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水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水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一、事故风险分析
(一)事故类型
矿井可能发生的水灾事故有:地表水溃入井下、采空区水突水、孔隙水突水、断层突水、钻孔水突水及其他不可预见突水事故。

(二)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三)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水灾事故一般发生在汛期,突水涌入采掘工作面,工作面被淹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工作面停产甚至淹井事故。

(四)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工作面煤层变潮湿、松软;煤帮挂汗出现滴水、淋水现象,且淋水由小变大;有时煤帮出现铁锈色水迹;工作面气温降低,出现雾气或有硫化氢气味;有时可听到水的“嘶嘶”声;矿压增大,发生片帮、冒顶及底鼓。

(五)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水灾事故可能引发冒顶片帮、电气事故、提升运输事故等次生、衍生事故。

二、应急工作职责
(一)设立事故应急自救小组
基层区队成立水灾事故应急自救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水灾事故应急自救工作。

组长:现场跟班队长
副组长:现场当班班长
成员:当班安检员、瓦检员、电工、现场人员。

备注:组长不能及时达到现场的由副组长负责。

(二)应急自救小组职责:
组长:水灾事故发生后,分析判断事故原因,组织现场应急救援处理,协调各工种的工作,确保迅速处理,组织火灾事故的应急自救,并向矿调度科汇报现场情况。

调度值班员:承接事故报告,请示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召集矿领导成员,协调各个成员的救援工作,同时做好相关记录。

班组长:负责清点、组织人员实施现场救灾、自救和避灾。

瓦检员:负责灾区的通风瓦斯检查,协助引导按避灾路线避灾。

安监员: 负责现场救灾、自救、避灾的安全监督,配合组长实施救援工作。

(三)启动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启动后,应急自救小组及相关小组成员立即按照应急预案的职责进行分工,展开救援工作。

三、应急处置
(一)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1、及时汇报:现场人员或跟班队长、班组长并立即组织现场人员撤离并在安全地点利用就近通讯设施汇报调度科,汇报事故发生的时间、出水地点、水情、现象、人员撤离与被困情况及人员所在具体位置,现场是否进行抢险,有无灾害扩大的可能。

2、安全撤离
人员撤退的原则是:从下水平到上水平,从低处到高处,从井下向地面走,沿避水灾路线撤退,本着就快、就近、就高的原则。

由班组长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按照井下避灾路线牌板标识的水灾避灾路线或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近的安全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并设法通知事故直接波及区域人员和事故进一步发展可能波及区域人员撤离。

在撤离时要设法切断灾区电源。

3、遇事要冷静,不要慌张,认清来水方向。

4、当无法撤离时,立即就近进入避难硐室,无法到达避难硐室时立即使用压风自救装置或搭建或在顶板坚固、支护完整、无有害气体,高处的地方构筑临时避难所暂避,封堵避难硐口,尽可能隔绝有害气
体及涌水进入硐室,人员静躺,保留一盏灯照明,等待救援,发现救援人员到达,采取敲管或晃灯发出求救信号。

5、当工作面发生突水事故后,现场人员立即撤到安全地点,当班跟班队长应根据现场实际,按照避灾原则,能救先救,不能抢救时,应清点人数,在矿井没有派来救援人员前,积极组织现场人员进行自救。

撤离灾区时,组织人员按正确的避灾路线撤离。

6、矿调度科负责详细记录涌水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可能影响的范围等详细情况,并立即汇报矿井值班领导,启动井工水灾专项应急预案。

(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灾区人员应急撤离措施
井下跟班矿领导、生产现场带班队长、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在突发情况命令井下停产撤人时,必须遵循以下程序:
⑴带领井下人员撤离时应遵循先撤离后汇报,或者边撤离边汇报的原则。

⑵调度员通知井下撤人时,要先撤受突发情况威胁地点的人员,坚持以人为本、避让为主、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由远及近、先里后外、结合实际、注重实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⑶发生水灾时,施工人员在跟班队长或带班长的带领下撤离到安全地点,同时,通知水泵司机把水泵全部启动,加强排水。

⑷切断与抢险无关的电源,保证矿井排水供电。

⑸若水势很大,退路被阻时,寻找巷道最高点位置暂避,同时发出呼救信号。

立即组织人员查明出水原因,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措施进行营救。

2、井下水灾应急处理的一般原则是:
⑴加强水文地质调查监测工作,必须了解突水的地点、性质,估计突出水量,静止水位,突水后涌水量,影响范围,补给水源及有影响的地面水体。

⑵掌握灾区范围、事故前人员分布,矿井中有生存条件的地点,
进入该地点的可能通道,以便迅速组织抢救。

本着积极抢救的原则和主导思想,立足于争分夺秒。

⑶按积水量、涌水量组织强排水,同时堵塞地面补给水源。

选用排、疏、堵、截及开小巷道等措施,营救遇险人员。

⑷利用压风管、水管、打钻孔等方法,向遇险人员输送新鲜空气,给遇险人员创造生存条件。

⑸加强排水和抢救中的通风,切断灾区电源,防止将空区积聚的瓦斯引爆或突然涌出其他有毒气体。

⑹排水后,采取措施,侦察、抢险中要防止巷道溃垮、冒顶和二次突水。

⑺搬运和抢救遇难者,要防止突然改变伤员已适应的环境和生存条件,造成不应有的伤亡。

(三)报警电话及上级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络方式和联系人员
1、报警电话
矿调度科电话
2、事故汇报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事故报告要简单明了,讲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现场救援人数、条件,需要上级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对事故现场采取了哪些措施等。

四、注意事项
(一)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1、首先检查防护器具(自救器、防尘口罩,救护队员氧气呼吸器等个体防护装备)是否完好,发现不合格及时调换。

2、根据专家组的讲解,正确使用防护器具。

(二)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1、首先检查抢险救援器材是否完好,发现不合格及时调换。

2、根据专家组的讲解,正确使用抢险救援器材。

3、使用中抢险救援器材损坏及时更换。

(三)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1、事故处理应严格按本应急预案规定程序进行操作,严禁随意改动,如确需改动,必须经专业领导同意后方可。

2、根据现场设备,工具、材料等情况,选用排、疏、堵、截水的方法积极进行抢险救灾抢救被堵受困人员。

3、抢险救灾期间不得停止井下压风,以供灾区人员呼吸。

4、撤离前必须切断事故范围内电气设备电源。

5、各重要岗位工作人员,中央泵房、中央配电所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没有调度命令不得擅自离岗。

6、安监科负责井下各工作地点人员撤离情况的检查,保证人员全部撤离,灯房自救器室、井口信息站负责下井人员统计,并每半小时向矿调度科汇报一次。

矿调度科利用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及时核对升井人数。

(四)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1、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发现有突水预兆时,现场人员必须切断电源停止作业,并向矿调度科和区队汇报,如果情况紧急,必须立即发出警报,现场人员应立即采取自救或互救。

撤出所有受灾害威胁地点的人员,撤离时必须本着就快、就近、就高的原则按指定的水灾避灾路线撤离,清点人数。

2、保护好现场伤员,防止伤员二次受伤,现场有条件的立即现场进行抢救,条件不具备的立即组织救护上井工作。

了解现场情况,防止事故扩大。

3、在本预案所列地点工作时,一定要佩带齐瓦斯检测仪等必备仪器,确保台台完好、数据准确。

4、发生突水事故后,有害气体可能随涌水溢出,被困及救援人员应及时佩戴自救器,尽量沿进风巷道行走。

5、现场应急处理时,必须由现场跟班领导统一指挥,并请现场有经验的老工人协助,对现场进行抢险救灾和人员救护。

6、应急救援结束后,要及时对危险区域设置栅栏。

7、注意监测现场风流中瓦斯、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情况。

(五)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1、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应急自救小组组长根据灾害现场情况,结合现场抢险队伍人员数量、处置能力评估;抢险人员个体防护、自救器;通讯、联络报警系统;巷道风流气体检测,便携式多功能气体检测器;通风状况,应急救援抢险可利用排水设备、工具、堵水材料等条件对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正确进行应急处置,不可盲目蛮干避免发生二次伤害。

2、现场应急人员安全防护事项
所有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自救器的正确使用和及其他应急设备的使用方法;应急设备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维修。

(六)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在确定各项应急救援工作结束时,由总指挥长宣布应急救援工作结束,撤除所有伤员、救护人员,清点人员后,留有专人组织巡视事故现场遗留隐患问题。

(七)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各级人员严格服从指挥人员的调配,积极做好救援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