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地理高二必修三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地理高二必修三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因此,从中央到民间要求珠三角城市群整合的呼声很高。
案例三
案例三
四、问题与对策 1、问题
(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2、对策
对策
内容
实施原因
产业结 构调整
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 重工业和机械制造
州为基地,发展石化、 业不发达,成为工业 钢铁、汽车、造船等 化、城市化进一步推 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 进的制约因素 造业
请思考:温州工业化的特点是什么?
3.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 A.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 B.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 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
深圳在改革开放以前还是一个十分偏僻的渔村,
2. 东莞:今年至少缺工80万 3. 广州:民工需求量只能满足六成 。被调查的
245企业主要分布在建筑、制造、物流、餐饮服 务业和加工业,共有员工14.35万名,其中民工 9万多名。 4. 珠海仍缺少熟练的技术工人10万名左右。
案例二
珠江三角洲各城市间盲目的土地、项目、龙头之争影响了珠三 角整体竞争力。特别是广州、深圳、香港三大城市之间的竞争。
设立特区以后,短短二十多年时间,就发展成一个 大城市,据此回答4-5题。
4.深圳兴起的主导因素是( )
A.地理位置
B.政治因素
C.交通因素
D.科技因素
5.我国加人WTO后,影响深圳进一步发展的主 要因素是( )
A.环境 B.旅游 C.交通 D.科技
古镇镇30年来的巨大变化,其经济 发展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发展有什么 特点?
7.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
角洲处于劣势的是( )
A.产业基础和科技实力
B.国家对外开放的政策
C.工资水平
D.区位条件
8.关于珠江三角洲绝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后劲不足的 说法,错误的是( )
A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B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C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D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9.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错误
的是( )
A.加强分工与合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B.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重工业
C.加强规划与管理
D.建设城市新区
活动:长三角地区城市的协调发展
• 比较合理,不同的城市有其不同的 定位,能够实现各级城市之间的合 理分工,发挥城市群的整体优势。
P74图4.23 1985年与2002年珠三角地区城 市发展的比较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中山市实验高中地理科组 贾明鑫
江阴市青阳中学 丛地防
珠江三角洲的范围:
讨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劳动力
地点
技术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条件
1970—1990年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
对策
内容
实施原因
各城市都在积极
努力,加强分工合 构造大珠 作,构建以香港、 江三角洲 广州、深圳为核心
城市群 的大珠江三角洲城
市群
①工业化和城市化主要 靠外资推动,各城市功 能不清,结构趋同
②与港澳的功能和结构 逐步趋同,使得工业化、 城市化的动力减弱
对策
内容
实施原因
①制定城市发展 ①城市生态环境问
物流业之争是刀光剑影。珠三角地区机场、港口密度之高令人 咋舌。三城之争不仅表现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还包括高新技术 产业、房地产、旅游业、会展业、金融业等诸多方面。三地产业 结构,特别是支柱产业日渐趋同,都不约而同地选择物流业、高 新技术产业,且基本上只有竞争,谈不上合作。汽车本是广州的 “独门暗器”,但最近深圳领导放言,深圳也要搞汽车。旅游业 方面,香港有迪斯尼乐园,顺德则搞史努比缤纷世界乐园。会展 业方面,广州有广交会、深圳有高交会、东莞有电博会。金融中 心之争更是没有停止过。恶斗的结果,便是资源的极大浪费,整 体力量的削弱,区域竞争优势大打折扣。
自主探究1
P72“全国其他地区共同
条件
拥有的条件
良好的区位条件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国际经济环境
P72“活动”2 由问题1的分析我们得知,珠江三角洲在20世
纪80年代后才具备、全国其他地区很长时间内不拥 有的条件只有一项:对外开放政策,这是本地区工 业化、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关键性因素。
第2课时
问题与对策
讨论分析以下案例: 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进
程中可能出现哪些问题? 2.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
案例一
1. 从前年爆发“民工荒”以来,缺工的阴影就一 直笼罩在珠三角的上空。今年开春,珠三角的 “民工荒”并未得到缓解。《第一财经日报》 调查发现,整个珠三角短缺民工的数量,今年 超过100万人。
1.关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B.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 C.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D.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
2.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较
快的关键因素是( )
A.国际经济背景
B.对外开放政策
C.良好的区位条件
D.侨乡优势
图4.20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的增长
时间 主导产业 经济特点
优势
问题和 劣势
自主探究2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如果你是一名富有的港商,分别在 1985年和2003年到珠江三角洲 进行投资,你各会选择什么行业?为什 么这样选择?
珠江三角洲模式
对外开放 外资企业建立
工业化 城市化
温州市是浙江省东南部重要出海口 ,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的鼓励、支持、引导 为以农民为主的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创造了 良好的条件,以小商品为主的主导产业和 主导产品,在温州的国民经济结构中占据 了绝对比重,达97.8%,形成了“以家庭 工业为基础、以市场为依托,立足国内, 面向国际市场”的经济发展格局。
规划,加强基础 题日趋严重
设施建设和污染 ②对外来人口的管
加强规划 治理
理跟不上,引发了
与管理 ②加强外来人口 居住、交通、教育
的管理,查处私 和治安等一系列问
招滥雇,保障外 题,“城中村”现
来员工的合法权 象较普遍
益
6.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 ) A广州、深圳、珠海 B广州、珠海、澳门 C广州、中山、深圳 D广州、香港、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