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证业务范围管理实施指南DOC3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证业务范围管理实施指南DOC3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证业务范围管理实施指南中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B)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证业务范围管理实施指南1 范围1.1本文件为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实施认证业务范围管理,满足CNAB-AC32:2004文件G4.2.9能力分析的要求提供指南。

1.2 本文件适用于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实施认证业务范围的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文件的条款。

以下引用的文件,注明日期的,仅引用的版本适用;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的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

CNAB-AC3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通用要求CNAB-AC32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通用要求》应用指南CNAB-AR01 认证机构认可规则GB/T19011-2003 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idtISO19011:2002)NACE CODE:2003 经济活动统计术语3 术语和定义4 总则4.1针对认证业务范围的管理,认证机构应建立和实施能力分析和评价系统,并配备相应的专业资源。

对认证业务范围的管理是认证机构的责任。

4.2 认证机构的能力分析和评价系统至少覆盖以下活动:1)对认证业务范围的专业特点的分析与评估,确定认证业务范围的分类和分组;2)针对不同认证业务范围,认证人员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的需求分析和资格准则的确定;3)针对不同认证业务范围,认证人员管理能力和/或专业能力的培训需求分析;4)针对不同认证业务范围,专业审核指导性文件编制的需求分析;5)认证人员管理能力和/或专业能力的评价、培训和监督的实施;6)认证实施过程中的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的管理;7)认证业务范围的扩大和缩小的管理;8)认证机构的相关利益方(符合4.1.2-e)条要求的委员会)对认证业务范围发展的意见。

4.3认证机构应对能力分析和评价系统制定相应文件,并保持充分的分析和评价记录。

4.4认证机构应有程序就申请认证业务范围的认可做出规定。

4.5本指南仅就从事合同评审的人员、审核人员和技术专家的专业能力提出指导性意见,认证机构的能力分析系统还应包括对各类认证人员的管理能力和其它认证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

5 认证业务范围的管理5.1 认证业务范围的分类与分级5.1.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业务范围分类以NACE CODE:2003《经济活动统计术语》为基础,划分为不同的行业类别(见附表)。

5.1.2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业务范围参考CNAB-AC32《<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通用要求>应用指南》附录1的表2《业务类别与环境因素复杂程度类别的联系示例》,按环境因素的复杂程度由高至低划分为一、二、三级(其中表2中“有限的”复杂程度归为三级,特殊的复杂程度归为一级),每一大类可能包含不同环境因素复杂程度的中、小类别(见附表)。

鉴于《经济活动统计术语》的特点,本文件未就每一经济活动(大类、中类和小类)中分属不同环境因素复杂程度的认证业务范围逐一识别,认证机构宜配备具有专业能力的人员对认证业务范围分类的合理性进行逐一识别并管理。

5.1.3同一认证业务范围的所有组织并不一定都属于同一环境因素复杂程度等级。

认证机构的认证业务范围分级及合同评审等的管理应适应此特点,以确保在申报业务范围认可和确定组织的环境因素复杂程度等级时充分考虑到了行业及组织的特殊活动。

注:例-1化学行业的大部分组织都属于一级环境因素复杂程度,而从事无化学反应或排放的混合作业或贸易的组织则可以归为二级或三级环境因素复杂程度。

例-2运输、仓储业的环境因素复杂程度一般为二级环境因素复杂程度,但一些专营或兼营危险品运输、仓储的公司则应按一级环境因素复杂程度的要求对待。

5.1.4 对于作业过程和环境因素相似的认证业务范围,认证机构可根据情况采用分组管理的方式,并确保和证明分组管理的合理性。

5.2认证人员的专业能力管理认证机构应对各类认证人员(如:从事合同评审、审核方案管理、审核实施、认证决定、认证人员能力评价、培训指导与管理等工作的人员)根据其所承担的任务和认证机构对认证业务范围分类管理的分析和评估,确定其管理能力和/或专业能力资格准则,并进行评价、聘用、培训和监督。

认证机构在评价认证人员的环境专业能力时,可以从专业学历,专业工作经历等方面予以综合考虑,在适当情况下也可考虑相关专业的环境审核经历。

5.2.1审核人员的专业能力认证机构在相应业务范围内配备的专业审核人员均应满足GB/T19011-2003《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中7.3.1和7.3.4的要求。

通常情况下,以下条件可以作为一级和二级认证业务范围审核人员获得专业能力的最低要求(对三级认证业务范围未提供具体指南),认证机构还宜根据不同认证业务范围的特点确定审核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

1)一级认证业务范围配备的专业审核人员宜具备以下一项或多项要求:a)具有环保专业专科以上学历并具有3年(本科具有2年)以上该专业的工作经历;b)具有相关专业专科以上学历,并具有4年(本科具有3年)以上该专业的环保工作经历(注);c)作为项目负责人参加过2次以上(含2次)该专业的环境影响评价并编制环境影响评价书;或负责完成2次以上该专业的环境工程项目设计;d)参加满足不同认证业务范围、不同人员背景培训需求(培训的课程内容、时间等)的环保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并在有经验的专业审核员或技术专家的指导下,参加相应专业不少于5次20天的完整的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包括GB/T19011-2003《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idtISO19011:2002)条款6.3至6.6所述的全部审核过程和管理体系标准的全部要求。

并且该审核人员的专业能力经评价符合要求。

2)二级认证业务范围内配备的专业审核人员宜具备以下一项或多项要求:a)具有环保专业专科以上学历并具有2年(本科具有1年)以上该专业的工作经历;b)具有相关专业专科以上学历,并具有3年(本科具有2年)以上该专业的环保工作经历;c)作为负责人参加过至少1次该专业的环境影响评价并编制环境影响评价书或完成1次以上该专业的环境工程项目设计;d)参加满足不同认证业务范围、不同人员背景培训需求(培训的课程内容、时间等)的环保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并在有经验的专业审核员或技术专家的指导下,参加相应专业不少于4次15天的完整的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包括GB/T19011 -2003《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idtISO19011:2002)条款6.3至6.6所述的全部审核过程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全部要求。

并且该审核人员的专业能力经评价符合要求。

注:环保工作经历通常是指:从事环境科研、环境治理、环境工程设计、环境监测和环境规划、环境管理、清洁生产审计等工作的经历。

5.2.2 技术专家的专业能力认证机构可以使用技术专家作为审核组的成员,为审核组提供技术支持,也可使用技术专家为认证业务范围分类的分析、认证决定、审核方案的管理、认证人员的专业能力评价和相关专业技术培训等活动提供技术支持。

认证机构应确保技术专家在相应的认证活动中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技术专家的专业能力要求不宜低于审核员的专业能力要求。

5.2.3合同评审人员的专业能力认证机构从事合同评审的人员(可以是一个人或一个小组)应具有足够的专业能力完成CNAB-AC32中 G4.2.10规定的合同评审工作。

5.2.4其他认证人员的专业能力1)认证机构应根据能力分析,对其它认证人员,如从事认证人员专业能力评定、审核方案管理的人员和认证决定等人员的专业能力需求进行分析、识别,制定各类人员专业能力评价的准则,并进行评价。

2)认证机构的符合CNAB-AC31的4.1.2 e)条要求的委员会(包括授权的专门委员会)的组成,宜考虑与认证机构的认证领域、认证业务范围相适宜的行业背景。

5.2.5认证人员专业能力的评价1)对认证人员专业能力的评价宜由具有必要专业识别能力的评价人员按照专业能力资格准则的要求进行评价。

必要时,可辅以技术专家,采用面谈、专业知识问卷和现场见证等方式进行评价。

2)对审核人员的专业能力评价,宜根据不同的认证业务范围类别的环境因素复杂程度,确定其详细分类的程度,通常情况下可评价到本文件附件小类所覆盖的活动。

必要时,还需考虑进一步的详细分类。

应确保审核人员在评价的认证业务范围内(大类、中类、小类或更详细的分类)具有相应的专业能力。

3)认证机构对审核人员的专业能力评价过程和结果应予以记录,应有充分证据证明人员能力满足能力分析系统的要求和支持其评价结果。

5.3 认证实施过程中的专业能力管理认证机构应在以下认证阶段对每个认证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适宜的专业能力管理:5.3.1申请受理和合同评审阶段认证机构应有专业人员或小组对拟认证的项目按CNAB-AC32文件G4.2.10的规定进行合同评审,包括对拟认证项目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并确定本机构已具备的专业能力与审核项目的专业能力需求是否相适应。

5.3.2审核前准备阶段认证机构应确保审核组已配备了足够的具有相应专业能力的审核员或技术专家,确保审核组各成员在分工承担具体审核任务时具有必要的专业环境知识,最终保证审核组的能力达到CNAB-AC32文件G4.2.11规定的要求。

审核组配备的技术专家可以是具有与组织相关的工艺或环境问题和/或法律知识的技术专家。

5.3.3审核阶段确保审核组的认证审核专业能力满足具体认证项目的需求。

5.3.4审核后续阶段必要时,确保不符合报告及纠正措施的验证和审核报告审查过程有具备相应专业能力的人员参加。

5.3.5认证决定阶段确保认证决定过程有具备相应专业能力的人员参加。

5.4 专业审核指导性文件认证机构应根据各专业的工艺过程、环境因素特点、环境管理技术与要点、环境法律法规要求等,进行专业能力需求分析。

结合审核要求及机构在该专业的资源配备等情况确定编制专业审核指导性文件的需求。

专业审核指导性文件可针对具体情况按相应类别编制(必要时可细化至小类)并适时进行更新,以保证审核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附表: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证业务范围分类表附表: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证业务范围分类表注1:本表中带“※”号的类别可视具体生产材料、工艺和环境因素特点等划分至相应类别,并按此类别的环境因素复杂等级实施管理,如:塑料玩具应列入塑料制品的制造, 木制家具的制造应列入木制品的制作,依此类推。

注2:CNAB认证业务范围认可的见证评审原则:对于环境因素复杂程度等级为一级的认证业务范围,需实施见证评审。

对于同属一个大类的不同中类或小类的一级认证业务范围可根据环境因素的相似性和认证机构专业能力分析与评价的情况等适当减少见证评审数量;1、在同一大类内,环境因素复杂程度等级为一级的认证业务范围经见证评审予以认可后,对于其它属二级、三级认证业务范围的中类或小类,视环境因素的相似性和认证机构专业能力分析与评价的情况等适当减少见证评审数量;2、对于环境因素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的认证业务范围,CNAB可视情况抽样实施见证评审;3、需要时,CNAB可对环境因素复杂程度等级为三级认证业务范围实施见证评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