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方面晏殊的词写出了因情人离别而带来的相思愁苦。
01:00《玉楼春》、《浣溪沙》、《踏莎行》等都写了情人间的离别,表现了作者因离别产生的相思愁苦。
词流行于花前月下的歌舞酒宴之间,由妙龄歌妓曼声演唱,01:30所抒发的主要是男女两性之间的恋情相思。
北宋初年的词作,因社会环境的改变而淡化了恋情相思的抒写。
因此,不是词的“本色”创作。
晏殊生活的年代,北宋社会风气再度发生变化,享乐风气已经形成。
前面的故事我说了,晏殊回答真宗说:自己有钱也去寻欢作乐。
02:00所以晏殊他在男女恋情相思方面,就有了很多的表现,有很多名篇。
比如《玉楼春》说: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时穷,只有相思无尽处。
——北宋·晏殊《玉楼春》02:30这首词以闺中少妇的口吻,极写相思之苦。
开篇从“绿杨芳草”连及告别的“长亭”和离人远去之“路”,于是,便产生了因年少无知而把离别看得过于轻易的悔恨之感。
“楼头残梦”两句就是这种情感的升华,它形象具体,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如梦如幻的广阔的艺术空间。
那么五更时候的钟声传来耳际,03:05三月的细雨敲打着,花片飘落大地,还有那倾吐“离恨”的喁喁絮语。
下片,紧接着便是这种“絮语”的诗化。
虽然这个“絮语”有点唠叨,但是这一切都来自于这个思妇的内心深处。
词人善于把一般人心中所有,03:30但很难以用笔墨描写的感受给和盘托出,写得非常有诗意。
又如他还有首《浣溪沙》说: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北宋·晏殊《浣溪沙》这首词也是在写离别之情,04:00那么这种离别之情一直弥漫,弥漫,弥漫开来占满了整个空间,所谓“满目山河空念远”,这个框架空间就非常大,整个空间都只有离情了。
那么作者痛惜时光的流逝,痛惜有情人的离别,于是就抓紧时间,04:30在“眼前人”身上落实自己的情感。
还有一些送别词写得比较超脱的也有的,比如《踏莎行》说:05:00祖席离歌,长亭别宴。
香尘已隔犹回面。
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
画阁魂消,高楼目断。
斜阳只送平波远。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北宋·晏殊《浣溪沙》这首词在写送别的过程。
“行人”坐船已经远去,送别的人却还站在马匹旁边久久地眺望着。
那么下片把这种离别之情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05:30在画阁中居住的人,也就是刚才那位送别的人,他无法忍受离情的折磨,只好登上高楼纵目远望,他看见的是西去的斜阳映照着平静的水波,无声地流向远方。
随着行人的远去,无穷无尽的离愁随之蔓延,乃至“天涯地角”无处不在。
06:00词人写离别最为有名的是一首《蝶恋花》,这首词说: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北宋·晏殊《蝶恋花》06:30写的感情非常诚挚,思别之情非常深沉,而且这首词写这种深秋时候的怀远的情感,气象阔大。
一切的景物都因为作者的情感而设置。
槛菊、幽兰,清香芬芳,但这时候却与离别的人同愁同泣。
双飞的燕子,在刺激着孤独的离人;无知的明月,不懂得离别的“恨苦”,07:05它的明亮的光,月光穿过了“朱户”,整夜地照在失眠的离人的身上。
强烈的离愁别恨,使周围的所有客观景物都涂抹上浓烈的主观情绪。
那么下阕写登楼远望,视野开阔。
水长山阔,天涯无尽,却看不见情人归来的身影。
没有踪迹可以寻觅,07:30甚至书信也无由寄达。
离人的愁苦也将无休无尽地延续下去。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界也。
08:0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是对这首词的另外一种理解。
《破阵子》、《山亭柳》等作品在描写曲折的情节、刻画灵动的人物方面,均体现晏殊词的叙事功能。
08:30晏殊词的第三个特点是因人物描写而带来的叙事功能。
宋代词人的创作,往往是在歌舞酒宴之间应歌妓的请求当场填写。
写眼前景、写眼中人,是最为常见的现场敷衍。
这一种现场敷衍,就使宋词别具了一种叙事的功能。
09:05敷衍精彩的,则又往往描写出曲折的情节,或刻画出灵动的人物。
晏殊词在这方面同样有突出的表现,晏殊的词善于刻画女子。
《破阵子》说:09:30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北宋·晏殊《破阵子》这首词抓住少女斗草获胜后的一个镜头,写出她们充满青春活力的精神面貌。
词中少女的笑声最先传来耳朵,传到读者的耳朵旁边,10:00这笑声写出了少女的天真无邪、活泼可爱。
另外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是《山亭柳》,词说: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
花柳上,斗尖新。
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
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10:30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销魂。
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北宋·晏殊《山亭柳》这是写歌女悲惨的一生,通过歌女走红和晚年的对比,写出这个歌女身世的悲苦。
当年名声大振,红极一时的时候,收入非常可观。
晚年年老色衰,一落千丈,11:00所得到的东西只是“残杯冷炙”。
那么词人在这首作品里边对这位歌女寄寓了一定的同情,恐怕其中也夹杂着晏殊自己的身世感伤。
那么上面三点都是晏殊词内容方面的。
11:35晏殊词不但强调“气象”的审美情趣、追求“闲雅”的艺术格调,而且讲究遣辞造句、谋篇布局时的精益求精。
最后再讲一点,晏殊词艺术方面的成就。
晏殊,他的词集名叫《珠玉词》,12:00珠玉是很精致的,是经过反复雕琢、琢磨的,是精致的艺术品,晏殊的词与它的艺术魅力,与珠玉确实是很相似的。
它的独特的魅力表现在三个方面,就是说:强调“气象”、追求“闲雅”与精益求精。
强调“气象”是晏殊的审美情趣,12:30也是他的艺术追求。
宋人笔记曾经这么记载,说晏元献公虽起田里,而文章富贵,出于天然。
尝览李庆孙《富贵曲》云:“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
”说晏殊他曾经嘲笑当时的一个诗人叫李庆孙写的《富贵曲》,这个《富贵曲》说:“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
”公曰:“此乃乞儿相,未尝谙富贵者。
故余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惟说其气象。
晏殊说这里边什么金啊、玉啊,这么写,13:00这是乞丐的样子,是不懂得富贵,晏殊说自己写富贵的时候,他不写金玉锦绣,只是写那种富贵的气象。
若:‘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之类是也。
”故公自以此句语人曰:“穷儿家有这景致也无?”——宋·吴处厚《青箱杂记》他自己举例说“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那么这样的景色穷人家里有吗?写出这样的景色也就写出富贵了,13:30他写出富贵的气象来像他的词说:“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或者“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样的景色穷人家里有吗?他不用去写那金玉。
所以晏殊标榜自己这些诗句,都是洗净了荣华富贵的庸俗气息。
14:00晏殊这里是一种更高的艺术品位的表达。
晏殊平常写词,宋人笔记叶梦得的《避暑录话》里边也有一段记载,说:晏元献虽早富贵,而奉养极约。
惟喜宾客,未尝一日不燕饮,盘馔皆不预办,客至旋营之。
苏丞相颂曾在公幕,见每有佳客必留,但人设一空案一杯。
晏殊每天下班以后,都一定要宴会宾客,宾客来了以后,每个人面前设一个空的茶几。
既命酒,果实蔬茹渐至,亦必以歌乐相佐,谈笑杂至。
数行之后,案上已粲然矣。
稍阑即罢,遣声伎曰:“汝曹呈艺已毕,吾亦欲呈艺。
”乃具笔札,相与赋诗,率以为常。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一会儿酒、水果、蔬菜陆续就到了,14:30然后眼前,中间是歌女在唱歌、跳舞、劝酒。
酒喝到一定的程度以后,晏殊说:你们表演完了,该轮到我们表演了。
于是就把酒菜撤下,把笔、纸拿上来,大家互相地写诗、填词。
所以晏殊的词就是在这样的一种优越生活环境中创作出来的,15:00所以他的词经常是带着这种非常浓厚的富贵的气息的。
他在词里边所表现的那种闲情逸致,没有钱的人当然是无法享受的,晏殊在这里表现了一种与宰相身份相称的高雅的审美趣味。
所以晏殊词虽然写富贵气象,15:30却不会落于鄙俗,虽然写艳情,也不会落于轻佻。
感伤中流露出一种闲雅的情调,或表现出一种旷达的怀抱,有的词甚至有一种深沉的理性与明晰的哲思。
晏殊词所追求的“气象”和所蕴涵的深沉哲思,乃是晏殊面对情感的澎湃时能够从容地做理性“冷”处理的结果。
晏殊在他情感激荡的时候,基本上不会做“火山爆发式”的喷发,16:10而是要做到闲雅得体地含蓄表露。
这是由当时太平的社会环境和晏殊从容圆滑的个性所决定的一种审美取向。
晏殊曾经明确表示过对“闲雅”格调的偏爱,16:30张舜民的《画墁录》卷一记载说:柳三变既以词忤仁庙,吏部不放改官,三变不能堪,诣政府。
晏公曰:“贤俊作曲子么?”三变曰:“只如相公亦作曲子。
”公曰:“殊虽作曲子,不曾道‘彩线慵拈伴伊坐。
’”柳遂退。
——宋·张舜民《画墁录》柳永做官老是得不到升迁,非常难受,他曾经去登门拜见晏殊,希望晏殊提拔他,晏殊就问他说:你写歌词吗?柳永说:和你一样,我也写。
晏殊说:我虽然写歌曲,但我从来不会写“彩线慵拈伴伊坐”这样的句子。
17:00柳永听了之后就默默而退。
这就说明晏殊是很不喜欢柳永所填写的那一种俚俗的歌词。
晏殊之所以批评、讥笑柳永,是与他所处的政治地位、文坛领袖的位置密切相关,同时也与他对“闲雅”的美学追求相关。
他讨厌柳永赤裸裸地表白,17:30而刻意追求一种“温润酝藉”的风格。
他就把词的艺术品位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说:晏元献公、欧阳文忠公,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匹。
——南宋·王灼《碧鸡漫志》清朝刘熙载《艺概》卷四也说: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
——清·刘熙载《艺概》18:00他们共同地指出了晏殊词闲雅、秀洁、圆融、委婉的整体风格。
追求整体词风的“闲雅”,就必须讲究遣辞造句、谋篇布局时的精益求精。
对词的创作的精益求精,是晏殊毕生的追求。
精心构思、反复斟酌的结果,使《珠玉词》中出现大量对仗工整平稳、语意精策的名句,如18:3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月好谩成孤枕梦,酒阑空得两眉愁。
乍雨乍晴花自落,闲愁闲闷日偏长。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这都是《浣溪沙》的句子。
夜雨染成天水碧,朝阳借出胭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