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考试答案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考试答案

1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定义、特征、结构模式。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是以有机聚合物为基体,以颗粒、纤维等为增
强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
特征:1比强度和比模量高,比强度(抗拉强度与密度之比)和比模
量(弹性模量与密度之比)高,说明材料轻而且刚性大。

2 良好的抗
疲劳性能疲劳是材料在循环应力作用下的性质。

复合材料能有效地
阻止疲劳裂纹的扩展。

3、减振性能好在工作过程中振动问题十分突出,复合材料为多相系统,大量的界面对振动有反射吸收作用。


自振动频率高,不易产生共振4、高温性能好复合材料在高温下强度
和模量基本不变5、各项异性和可设计性。

6、成型加工性好复合材
料可成型任意型面的零件7、其它优点与其它类材料相比,聚合物基
复合材料耐化学腐蚀、导电、导热率低等特点。

缺点:1耐湿热性差2.材料性能分散性差3.价格过高
复合材料的结构①无规分散(弥散)增强结构(含颗粒、晶须、短
纤维)②连续长纤单向增强结构(单向板)③层合(板)结构(二维
织布或连续纤维铺层,每层不同)④三维编织体增强结构⑤夹层结
构(蜂窝夹层等)⑥混杂结构
2、复合材料的界面效应有哪些?怎么影响材料的性能。

界面在复合材料中所起到的效应:
1、传递效应:界面可将复合材料体系中基体承受的外力传递给增强相,起到基体和增强相之间的桥梁作用。

2、阻断效应:基体和增强相之间结合力适当的界面有阻止裂纹扩展、减缓应力集中的作用。

3、不连续效应:在界面上产生物理性能的不连续性和界面摩擦出现
的现象
4、散射和吸收效应:光波、声波、热弹性波、冲击波等在界面产生
散射和吸收。

5、诱导效应:一种物质(通常是增强物)的表面结构使另一种(通常
是聚合物基体)与之接触的物质的结构由于诱导作用而发生改变,由
此产生一些现象
3.试说明玻璃纤维、碳纤维与芳纶纤维表面处理方法的相同点和不
同点。

相同点是都需要在高温下处理,改善纤维的微结构,使纤维与界面
和基体更加匹配。

包括化学键理论,润湿理论,表面形态理论,可
逆水解平衡理论和可变形层理论等。

不同点在于:玻璃纤维的处理包括:
1、偶联剂处理,改善纤维润湿性;
2、接枝处理,使高分子链接枝到玻璃纤维的表面,得到柔性界面层;
3、等离子体处理,对纤维表面的几个纳米的薄层有影响。

碳纤维的处理包括:
1、表面氧化处理,改善纤维表面的粗糙度;
2、表面涂层处理,制备所需要的涂层;
3、等离子体处理,引入活性基团,改善纤维表面润湿性
4.双酚A环氧改性己二酸-丁二醇聚酯型聚氨酯用途?作用原理?
8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某一最新进展,浅谈你对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发展的看法。

在民用飞机方面的应用进展:
看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