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客家文化简介

客家文化简介


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汉人, 由于战乱、饥荒和政府奖惩 的原因,辗转南迁,先后扩 展到江西、福建、广东、广 西、四川、湖南、台湾等省 以及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世界上已有一亿以上的 客家人。
第第第第第第 六五四三二一 次次次次次次 南南南南南南 迁迁迁迁迁迁 是是是是是是 在宋在在在 世明南唐东秦 纪末渡末晋始 中清及黄“皇 叶初宋巢五时 太时末起胡代 平期时义乱。 天。期时华 国 。期” 。时 时 期 期 。 。 19
六 次 大 规 模 南 迁
客家精神
客家精神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其核心在 于团结和奋进。
客 家 先 民 自 身 团 结 的 精 神 形 成 了 很 强 的 向 心 力 。
团结在一起收割水稻
现 在客 对家 异先 族民 文团 化结 的奋 博进 采的 和精 涵神 化特 上质 。, 还 表
以客家人为主体 的太平天国运动,提 出“天生天养和为贵, 各自相安享太平”、 “天下多男人,尽是 兄弟之辈;天下多女 人,尽是姐妹之群” 的口号,表现出客家 人希望与土著居民互 相尊重、和睦相处、 一视同仁那种朴素的 民主思想。
客家婚姻
客家婚姻礼俗
说媒 看妹子 写庚帖 编红单 定亲 看家门 送日子 送菜和抬嫁妆 迎亲 拜堂 闹房 回门
迎亲
拜堂
客家节日
客家人的习俗大致上包括全国性的传统岁序节俗,地方性崇拜、礼节等。
☆春节:有拜年,游乐活动等,是最隆重的节日。 ☆立春:即交春。 ☆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 元宵节吃元宵,玩灯,赏灯,猜灯谜。 ☆二月二:开正节。 ☆清明:客家扫墓习俗多从春分开始,清明达到 高潮。 ☆端午:客家普遍称为五月节或者端阳节。节日 主要内容是吃粽子,雄黄酒,龙舟赛。 ☆七月节:也即鬼节。 ☆中秋:民间通称八月节。吃月饼,赏月等风俗 大体各地相同。 ☆重阳节:客家人叫“九月节”。 ☆冬至:客家人有“冬大过年”之说。 ☆斋戒日:为少数客家人所有;在4月20日【非 回族斋戒日】
如今的赣南 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之一 居住着700多万客家人 当遥远的岁月成为往事 而这浸润着客家人血与泪的围屋形式 亦在世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里成了客家人的典型家园构造 成了客家人情感世界的象征符号 它凝聚了客家人整体的心灵感喟 包容了客家人经历的岁月沧桑 留存人们的心里 构成飘泊他乡客家人梦牵魂绕的呼唤
客家祭祀
客家人对于丧葬之俗,做得十分周到,甚至过于繁文缛节。客家人 祖先崇拜意识很浓,对慎终追远的事,十分重视。一般丧葬仪规可分为 葬、埋葬和葬后三个部分,或谓之三个阶段。
客家葬礼
客家供神
难和 文 者 世 对 节 仪( 祭 ; 界 象 日 式祝 祀 万 , , ,祷 , 物祭有有 从 ) 亡 祭 祭词 内 , 灵 典 礼) 容 有 、 、 、、 上 祭 祭 祭 祭祭 包 祖 天 日 典品 括 、 地 、 ;等 场 祭、庙 内地 烈祭会 容、 士神; :仪 式 、灵 、 祭( 祭 死神 \
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
你笑或者不笑,它就在那里,让你笑,5分钟不够。
笑笑更健康……….. ——毛泽东
客家
客家起源 客家精神 客家围屋 客家祭祀 客家婚姻 客家节日
客家是中国汉族的一个庞大的民系共同体 形成历史悠久 人数众多 客家人现有总人数5500万 其中中国约4500万,在海外客家人当中 大多数居住在亚洲的一些国家 其中马来西亚约125万 印度尼西亚约40万 泰国约37万 越南约30万 新加坡20万 缅甸10万 其他分布在美洲、欧洲、澳洲等地
客家起源
客家人是迁徙到南方的汉人……
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 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
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 具有显著特性的汉族民系,是汉民族中的 一个地缘性群体。 客家人称 自己为客家, 是对对方的尊 敬,对自己的 一种鄙称,显 示了客家人好 客谦虚的传统。
元宵节吃汤圆、灯赏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
中秋节赏月、吃月饼
谢谢观看
QQ348291267
客家围屋
狭义的围屋指的是围龙式的围屋,而广义的围屋可以 指各式的客家围楼或围屋。广义上的围屋的外形基本分同 心圆形、半圆形和方形三种,此外也有椭圆形状的。
客家先民进入赣南之前,这里的土著居住的多为干栏式(架空地面 楼居)居所。而土围子,则是明末清初时期,赣粤边境菲盗四起,社 会动荡不安,家客的大户人家为有效地保住自家性命,保住聚集的财 产,不惜耗费巨资苦心经营修筑,其结构形式由粤东客家标准格式— —围拢屋发展变化而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