堆放钢筋或物料应牢靠,操作工具不用时,必须装在工具袋内,以防坠物伤人。
12 使用钢筋冷拉机、切断机、弯曲机,应遵守钢筋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先检查后使用,使用后切断电源,设备应做好十字作业(清洁、润滑、调整、紧固、防腐)。
钢筋调直切断机安全操作规程
1 料架、料槽应安装平直,并应与导向筒、调直筒和下切刀孔的中心线一致。
2 切断机安装后,应用手转动飞轮,检查传动机构和工作装置,并及时调整间隙,紧固螺栓。
在检查电气系统确认正常后,进行空运转。
切断机空运转时,齿轮应啮合良好,并不得有异响,确认正常后开始作业。
3 作业时,应按钢筋的直径,选用适当的调直块,曳引轮槽及传动速度。
调直块的孔径应比钢筋直径大2mm~5mm,曳引轮槽宽应和所需调直钢筋的直径相符合,大直径钢筋宜选用较慢的传动
速度。
4 在调直块未固定或防护罩未盖好前,不得送料。
作业中,不得打开防护罩。
5 送料前,应将弯曲的钢筋端头切除。
导向筒前应安装一根长度宜为1m的钢管。
6 当钢筋送入后,手应与曳轮保持安全距离。
7 当调直后的钢筋仍有慢弯时,可逐渐加大调直块的偏移量,直到调直为止。
8 切断3根~4根钢筋后,应停机检查钢筋长度,当超过允许偏差时,应及时调整限位开关或定尺板。
钢筋切断机安全操作规程
1 接送料的工作台面应和切刀下部保持水平,工作台的长度应根据加工材料长度确定。
2 启动前,应检查并确认切刀不得有裂纹,刀架螺栓应紧固,防护罩应牢靠。
应用手转动皮带轮,检查齿轮啮合间隙,并及时调整。
3 启动后,应先空运转,检查并确认各传动部分及轴承运转正常后,方可作业。
4 机械未达到正常转速前,不得切料。
操作人员应使用切刀的中、下部位切料,应紧握钢筋对准刃口迅速投入,并站在固定刀片一侧用力压住钢筋,应防止钢筋末端弹出伤人。
不得用双手分在刀片两边握住钢筋切料。
5 操作人员不得剪切超过机械性能规定强度及直径的钢筋或烧红的钢筋。
一次切断多根钢筋时,总截面积应在规定范围内。
6 剪切低合金钢时,应更换高硬度切刀,剪切直径应符合机械性能的规定。
7 切断短料时,手和切刀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50mm,并应采用套管或夹具将切断的短料压住或夹牢。
8 机械运转中,不得用手直接清除切刀附近的断头和杂物。
钢筋摆动周围和机械周围,非操作人员不得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