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的分类及处理_完整版本
是感染创面或含有纤维蛋白的腐痂,无愈合的趋向。 此阶段,湿润环境有利于细菌增殖,易发感染,影响 愈合的时间和质量
重点:清除坏死组织, 控制细菌感染
黑色创面
全层皮肤坏死形成的厚而干的焦痂 颜色范围包括:黑棕色,棕褐色 含有坏死组织,无愈合趋向
重点: 清除坏死焦痂和黄色的坏死脱落物 保护创面
创面愈合过程
炎性期/清创期
➢ 临床现象 组织受伤后立刻局部有红、肿、热、痛现象,可维持至第3天
➢ 组织生理变化: 1 微血管收缩:止血,伤口肿胀 2 血管舒张期: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炎症反应 3 白细胞游移期:抗菌 4 单核白细胞转为巨噬细胞期:吞噬细菌、坏死物 5 渗出的血清液中出现溶酶体酶,能消化分解坏死组织、结痂物及细菌
四种三类
I 类伤口 (清洁伤口)
手术切口 其它
II类伤口 (清洁-沾染伤口
和沾染伤口)
擦伤 切割伤
撕裂伤
腹部手术切口 其它
I II类伤口 (感染伤口)
烧烫伤 动物咬伤 肛瘘/肛周脓肿 脓肿切开引流 其它
按伤口性质分类
时间-急性伤口
突然形成且愈合较快的伤口 通常为I期愈合 如:择期手术伤口
伤口愈合的过程
可按时间先后发生分为三个阶段,但事实上每一个阶段的发生 都是彼此重叠的,难以清楚地区分伤口愈合过程为三个独立的 阶段。
到伤口疤痕的平滑及回复组织最大韧度,伤口愈合的过程可为 1-3年。
伤口愈合的分期
清创期 (炎性反应期)
肉芽期
纤维母细胞移行,肉芽组织形成
上皮形成期 创面逐渐缩小/上皮化
黑
黄
红
慢性创面也同样重复这过程 只是可能同时存在黑,黄,红的情况
渐渐肉芽组织的外围出现了一层很薄闪亮如银的表皮层。即使在 伤口愈合后,这层新表皮层也需数年时间才能渐渐变成与周围正 常皮肤相似的颜色。
成熟期
为伤口愈合的最后一阶段,大约受伤后3周到好几年的时间
--临床现象:肉眼观,瘢痕逐渐收缩、变薄及变淡,感觉上瘢 痕也渐变为柔软、光滑
--细胞层活动现象:包括血管的萎缩及胶原蛋白的重组。 A. 血管的萎缩:肉芽组织由鲜紫红色变为鲜红、浅紫红及至淡
肉芽期/修复器
肉芽期出现于伤后第1- 4天,可长至3周 当伤口清洁后,渐渐先有肉芽组织、血管及胶原蛋白的出现 肉芽组织的出现:肉芽组织是指新血管和胶原蛋白的合成,产生
新的结缔组织渐渐地填满开放的伤口 — 临床现象:肉眼观,肉芽组织呈现出鲜红如牛肉颜色的
组织,表示新血管的形成,血流足够并有新的胶原蛋白合成 — 开放性伤口的闭合及被瘢痕组织所填满有赖于胶原蛋白的
表皮厚度由0.05厘米--0.8厘米不等,如腹部和眼皮的表皮 很薄,而脚底及手掌表皮较厚。
皮肤的结构
表皮层—5.角质层、4.透明层、 3.颗粒层、2.棘皮层、1.生发层 或基底层 真皮层— 毛细血管网、毛囊、 神经末梢、汗腺 皮下组织— 脂肪、真皮下血管 网、疏松结缔组织(浅筋膜层)
皮肤结构及功能
合成,其中纤维母细胞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负责胶原蛋白及其 它结缔组织的合成。
肉芽组织图
上皮形成期
伤口表面被上皮增生覆盖,最后伤口缩合;也可同时发生
伤口的收缩闭合 — 临床现象:肉芽组织的出现和伤口收缩闭合是相互协同几乎同时
发生的
表皮增生 — 临床现象:一般在受伤12小时内就已慢慢出现表皮增生的现象,
该期也可称为保卫期,主要是经由止血、白细胞的出现清除伤口 脏物及避免细菌的侵入,而建立一干净的伤口床以利于第二阶段的发 生。
如伤口床干净,大约维持3-4天,如伤口有感染或有坏死物,则 炎症期会延长使伤口愈合延迟。
炎性期/清创期
该期伤口愈合延迟原因 1)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能力有限,无法完全清除伤口过多细菌 2)中性粒细胞寿命很短,死亡后就成为伤口的渗液或脓液
皮肤的功能
维持身体形象 感觉 保护 体温调节 免疫 帮助维生素D形成
什么是伤口?
伤口:正常皮肤组织在外界致伤因子的作用下所致的 损害,皮肤完整性遭到破坏,伴有一定量正常组织的 丢失;同时,皮肤的正常功能受损。
复合伤口:皮肤完整性受损,并累及肌肉,骨骼及内 部器官的深伤口
伤口的损伤和分期
伤口愈合的过程
三期重叠
✓ 炎性反应期:伤口反应直到3-4天 ✓ 肉芽期:第1-14天 ✓ 上皮期:第3-4天到第21天
✓成熟期
伤口的分类方法
按手术的不同性质分类: 四种三类
清洁伤口 清洁污染伤口 污染伤口 感染伤口
清洁伤口
无发炎现象 未进入消化道、生殖道、泌尿道。 完全缝合的伤口;若有引流,则采用密封式引流者。 非穿刺性的伤口
慢性伤口
各种原因形成的创面,经8周治疗未能愈合
生化指标: 总蛋白,白蛋白减少 肿瘤坏死因子,蛋白酶 ,白细胞介素I,白细胞介
素6升高
颜色
红,黄,黑及混合型
红色创面
可能处于创面愈合过程中的炎性期,增生期或成熟期 涵盖伤口愈灰色,主要是黄色的脂 肪,白色或灰色的肌腱
清洁污染伤口
进入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泌尿道等管道,而无 特殊污染的手术伤口。
无感染性的胆道、阑尾、引导、口咽的手术伤口。 手术过程中没有明显的污染
污染伤口
开放性的、新的、意外性的伤口。 肠胃道内容物有明显溢出、手术过程有明显的污染者。 有急性发炎,但未化脓
感染伤口
有坏死组织的外伤伤口。 内脏穿孔。 己有感染的伤口
粉红色,最后与周围皮肤类似的着色;表皮细胞的颜色变化也 如此,可持续6月到数年。 B. 胶原蛋白的重组:不规则或排列不整齐的胶原蛋白纤维渐由 新合成的较规则有弹性的胶原蛋白纤维所取代,该过程不断进 行,直到瘢痕组织渐变柔软、浅色、平滑及有序,约需12-15 月时间。这种重新组合的过程不停地进行数年,但伤口组织的 强韧度只能回复到原来的80%。
伤口的分类及处理原则
2015-1-27
目录
皮肤的结构及功能 伤口的损伤和分期 伤口的类型 伤口处理的方法
皮肤的结构和生理
概述
皮肤是全身最大的器官,占体重的16%,约有3-4公斤。
成人皮肤总面积约1.86平方米,PH值约4.5-5.5,为酸性, 这种酸性为皮肤的独特性,使皮肤能维持正常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