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源技术规范书第一篇货物及服务需求一览表第二篇总则1.总则说明与评价准则1.1 投标者应仔细阅读招标者发出的招标书中规定的所有条款,包括各项技术规格。
1.2 投标者提供的产品技术规格应与招标书中提出的要求一致。
投标者也可推荐出与招标书中规定的规格相类似的定型产品,但必须提供详细的技术规格偏差表。
1.3 投标者可推荐应用最新技术制造的产品,但其规格应相当或超过招标书中陈述的技术规格。
这种产品的性能、可靠性与耐久性必须有显著的提高,并在投标书中就选择该产品的意图提供详尽的证明文件及解释。
1.4 招标采购的设备应设计先进,采用经过验证的新工艺、新技术,并已有供货历史。
投标者应提供设备供应商(厂家)在生产该设备中经验方面的资料。
★1.5 对于招标书中提出的所有项目,投标者应表明在最近三年中所生产设备的编号(应与招标书提出的设备类型一致或非常相近),并附有主要用户名单以作参考。
投标商所供系统设备(应与招标书提出的设备类型一致或非常相近)在近3年中,铁路干线合同应累计500km以上。
1.6 评标及对中标者的选择都应以每个项目的总价格为基础,包括给予整个项目的折扣(如果有的话)。
然而,投标者应在投标价格表中列出每一分项目的单价与总价以及整套设备的总价,如果某个项目的总价出现错误,则以所报单价为依据,由买方重新评估总价。
1.7 根据招标者的意见,假如以合理价格对整套设备投标不能接受时,招标者有保留继续估价的权利,可以从原有整套项目中删去一项或几项,或从原有分项目中删去一个或几个部分,或单项估价。
2.技术规范总则2.1 除非在技术规范中另作规定,所有的设备和仪器的工作电源均采用单相交流220V(±10%)、50Hz(±1)。
设备应能在室外环境温度为-8~+45℃或者室内环境温度为+5~+40℃、相对湿度为90%(在+25℃时)、海拔高度在1000m的条件下,连续运行24小时以上。
如果产品不能满足这些要求,投标者应申报偏差值。
2.2 除非在技术规范中另作规定,“近似”或“大约”一词则意味着偏差允许范围在10%以内。
2.3 除非在技术规范中另作规定,所有设备、仪器的计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SI)。
2.4 除非在技术规范中另作规定,所有设备、仪器的设计和制造应符合ISO和/或IEC标准。
2.5 设备和仪器的金属构件表面,除了加工装配面和电镀表面以外,都应进行防锈或喷涂处理。
在装配前,对封闭结构的内表面也应有必要喷涂或进行防锈处理,处理质量应符合SSPC标准。
投标者应向买主提供有关涂漆颜色的详细情况。
喷涂的颜色应在签定合同时商定。
2.6 在设备、仪器制造过程中,投标者应考虑整个系统设备之间的接口问题,特别是所订设备与现有设备之间的接口。
在设备安装后,整个系统之间接口不应存在任何问题,如果存在问题,卖方有责任解决接口问题,并负责解决问题的一切费用。
2.7 在技术规范中所述的相同规格的设备必须是可互换的,且设备零、备件也必须是可互换的。
2.8 所有的投标设备都应经过检验,并且具有有效的试验报告和合格证。
检验的内容应由卖方和买方协商决定,而投标者应首先提出检验项目和遵循的标准。
2.9 机械结构设备的总体机械结构应充分考虑安装、维护的方便和扩充容量或调整设备数量的灵活性,实现硬件模块化。
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刚度,设备的安装和固定方式应具有防振和抗震能力。
应保证设备经过常规的运输、存储和安装后不产生破损、变形。
卖方应提供设备的机械结构、品种规格及安装规程等方面的详细说明。
设备在预防意外撞击部位、可接触到布线的部位和危险电压的部位必须提供罩盖,对高压等危险部位应有特殊标志。
插入模块应有导向装置并允许带电插拔。
接插件必须结构坚实,易于插入或拔出,并有定位和锁定装置。
线缆在机架内排放位置应设计合理,不得妨碍或影响日常维护和测试工作的进行。
2.10 设备的表面涂敷应满足防腐的要求。
所有喷漆(塑)零件的表面应光滑平整、色泽一致,不允许有划痕、斑疵、流挂、脱落和破损。
电镀零件的表面应有金属光泽,不允许有裂纹、斑点、毛刺和缺陷。
机架(盘)、机台的外观应色调柔和、色泽一致。
3.技术文件和清单3.1 在技术文件中,投标者应提供产品的型号、商标和种类号。
3.2 投标者在投标时应提供完整的技术文件,其中包括产品的主要性能、技术参数、结构特点、适用范围、安装调试指南、操作手册、维护保养说明书、以及有关外形图纸和照片、原理图和安装图等。
上述清单和所有文件都必须是原件而不是复印件。
买方有权无偿复制上述文件,以便本项目安装、维护。
3.3 所有技术文件、图纸都应使用中文或英文,字迹清楚,内容完整,采用SI(国际单位制)单位、通用图形和符号。
3.4 投标者在投标书中应详细列出随机必须提供的专用仪器和专用工具及附件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和单价,上述价格计入投标报价。
在与中标人签定合同之前,买主拥有就上述产品的种类和数量提出补充要求的权利。
一经双方确认,该项即写入合同。
3.5 所有的附件、备件、仪器、专用工具和消耗品都应在技术规格中列出。
投标者应在设备基本价格的基础上,就以上产品分别报单价和总价。
所提供的附件、备件等应在合同谈判时确定下来。
3.6 除本招标书中技术规范所规定的以外,对于每份合同,卖方应在合同生效后的60天内向买方提供5套文件(每套包括印刷版和电子版),其中包括操作手册和/或使用说明书、维护保养手册和/或故障诊断手册、原理图和/或电路图、安装图和/或组装图、印刷电路板图和/或集成电路图以及其它有关使用、维护、保养所需文件。
3.7 除技术规范所规定的以外,在合同生效以后的60天内,应将工地安装前的详细要求和基础图函告买方。
4.技术服务与培训4.1 投标者的责任包括从设备的设计、制造到整套设备的交付使用(包括有关设备的连接)以及技术条款所规定的正常运转,在产品安装和交付使用期间,卖方应派适宜的技术人员到用户工地进行指导,并且对整个系统的开通负有责任。
4.2 卖方应为买方工地派出与所签合同项目有关的技术服务人员。
服务时间与人员数目由投标者在投标时讲明。
4.3 在质量保证期间,在买方发出通知20天内卖方应提供维修服务,免费调整或替换不合格的零部件或设备,以保证正常运转。
4.4 安装督导、开通调试技术服务费单独报价,并计入投标报价。
4.5 投标者应在工厂提供良好的安装培训和技术培训。
培训费用单独报价,不计入投标总价,但作为评标参考因素之一。
培训安排在签订合同时商定。
5.其它5.1 对于整套设备,卖方如给予折扣的话,则应在投标书中给出整套设备的总折扣率。
该折扣率适合于整套设备中的所有分项设备。
买方不接受分项折扣。
卖方在投标及唱标时,应分别明确总价、总折扣率及开标价(折扣后的价格)。
5.2 除技术规范书中明确可作为选项进行报价的项目以外,卖方须对技术规范书中要求的所有项目提供完整的报价,不允许遗漏或放入可选项报价中,否则,评估不予考虑。
5.3 若卖方以几种方案投标时,卖方必须明确一个主推方案。
评标时以主推方案及报价为准。
5.4 如总则与技术规范发生矛盾,则以技术规范为准。
5.5 打★的条款为重点条款,必须满足。
第三篇技术规范第一部分工程部分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武汉局更新改造工程,计划于2010年9月完成。
本工程为更换既有的开关电源设备。
★2.报价要求2.1报价书由两大部分组成,即货物部分和服务部分。
其中货物报价应是到达买方工地的价格,包括货物设计、制造、检验、包装、运输、保险等全部费用;服务费应按照服务内容,按卖方和买方人员费用分别报价。
2.2 投标方提出的报价书必须详尽。
按需要报价的主要项目,包括各种设备、备用件、安装材料、安装维护专用工具、文件资料、安装调测指导及培训费用等分别开列清单。
2.3投标者的报价应对设备机架、插件框架、电路板等逐站分项开列。
报价应包括以下内容:2.3.1主体设备;2.3.2安装材料费;2.3.3专用安装维护工具费,要求报出专用安装维护工具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单价及总价;2.3.4供二年用的备件及消耗材料费,要求报出备件及消耗材料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单价及总价;2.3.5技术资料费;2.4安装督导、开通调试技术服务费,该项费用为卖方人员的食宿、交通费及培训费,应按“人x周”报价;2.5厂内培训费,该项费用为买方人员的食宿、交通费、培训费及十套培训资料,应按“人x周”报价;2.6投标方需按项目分别开列单价,对于数量可以变动的设备或插件,应按各种机架(柜)、机箱、组件、插件等分别开列单价,并提供总价。
为便于评标期间价格分析及核算,投标者必须提供货物及服务报价的电子版(EXCEL格式)。
2.7投标方提供的报价应包含软件,并说明提供的为何种型号的版本。
2.8 具体交货地点和时间在合同签定时确定。
3.检查、测试和验收3.1 出厂检查测试3.1.1 设备出厂前,应进行单机测试和整机的系统测试(包括软件、硬件测试及可靠性测试)。
所测试的设备应为买方所购买的产品。
投标者在其投标文件中应说明详细的出厂测试计划。
3.1.2 测试前,投标者应提出出厂测试的详细计划(包括测试项目、测试方法、采用仪表、指标及相关规程),并与买方协商同意后执行。
3.1.3 出厂测试后,投标者应将测试记录送交买方审定同意后,设备才能出厂。
3.1.4 投标者须提供一份有关交付安装的设备、材料、备品备件、工具、软件及技术文件的日程安排,该安排需经买方同意后方可执行。
3.1.5 所有设备到达施工现场后若发现材料、元器件缺损或性能劣化,均应由投标者无偿补齐或更换,并不得延误工期。
3.2 现场安装、测试和验收3.2.1 供货商的责任包括从设备的设计、制造到整套设备的交付使用(包括有关设备的连接)以及技术条款所规定的正常运转,在产品安装和交付使用期间,卖方应派适宜的技术人员到用户工地进行指导,并对整个系统开通负责。
3.2.2 对系统测试,投标者应提供系统测试详细内容和指标、测试方法、应用仪表等,并对测试结果及系统的全部开通使用负责。
系统测试合格后方可开始试运行。
3.2.3 投标者应在投标文件中对设备安装、调试及开通时间、周期提出详细建议,并列出卖方派出指导安装及调试人数和所需费用。
3.2.4 设备安装并调试完成后,对系统进行移交测试,合格后即进入试运行期,周期为6个月。
在此期间卖方应无偿解决任何设备本身引起的故障。
试运行保持正常运行达到6个月后进行最终测试,设备自最终验收测试结束、且全部项目测试合格之日起,即进入质量保证期。
3.2.5 投标者须提出移交测试计划供买方参考,移交测试应包含如下内容:3.2.5.1性能测试;3.2.5.2功能测试;3.2.5.3模拟故障及自动诊断。
3.2.6 系统安装和调试在卖方人员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