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水深度处理运行实践

中水深度处理运行实践

大,如果间断运行,很容易造成刮泥机机械过载或者泥渣压耙,安全销容易剪断。 • 2、澄清池停运时间较短,在18小时之内,搅拌机、刮泥机均不停止运转,以防止泥渣
下沉。当停运超过48小时,将澄清池内水污泥排净,系统都停止运行。 • 3、控制混合室下部泥渣沉降比大于上部泥渣沉降比4~8%,当上下部泥渣沉降比差距小
A
4
中水澄清处理工作机理
• 石灰混凝处理原理: 中水的主要处理工艺为石灰混凝处理,在澄清池内进行反应,处理合格。石灰混凝法 是将石灰软化和污废水混凝处理相结合,主要降低水的碱度,去除悬浮的有机物及无 机物;同时,较小分子量的有机胶体物、无机胶体物(如胶体硅、铁、铝);有机氮 、磷;部分重金属离子以及部分钙、镁及硅、氟化物可以作为胶体形成时的晶核或者 被形成的胶体所吸附、网捕从而被去除;同时,较高浓度石灰的投加,降低了水中细 菌病毒含量;
• 消石灰、絮凝剂(聚合硫酸铁)的加药点在第一反应室的下部,助凝剂(PAM)加药点 在第二反应室上部,绕一圈环状均匀加入。
• 第一反应室:原水在此与回流的泥渣进行混合,泥渣为胶体絮凝体,也带有一定的电荷。 混合的动力来自安装在提升叶轮下方的搅拌桨叶。第一反应室的水在搅拌桨叶的驱动下 形成强力的紊动水流,使原水、混凝剂、回流的泥渣快速混合,形成一个具有活性或者 说带有大量电荷的环境,使经加药混合后所产生的微絮体与回流泥渣中原有矾花再度碰 撞吸附,快速地被吸附,成长;原水中含有的胶体和其他有机、无机杂质也可以被作为 晶核去除。
A
3
邹县发电厂中水处理系统介绍
• 中水处理站的污水、废水和城市中水经混合后,经提升水泵提升分别进入四 座机械加速澄清池。石灰乳、聚合硫酸铁和聚丙烯酰胺分别加到混合室入口 和出口,污水与药品、再循环泥渣充分混合并进行絮凝反应后,泥渣颗粒间 接触、碰撞,形成大颗粒泥渣,并在澄清池的分离区沉降、分离,澄清水经 集水槽孔口汇集并引出澄清池。澄清水在澄清水沟加硫酸和ClO2,降低澄清 池出水pH值,以防止碳酸钙在变孔隙滤池滤料层中沉淀以及细菌在滤层中滋 生、繁殖。加酸、加氯后的澄清水以重力进入变孔隙滤池,滤后清水进入出 水沟,并在沟中投加ClO2,以维持成品水中的余氯(≤0.5 mg/L),清水流 入设在滤池下部的两座清水池。清水经补水泵打至循环水系统中。
中水深度处理运行实践
A
1
主要内容
1 邹县发电厂中水处理系统介绍
2
中水澄清处理工作机理
3
澄清池运行维护
4
澄清池运行中常见问题
A
2
邹县发电厂中水处理系统介绍
• 邹 县 发 电 厂 中水深度处理站由中水深度处理系统、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工业废水处理系统三部分组成。
• 中水深度处理系统选用石灰处理方案,系统设计水量按4200m3/h考虑 。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处理水量为700m3/h ,经澄清、气浮处理达到出 水标准后,进入中水深度处理系统与城市中水一起进行深度处理。生 活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水量为200m3/h ,经二级接触氧化工艺处理达到 二级污水排放标准后和城市中水一起进行深度处理。
A
9
中水澄清处理工作机理
• 2、泥渣浓度:泥渣浓度是指在反应区和泥渣悬浮区单位 体积水中泥渣的体积,一般用沉降比来表示。在一定范围 内,泥渣浓度高,出水水质好。
• 3、悬浮泥渣层的高度:泥渣层越高,泥渣层的过滤网捕 作用就越强,出水水质就越好;但是,泥渣层太高,清水 区会缩短,影响水质。
• 综上所述:澄清池运行中的排泥操作,实质就是控制泥渣 特性的。通过排泥,排去活性较差的泥渣、调整泥渣浓度 和悬浮泥渣层的高度。
A
8
中水澄清处理工作机理
• 泥渣特性
• 在混凝澄清处理处理中,泥渣特性是影响混凝澄清效果的最主要的因 素之一。无论是哪一类的澄清设备,良好的泥渣特性是澄清器稳定运 行的基础。泥渣特性主要包括泥渣活性、泥渣浓度、泥渣层高度。
• 1、泥渣活性:因为混凝反应主要是通过胶体相互碰撞、阴阳电荷吸 引形成的絮凝体,因此,泥渣带有一定的电荷(主要表现出来为负电 荷),并具有一定的“内聚力”。活性好的泥渣层有一定的“抗拉强 度”,能够抵抗较强的水流冲击;而且一旦泥渣层被破坏后,会很快 恢复;并且被回流到第一反应室,可以快速地与反应的矾花相互吸引, 形成大矾花。
• 这样混凝过程所形成的絮凝能吸附石灰处理中形成的胶体物质成为大颗粒,在澄清池里沉淀下来, 从而除去硬度;同时水中的胶体和细微悬浮物以及部分有机氮、磷;部分重金属离子以及部分钙、 镁及硅、氟化物等也可被这些沉淀物在形成时作为晶核或吸附物质所网捕,帮助这些分散性强和颗 粒度小的胶体物改变形态或相互结合,从而能够从水中分离出来。
储存期不宜太长,控制在1个星期.
A
13
澄清池石灰加药量控制
碳酸盐硬度的去除率
A
14
澄清池石灰加药量控制
• 碳酸盐硬度的去除率来看,碳酸盐硬度的平均去除率在89%以上,说 明澄清池中石灰乳混凝、反应是比较均匀和完全的。
• 在试运行初期的4月1、2日,由于在摸索消石灰粉加入量,出现澄清 池出水OH碱度较高的情况,以后对消石灰粉计量进行了调整,使澄 清池出水OH维持在0-0.05mmol/l。此时,碳酸盐硬度去除率也在85 %以上。
• 第二反应室是各种混凝、絮凝充分反应的时间。这也是助凝剂一般加在第二反应室的原 因。
• 经过第二反应室的絮凝过程,胶体颗粒已经完全脱稳并且长大,具有一定的沉降能力。 进入分离区后,水流速度突然减缓,在第三反应室一定的高度,泥渣与水发生分离,清 水上升,至集水槽进入滤池处理单元,大的絮凝体则开始下降,总体形成悬浮于水中较 高浓度的泥渣层;而水流过泥渣层,又有网捕、过滤等效果,增强处理效果。
于4%,应降低搅拌机转速,当上下部泥渣沉降比差距大于8%,应提高搅拌机转速。正 常情况下,澄清池进水流量600t/h时搅拌机转速保持16Hz~18Hz,在澄清池出力进一步 提高情况下,可适当提高搅拌机转速。搅拌机最高转速不得超过24Hz。 • 4、当澄清池反应室上部出现泥、水分离混合不均匀情况时,应加大澄清池排污。 • 5、澄清池长期停运时,应将澄清池内底部污泥排放干净;短时间停运时澄清池刮泥机 保持运行状态。 • 6、澄清池运行过程中刮泥机保持不间断运行,因为处理的污废水和中水,泥渣量大, 并且泥渣比重比较大,如果间断运行,很容易造成刮泥机机械过载或者泥渣压耙,安 全销容易剪断。
A
6
中水澄清处理工作机理
• 注:#1为清水区取样管,#2、3、4为泥渣层观察管,#5为反应室下部取样管,#6为混 合室上部取样管,#7为混合室下部取样管。
A
7
中水澄清处理工作机理
• 处理工艺:
• 澄清池分三个反应室,搅拌机搅拌叶轮在第一反应室完成机械反应,使经加药混合后所 产生的微絮体与回流泥渣中原有矾花再度碰撞吸附,形成较大的絮粒;然后由叶轮提升 到第二反应室,再经折流到澄清室进行分离,清水上升由集水槽引出,泥渣在澄清区下 部回流到第一反应室,由刮泥机刮集,通过池底排泥阀控制排出,达到原水澄清分离的 效果。
• CO3-2=甲基橙碱度×2 • 2、当酚酞碱度=甲基橙碱度时,水中有:CO3-2碱度。 • CO3-2=酚酞碱度(或甲基橙碱度)×2 • 3、当酚酞碱度< 甲基橙碱度时,水中有:CO3-2和HCO3-碱度。 • CO3-2=酚酞碱度×2 • HCO3-=甲基橙碱度-酚酞碱度 • 石灰:检测混合室下部酚酞碱度大于甲基橙碱度0~0.1mmol/L.注意因为石灰容易受潮,
A
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水澄清处理工作机理
• 理论上,经石灰软化,水中硬度能降低到CaCO3和Mg(OH)2的溶解度值,但实际Ca2+和Mg2+的残留量常 高于理论值,这是因为石灰软化生成的沉淀物中,总有少量呈胶体状态悬浮物于水中,由于胶体带 有相同电荷互相排斥,不能聚合成大颗粒沉淀下来,反而使水中CaCO3等物质增加。为了尽量减少 碳酸盐硬度的残留量,需采用石灰软化与混凝沉淀同时进行处理。
A
12
澄清池石灰加药量控制
• OH-和CO3-2碱度的计算 • 以酚酞做指示剂,以0.1mmol/l硫酸滴定,酚酞由红色变为无色,记下硫酸消耗毫升数;
再以甲基橙做指示剂,用0.1mmol/l硫酸滴定,甲基橙由橙黄变为橙红色,记下硫酸消 耗毫升数。
• 1、当酚酞碱度 > 甲基橙碱度时,水中有:OH-和CO3-2碱度。 • OH-=酚酞碱度-甲基橙碱度
• 絮凝是当前污废水处理的主要处理手段,因为腐殖质都带阴离子电荷,所以泥土溶解后带负电荷, 所以天然水中的胶体颗粒带负电荷,所有的胶体颗粒带负电荷,相互排斥,在水中形成相对稳定的 体系,所以不容易沉降,为了使胶体颗粒沉降,首先要消除胶体微粒稳定的因素,即引入带正电荷 的胶体,使胶体可以相互中和,形成大的絮凝体沉降。所以像聚合铝、聚合铁等混凝剂都是水解后 能够产生大量带正电荷胶体的化合物。
A
10
中水澄清处理工作机理
• 澄清池调试和切换: • 1、澄清池进水的同时要加药,进水量控制在500吨左右,同时可以适
当加大投药量;在没有形成泥渣时,搅拌,等形成泥渣后,再调大搅 拌机频率,但不应该超过 。
• 2、泥渣面形成后,出水区浊度达到设计要求(不大于10NTU)时, 可增大进水量,水量应缓慢的增加,每次增加水量不宜超过设计水量 的20%,水量增加间隔不小于1小时,水量和投药量应同时增加。至 增至要求流量。
• 同时,泥渣的这种活性不是永远存在的,经过一定的时间,阴阳电荷 发生反应,泥渣就不再具有活性。 因此,澄清池内要经常排泥,保持 泥渣的活性。
• 混凝剂的剂量对泥渣的活性影响十分明显,剂量不足时,泥渣活性就 差,絮体外观松散、易破碎,不易吸附和长大,形成的泥渣层强度差, 出水残留的絮体多,水质不好。
• 翻池:澄清池内部由于水力分布的异常变化,引起水在垂直方向上的强烈对流,使悬 浮泥渣层的泥渣上翻到清水区,引起出水浊度剧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