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云南古建筑艺术特点

谈云南古建筑艺术特点

浅谈云南古建筑艺术特点
2008年8月云南建筑2008年第4期
浅谈云南古建筑艺术特点
唐永红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32)
摘要:云南的古建筑是中国古建
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众多,形
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充分体现和
代表了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且在悠久
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独
到的特色
关键词:云南;古建筑;特点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省会昆
明是我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
城之一,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共
有少数民族25种,拥有得天独厚的自
然气候条件.云南的古建筑是中国古
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众多,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不但充分
体现和代表了中国古建筑的特点,而
且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形成
了自己独有的特色.
1与中国古建筑比较之共性
1.1传统的木结构形式
中国古建筑体系与世界其他地区
古建筑体系相比.具有独树一帜的木
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的承重与围护
结构分工明确,各种荷载自屋顶,通
过梁,斗拱,柱,传至基座,而门窗
及同护的墙体只起围护和分隔的作用,
不承受任何荷载.所以门窗等配置,
不受承重结构的限制,从而具有”墙
倒屋不塌”之妙.与许多现代建筑的
结构体系基本原则相一致的.
云南省的许多地区都属于地震多
发区.采用木结构体系是相当适宜的.
木结构体系承重与围护分工明确,各
连接点又有一定的伸缩性,在一定程
度内可减少地震引起的危害.有利于
防震和抗震.
12
云南省有代表性的木结构古建筑
较多.始建于唐朝南诏时代的昆明圆
通寺正殿,该殿面阔七间,重檐歇山,
梁柱粗壮,加上天花藻井,花枋雀替,
使整座建筑显得肃穆端庄,沉雄壮丽.
从该建筑中柱子的排列情况可以看出.
柱子从外向里排列柱头内收,柱脚外
侧的”侧脚”呈现上小下大,并把柱
子的高度从中间向外逐渐加高,呈现
出柱头外高内低的瞄线形式,使得整
个建筑外形优美,结构稳定(图1).
图l昆明圆通寺
被称为”月印悬佛座”的曹溪寺,
是云南省现存木结构建筑中最早最完
整的.该建筑为重檐歇山顶,三面环
以回廊,造型宏伟,尺度匀称,斗拱
分布疏朗.用材大,保留了宋代建筑
的特色(图2).
图2曹溪寺
1.2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建筑环境
我国儒家崇尚”天人合一”.道家
推崇”自然无为”,?天地以自然运,
圣人以自然用”,”自然者,道也”.
这些思想都是把人与世界万物紧密联
系在一起.从而产生了绚丽的山水文
化,风景名胜.出现了”山?水?人?
家”的景象.
云南的古建筑也受到了这样思潮
的强烈影响,出现了许多亲近自然,
融入自然.与自然环境相辅相成的古
建筑.位于大理巍山县的巍宝山,是
中国十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其中的古
建筑群,多依山而建,就势而修,创
造了一个人间仙境(图3,图4,图5).
位于昆明西郊的西山公园.有元,
明,清代修建的华亭寺,太华寺,三
清阁,龙门等古建筑,在西山风景区
图3巍宝山古建筑之一
图4巍宝山古建之二
2008年8月唐永红:浅谈云南古建筑艺术特点2008年第4期图5巍宝山古建筑之三
图6西山龙门
绿草红花,苍柏古松,峻峭悬崖的衬
托下,环绕着烟波浩淼的五百里滇池. 显得更加的壮丽,和谐.达到了”虽
为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充分体
现了中国古人尊重自然,亲近自然的
观念(图6).
1-3色彩绚丽,图案精美.
古建筑的彩画是人们在一定的生
产生活条件下,从制陶,冶炼,纺织
等社会生产中逐步引用来的.原来是
为了保护木材受潮,防腐,防虫,后
来添加了各种颜色和绘画艺术.就成
了建筑装饰的重要因素.中国古代建
筑的色彩非常丰富.有的色调鲜明.
对比强烈,有的色调和谐,纯朴淡雅.
油漆彩画的运用,使整个建筑显
得美观明快.明清时期的彩画主要有
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和箍
头彩画等几种.拿旋子彩画来说.根
据用金多少,图案内容和颜色的层次. 又分为金琢墨石碾玉,烟琢墨石碾玉, 金线大点金,墨线大点金,金线小点
金,墨线小点金和雅伍墨7种.
位于昆明市中心的金马碧鸡坊,
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间.至今已有近四
百年的历史.该坊历史悠久,民族特
色突出,被誉为昆明的象征.它采用
歇山屋面.嫩戗发戗角梁,黄色琉璃
瓦,金字匾额,所有梁,枋,斗拱等
都雕梁画栋.颜色使用大胆,对比强
烈,彩画精美绝伦,技艺精湛.相传,
于某个特定的时间.会出现”金碧交辉”的奇景.如今在现代霓虹灯光的
装饰下,更显雄伟壮观.金碧辉煌
(图7,图8).
图7金马碧鸡坊
图8金马碧鸡坊夜景
昆明真庆观由前殿,紫微殿,老
君殿等建筑物组成.为国内罕见的道
家建筑,保留着明代建筑风格.紫微殿
面阔三间,木结构建筑,单檐歇山顶,屋脊青色琉璃瓦,屋面黄色琉璃瓦的完美
搭配,正脊中立宝顶,戗脊上置走兽.殿内中顶置有藻井,井顶绘有八卦太极图.
四周饰以精美彩画图案,颜色多以黄, 青,绿,蓝,白搭配,匀称精巧,斗拱,
粱柱,花枋雀替彩画也是精美绝伦(图9,图10).
图9真庆观藻井
图10真庆观斗拱,花坊
1.4轴线式布局和围合的院落空间形式中国古建筑在布局上要求中正,
不中则不正,不中则不尊,《礼记》
中有记载”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这些思想都导致了在布局上大都要求有中轴线.讲究轴线的对称和院落的
围合.
典型的皇城建筑中,如明清两代
皇宫的北京故宫的轴线布局,唐朝古
长安城的九宫格局.具有轴线对称及
围合的院落空间.云南的许多古建筑群,大到昆明,大理等古城的布局.
小到村落和私家园林等也有相应的布局形式.
昆明古城的布局.以五华山,正
义坊,忠爱坊,金马碧鸡坊(忠爱坊,
金马坊,碧鸡坊称为”品字三坊”),
东寺街的东,西寺塔相映.形成南北
轴线,显示了古老昆明的文明.
大理古城布局是明,清以来的棋
盘式方格网,有九街十八巷.三坊一
照壁,四合五天井的民居庭院形式.
体现了围合的院落空间.
2与中国古建筑比较之特性
2.1具有浓郁的民族特征
云南省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
方.共有25个少数民族.其中有15个】3
2008年8月云南建筑2008年第4期民族是云南独有的,如傣族,纳西族,
白族,景颇族,独龙族,佤族等.由
于民族的多样性.使云南古建筑拥有
自己所特有民族性和融合性.
西双版纳是傣族聚居的地方,那
里的佛教属巴利语系的上座部佛教. 大约于7世纪中叶由缅甸传人.称为南传佛教.位于景洪市大勐龙乡的曼飞
龙塔,是少见的群塔形式,建于傣历
566年(公元1204年),塔为砖砌,外
粉特制植物胶砂浆,坚实牢固.该塔
由9塔组成,均为园形实心,外形如耸
立着的一串串小葫芦,又好似傣族女
子的帽子,极具傣族特性.该塔基座
外围有8个佛龛,中圈为8个小塔,诸
塔拥立,傣语叫”塔诺”,意为雨后出
土的竹笋,顶部莲花瓣座上为贴金的
喇叭状锥体,外形极其挺拔秀丽(图
l1).
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勐海的景真八
角亭,系砖木结构,平面形式别具一
格,为十六角形.屋顶形式更是丰富
多彩,在圆形屋檐上分八个方向,建
图l1曼飞龙塔
图12景真八角亭
成8组10层悬山式的小屋面群.向上如鱼鳞状层层覆盖,渐次收小,最后集
中收于一个金属圆盘下.屋脊上装有
小金塔,整个亭子玲珑秀丽,华丽异
常(图12).
2.2具有较强的融合性和兼容性
位于西双版纳的曼阁佛寺.建筑
形式为西双版纳傣族村寨的常规形式. 有独特的傣族风格.其总体布局灵活. 不似汉族寺庙常用的封闭四合院,而
将大殿坐落在场地的中心,作东西纵
向布置.屋顶的形式甚为特殊,为重
檐组成的歇山式,上层屋面两坡水非
常陡峭,有举折,构成了柔美的曲面,
下层屋面四坡水生稍缓,无举折.佛
殿选用的木料粗壮坚实,殿内装饰华丽,柱身,屋架,天花,梁枋等为大
红色,并贴金花,梁下又有汉族常用
的雀替,屋顶和四周墙壁上,绘有彩
色的金龙,白象,孔雀,仙女图案,
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
丽江纳西族传统的白沙大宝积宫,
琉璃殿,大定阁,五凤楼等.均系明
代所建.建筑,装饰,雕刻,绘匦揉
合了纳西,汉,藏等民族的风格,形
成丰富多彩的特点.墙上均保存着珍
贵壁画,笔法兼有藏域的洗练和匀称,
又具有唐代道释画的风格.
收稿日期:2o08一O3—26
大理剑llI海门口发坝大规檩的
‘‘干栏’’建筑聚落遗址
位于大理剑川县甸南镇的海门口遗址,曾于1957年和1978年进行过两次发掘,今年年
初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又进行了第三次发掘.这次发掘的面积达1350m,发现了数千根神秘的木桩和包括石器,陶器,青铜器,铁器,木器,骨角器及碳化稻,麦,粟等2000多件重
要文物.数千颗木桩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大的水滨干栏式建筑聚落遗址,其规模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为研究中国史前聚类落型和云南民居建筑的源头,提供了宝贵的实例.
当地政府正积极准备将海门口遗址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申报2008年我国十大考古发现.
14
(摘自ABBS和”春城晚报”2008年6月30日宁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