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昆虫的身体构造和功能[优讲课堂]

昆虫的身体构造和功能[优讲课堂]

大多数在中胸及后胸各 具一对翅,分别称为前 翅和后翅。
翅与足是运动器官,因 而胸部是昆虫的运动中 心。
课资讲解
44
(一)胸足的构造和类型
1. 胸足的构造
成虫的胸足一般分为6节,由基部向端部依次称为基节、 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各节间由膜相连接, 是各节活动的部位。
课资讲解
45
2. 胸足的类型
课资讲解
15
3.昆虫触角形状 常见的有 :
1.刚毛状;2.丝状; 3.念珠状; 4.锯齿状;(叩头甲) 5.栉齿状;(雄豆芫菁) 6.羽毛状; 7.膝状;8.具芒状; 9.环毛状;(雄蚊) 10.球杆状; 11.锤状;12.鳃片状;
课资讲解
16
课资讲解
17
昆虫触角类型
C A
胸足的本能是运动,因适应不同的生活方式,特 化为许多类型,各具不同形态和功能。
课资讲解
46
课资讲解
47
胸足的类型和功能
A:步行足:一般较细长,适于行走,没有显
著的特化现象,是最常见的胸足类型,但在功能 上仍表现出一些差异。如步甲
B:跳跃足:腿节特别发达,胫节健壮,用于
跳跃。如蝗虫
C:开掘足:胫节和跗节常宽扁,外缘具齿,
课资讲解
66
2.翅的类型
(1)膜翅:翅膜质,薄而
透明,翅脉明显可见,如
蜻蜓、蜂类。
(2)覆翅(革质翅):前 翅质地坚韧如皮革,半透
明,有翅脉,如蝗虫前翅。
(3)鞘翅(角质翅):翅 质地坚硬如角质,如甲虫
的前翅。
(4)鳞翅 :翅质地为膜质, 但翅上有许多鳞片,如蛾
蝶类的 翅。
课资讲解
67
翅的类型
(5)半鞘翅:基半部为皮 革质或角质,端半部为膜 质有翅脉,如蝽象前翅。
课资讲解
30
缺 刻 、 空 孔 、
缺缺
刻 、
刻 、 开
开天
天窗





钻蛀性 钻蛀性
叶 性
课资讲解
31
2.刺吸式口器
构造:
蝉的刺吸式口器
课资讲解
32
刺吸式口器
课资讲解
口 针
33
口 针
刺吸 式口器
课资讲解
口 针
34
刺吸式口器
各部分解图
课资讲解
35
刺吸式口器危害状:
1. 失绿斑点:在叶面上形成各种失绿褪色斑点, 严重时黄化。
(6)缨翅:前后翅狭长, 膜质,翅脉退化,边缘上 着生很多细长缨毛,如蓟 马的翅。
(7)平衡棒:后翅退化成 棒状构造,用以平衡身体, 如蝇、蚊的后翅。
课资讲解
68
课资讲解
69
课资讲解
70
课资讲解
71
课资讲解
72
课资讲解
73
课资讲解
74
课资讲解
75
翅的类型
课资讲解
76
3.翅脉和脉序
翅脉:翅面分布的脉纹。 脉相(或脉序):翅脉在翅上的
吸收式口器按其取食方式又可分为: 刺吸式(蚜虫)、锉吸式(蓟马):将口器刺入植物或动
物组织内部取食; 虹吸式(蛾蝶)、舐吸式(蝇类):吸食暴露在物体表面
的液体物质。
3. 嚼吸式(蜜蜂):兼食固体和液体两种食物。
课资讲解
26
1.咀嚼式口器
是昆虫最基本、最 原始的口器类型。 所有别的口器类型 都是由咀嚼式口器 演化而来。 基本构造:
第二章 昆虫的体躯构造和功能
课资讲解
1
第一节 昆虫的头部
课资讲解
2
课资讲解
3
一、昆虫的头部
头部是体躯最前面的一个体段,一般 呈圆形或椭圆形,具有感觉器官──复 眼、单眼及触角和取食器官──口器。 因此,头部是昆虫感觉和取食的中心。
课资讲解
4
(一)昆虫头部的基本构造
课资讲解
5
课资讲解
6
课资讲解
B
D
课资讲解
18
昆虫触角类型
I E
F J
H
课资讲解
K
19
昆虫触角类型
课资讲解
20
课资讲解
21
(四)昆虫的眼
眼是昆虫的视觉器官,在昆虫的取食、 栖息、繁殖、避敌、决定行动方向等各 种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昆虫的眼有两种:
1.复眼:1对,位于头的两侧,是由1至多个小 眼集合形成,是昆虫的主要视觉器官。
课资讲解
14
(3)锯齿状:鞭节各节近似三角形,向一侧做齿状 突出,形似锯条,如锯天牛、叩头甲等 (4)羽状:鞭节各节向两侧作细枝状突出,形似鸟 羽,如蛾类 (5)棒状:基部各节细长如杆,端部数节逐渐膨大, 整体形似棍棒,如蝶类 (6)锤状:基部各节细长如杆,端部数节突然膨大 似锤,如皮蠹 (7)环毛状:鞭节各节都具有1圈细毛,愈近基部 的毛越长,如雄蚊
课资讲解
84
雌性产卵器基本构造
蝗虫雌性外生殖器
课资讲解
85
蛾类
叶 蝉
产 卵 器
蝗虫
螽斯
瘤寄蜂
课资讲解
86
课资讲解
87
课资讲解
88
(三)雄性外生殖器
雄虫的外生殖 器称为交配器
课资讲解
89
(四)尾须
尾须是由末腹节附肢演化而成的须状外突物,形 状变化较大,有的不分节,呈短锥状,如蝗虫; 有的细长多节呈丝状,如缨尾目、蜉蝣目;有的 硬化成铗状,如革翅目。
F:游泳足:足扁平桨状,生有较长的缘毛,适 于划水。如龙虱等水生昆虫的足。
G:抱握足:较粗短,跗节特别膨大且具吸盘状 结构,在交配时能抱持雌虫。如雄性龙虱的前 足。
H:攀握足:各节较粗短,胫节端部有一指状突,
与跗节及呈弯爪状的前跗节构成钳状构造,能
牢牢夹住寄主的毛发。如生活于毛发上的虱类
昆虫的足。
课资讲解
课资讲解
64
分区
课资讲解
65
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能飞翔 的动物,也是动物界中最早出现翅的类 群。翅的获得不仅扩大了昆虫活动和分 布的范围,也加强了昆虫活动的速度, 使昆虫在觅食、求偶、寻找产卵和越冬 越夏场所以及逃避敌害等多方面获得了 优越和竞争能力,是昆虫纲成为最繁荣 的生物类群的重要条件之一。
课资讲解
90
昆虫成虫的腹部里 面包藏着主要的内 部器官,腹部外侧 没有运动器官,只 有与生殖相关的外 生殖器和尾须。是 昆虫的生殖中心。 一般9-11节。
雄性外生殖器:也 称交配器,起交配 作用。
蝎蛉特化成球状的雄性外生殖器
课资讲解
91
雌性:在腹部末端 有产卵器,用来产 卵。常为管状。不 同种类的昆虫,产 卵器形状有异。
2. 畸形:叶片卷曲、皱缩等。
3. 虫瘿:如榆瘿蚜与桃瘤蚜的危害状。
4. 传播病毒病:如常见昆虫:蚜、螨、蚧、粉虱、 叶蝉、网蝽、木虱、蝉、蜡蝉等。
使用药剂类型:内吸剂、触杀剂、熏蒸剂和生物制 剂。
课资讲解
36
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危害状
畸 形
褪 色
虫 瘿
课资讲解
37
失绿黄斑
虫瘿 叶 片 卷 曲
上唇,上颚,下颚, 下唇及舌五部分组成。
取食固体食物
蝗虫的咀嚼式口器
1.上唇 2、3.上颚 4、5.下颚 6.下唇 7.舌
课资讲解
27
蝗虫咀嚼式口器图
课资讲解
28
课资讲解
咀嚼 式口器
29
▪ 危害状:典型的危害症状是造成各种形式的机械损 伤。
▪ 1.食叶性:开天窗、缺刻、孔洞,或将叶肉吃去,仅留网状 叶脉,或全部吃光。
翅僵连锁
课资讲解
81
翅轭连锁
前翅后缘基部有一个指状突起,翅轭,伸 在后翅前缘的反面,前翅臀区覆盖在后翅 前缘,使前后翅连接起来
课资讲解
翅钩连锁 82
三、昆虫的腹部
腹部是昆虫的第三体段,一般呈长筒形或椭圆形。 成虫的腹部一般由9-11节组成,体侧每节各有1对气 门,末端为外生殖器,为代谢与生殖中心。
7
单眼
复眼
触角
单眼
课资讲解
8
(二)昆虫的头式
根据头的纵轴与身 体纵轴的夹角不同, 分为下口式、前口 式和后口式三种头 式
课资讲解
9
下口式
课资讲解
10
前口式(虎甲)
课资讲解
11
后口式
课资讲解
12
(三)触角
1.结构:由许多环节组成。
柄节:基部一节; 梗节:第二节; 鞭节:以后的各节。
53
课资讲解
54
课资讲解
55
课资讲解
56
(二)翅的构造和类型
昆虫翅对昆虫的分布、传播、觅食、求配、 避敌等生命活动及进化有重大的意义。
1.翅的构造 昆虫的翅呈三角形, 具三边和三角。 三边:前缘、 内缘或后缘、外缘 肩角、顶角、臀角 腋区、臀前区、 臀区和轭区。
课资讲解
57
(一)基本构造 腹节的构造比胸节简单,有发达的背板和腹板。
课资讲解
83
(二)雌性外生殖器
雌虫的外生殖器着生于第8、9腹节上,为产卵的 工具,故称产卵器。产卵器包括一对腹产卵瓣,一 对内产卵瓣,一对背产卵瓣。如蝗虫、螽斯、蝉、 蔷薇叶蜂、叶蝉等雌性外生殖器发达。了解产卵习 性,便于识别与防治害虫。
叶皱畸形
课资讲解
38
3.虹吸式口器
常见昆虫:蛾蝶类成虫,吸收植物 体表面的花蜜等生活,一般不危害 植物,但其幼虫常常为害虫。
课资讲解
39
虹 吸 式 口 器
课资讲解
40
(3)虹吸式口器

课资讲解
复眼 下唇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