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6+165桥桩基钢筋加工与安装首件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⑴本项目招标文件及交通部《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等。
⑵《段公路改建工程施工图设计》⑶《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⑷《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⑸《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⑹《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⑺《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及相关的技术标准及规范。
二、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本分部内主线全长23公里,起点桩号K80+000,位于郭家窑村,终点桩号K103+000,位于何家崖边村。
合同段内主要工程量:大桥2座(连续梁)、中桥1座(简支梁),共计桩基30根。
K86+165桥面宽度11+2×0.5m,上部结构采用5-30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下部结构柱式墩桩基础。
K86+165大桥2-0号桩基钢筋加工与安装主要内容:原材料报检→焊接试验→焊接参数试验→设备检查→施工准备→加强钢筋制作→钢筋笼加工→声测管安制→钢筋笼底节吊放→第二节吊放→校正、焊接→最后节定位。
2、主要工程量K86+165大桥2-0#桥墩桩基工程数量见表1:表2-1 2-0桥墩桩基工程数量表三、施工资源配置1 、组织结构项目部成立以为项目总工组长,项目副经理、质检负责、工程技术、试验人员等为组员的桩基钢筋加工首件工程工艺试验小组。
总体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检负责人:试验负责人:钢筋加工场负责人:材料负责人:安全负责人:2、人员配备桩基钢筋加工首件工程主要负责人员见表3-1,工班作业人员见表3-2。
表3-1桩基钢筋加工首件工程主要负责人员表3-2工班作业人员3、技术准备已认真熟悉施工图纸、规范及技术标准。
人员经培训合格后进场,特种工持证上岗。
安全防护用品: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和防护面罩或深色防护眼罩等已发放给操作人员,操作人员熟知使用方法。
4、机械设备配置电焊机2台,钢筋调直机1台,钢筋切断机1台,钢筋弯曲机1台等设备。
5、材料配置钢筋到达现场后,查验其品种、级别和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要求附有产品合格证、附件清单和有关材质报告单或检查报告,现场材料员按要求进行外观检查,并按60t为验收批进行送检做力学抽检试验。
热轧圆盘条、热轧光圆钢筋、热轧带肋钢筋和余热处理钢筋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每批钢筋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组成,并不得大于60t。
检查每批钢筋的外观质量。
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叠;表面的凸块和其它缺陷度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尺寸的允许偏差在外观经检查合格的每批钢筋中任选两根钢筋,在其上截取1组试样,每组试样各制试件,分别做拉伸(含抗拉强度、屈服点、伸长率)和冷弯试验当试样中有1个试验项目不符合要求时,应另取2倍数量的试件对不合格项目做第二次试验。
当仍有1根试件不合格时,则该批钢筋应判为不合格。
加工钢筋笼加强筋、箍筋模具,并经检查验收合格。
对进场钢筋,做拉伸(抗拉强度、屈服点、伸长率)和冷弯试验,并报检。
钢筋检验数量以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按每60t一批送检、报检,不足60t也按一批计每批必须抽检一次。
钢筋的级别、直径是否与设计相符,查验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单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进行可焊性试验和焊接参数试验,取得相应的焊接参数。
钢筋加工棚,对场地进行硬化,修整完排水系统,规划场地。
四、施工进度计划K86+165大桥2-0桩基钢筋加工工程计划于2016年3月28日开工,2016年4月4日完成。
首件桩基钢筋笼加工试验完成后及时整理相关试验数据,完成试验总结及报告。
五、桩基钢筋笼加工工艺1、技术要求(1)所使用的机械及设备具有合格的出场证明及使用期限。
(2)在大面积进行钢筋笼加工及安装前进行施工工艺试验,确定工艺参数。
2、加工程序主要施工程序为:原材料报检→焊接试验→焊接参数试验→设备检查→施工准备→加强钢筋制作→钢筋笼加工→声测管安制→钢筋笼底节吊放→第二节吊放→校正、焊接→最后节定位。
3、工艺流程4、施工要求4.1 钢筋储存⑴钢筋的外观检查合格后,应按钢筋品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类堆放,不得混杂,且应设立识别标志。
⑵钢筋在储存过程中应避免锈蚀和污染,宜在库内或棚内存放,露天堆置时,应架空存放,离地面不宜小于300mm,应加以遮盖。
⑶检验合格的判定标准:如有一个试样一项指标不合格,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复检,如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该批钢筋判为不合格。
4.2钢筋的除锈4.2.1 加工方法钢筋均应清除油污和捶打能剥落的浮皮、铁锈。
大量除锈,可通过钢筋冷拉或钢筋调直机调直过程中完成;少量的钢筋除锈,可采用电动除锈机或喷砂方法除锈,钢筋局部除锈可采取人工用钢丝刷或砂轮等方法进行。
4.2.2 注意事项及质量要求如除锈后钢筋表面有严重的麻坑、斑点等。
已伤蚀截面时,应降级使用或剔出不用,带有蜂窝状锈迹钢筋,不得使用。
4.3、钢筋配料整形配料单编制: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对弯曲的钢筋应调直后使用。
调直可采用冷拉或调直机,调直冷拉法多用于较细钢筋的调直,调直机多用于较粗钢筋的调直。
用调直机调直钢筋时,表面伤痕不应使截面面积减少5﹪以上。
调直后的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冷拔低碳钢筋表面不得有明显擦伤。
4.4、钢筋下料⑴下料前认真核对钢筋规格、级别及加工数量,确认无误后按配料单下料。
⑵钢筋弯曲成型前,应根据配料表要求长度分别截断,通常用钢筋切断机进行。
在钢筋切断前,现在钢筋上用粉笔按配料单标注下料长度将切断位置做明显标记,切断时,切断标记对准刀刃将钢筋放入切割槽将其切断。
⑷应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短搭配、统筹排料;一般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可减少短头和损耗。
避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产生累计误差,应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挡板。
切断过程中如发现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等,必须切除,切断后钢筋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钢筋长度偏差不得小于±10mm。
⑸钢筋宜在钢筋加工棚内集中加工。
4.5、钢筋的弯曲成型4.5.1加工方法钢筋的弯曲成型多用弯曲机进行。
曲线钢筋成型,可在原钢筋弯曲机的工作中央,放置一个十字架和钢套,另在工作盘四个孔内插上短轴和成型钢套与中央钢套相切,钢套尺寸根据钢筋曲线形状选用,成型时钢套起顶弯作用,十字架则协助推进。
螺旋形钢筋成型,小直径可用手摇滚筒成型。
可在钢筋弯曲机的工作盘上设一个型钢制成的加工圆盘,盘外直径相当于需加工螺旋筋的内径,插孔相当于弯曲机扳柱间距,使用时将钢筋一头固定,即可按一般钢筋弯曲加工方法弯成所需的螺旋形钢筋。
钢筋的弯制和末端弯钩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当弯钩的形式为180°,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一般结构应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4.5.2注意事项及质量要求钢筋弯曲时应将弯曲点位置划出,划线尺寸应根据不同弯曲角度和钢筋直径扣除钢筋弯曲调直值。
划线应在工作台上进行,如无划线台而直接以尺度量化线时,应使用长度适当的钢尺接量,以防发生差错。
第一根钢筋弯曲成型后,应与配料表进行复核,复核要求后再成批加工。
成型后的钢筋要求形状正确,平面上浮无凹曲。
弯点处无裂缝。
其尺寸允许偏差为:全长±10mm,弯起钢筋起弯点位移±20 mm,弯起钢筋的起弯高度±5mm,箍筋边长±5mm,箍筋边长±5mm。
4.6 钢筋的连接接头桩基主筋采用双面焊,焊缝饱满。
螺旋筋接头必须对接,不应在箍筋并置加密区进行纵向钢筋的连接。
设有抗震加强短筋的并排绑扎。
钢筋制作过程中严格控制钢筋笼接头安装质量,且钢筋接头错开布置,同一断面接头数不超过该断面钢筋总根数的50%。
钢筋笼主筋的连接采用双面焊,焊接长度≥5d(d为主筋的直径)焊接质量满足规范要求,钢筋焊接接头要求焊缝长度满足规范要求,焊缝饱满,焊接完成后将焊渣清理干净。
钢筋笼加工完毕后,用S型钢筋将声测管临时固定在主筋上,声测管呈正三角形(桩径D<1.5m)、正四角形(桩径D≥1.5m)布置。
4.7、钢筋笼骨架的存放,运输及安装4.7.1钢筋笼骨架存放与运输⑴钢筋笼在生产场地内加工完毕后,分节吊装、通过运输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
钢筋骨架在存放运输过程中,加强筋处应设置等高垫木,防止钢筋骨架油污及水锈污染。
⑵钢筋骨架起吊时,由于其在纵向抗弯能力较差,在笼内加临时性“+”字支撑,以提高钢筋笼的刚性,吊车安装过程中应平稳、缓慢,避免落钩时速度过快,导致钢筋笼冲击变形。
并对吊点处支撑环增“+”字或“△”支撑,防止吊点处骨架变形。
⑶起吊过程中不得造成钢筋笼产生残余变形。
4.7.2钢筋笼的安装钢筋笼加工完毕,成孔检验合格后,即可开始钢筋笼的吊装施工。
钢筋笼可通过运输汽车运送到施工现场,利用现场汽车吊机和人工配合吊装,使钢筋笼下放到位。
吊装时为保证钢筋笼起吊时不变形,每节钢筋笼采用两点起吊。
采用长吊绳小夹角的方法减小水平分力,起吊时顶端吊点采用钢筋笼专用吊具进行吊装,根部吊点采用二根吊绳进行兜装,吊点处设置弦形木吊垫与钢筋捆连。
先起吊顶部吊点,后起吊根部吊点,使平卧变为斜吊,根部离开地面时,顶端吊点缓慢起吊到90°后,拆除根部吊点及木垫垂直吊其入孔安装。
钢筋笼下放时需严格检查钢筋笼保护层,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在钢筋笼的接长、安放过程中,始终保持骨架垂直;钢筋笼接长时每节接长应保证垂直度满足要求,接头牢固可靠。
钢筋笼起吊后,按照标记对位,使各钢筋的对准率达到95%以上,对于少数由于起吊钢筋笼变形引起的错位,可以用小型(3~5吨)手动葫芦牵引就位。
对于极少数错位严重的,无法进行丝扣对接,则可采用双面邦条焊的焊接方法解决,双面焊要求焊缝平整密实,焊缝长度符合规范规定,确保焊接强度质量与主筋等强度。
钢筋笼安装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定位和下放措施,确保钢筋笼准确定位和防止碰撞孔壁,当下放困难时,应查明原因,不得强行下放。
钢筋笼安装到位后应采取适当措施将其固定,防止混凝土浇注过程中钢筋笼上浮。
4.8声测管安装⑴钢筋笼按设计图纸绑扎成型后,在钢筋笼内侧圆周按设计要求布置声测管,对于声测管加固,按设计要求将其竖向焊于或绑扎于加强筋上。
⑵声测管底部与上端均安放至设计位置,声测管接头要焊机牢固。
⑶声测管的规格和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⑷声测管安装垂直度容许偏差不大于0.5%,且接头处孔壁过渡圆顺光滑。
4.9钢筋笼安装中应注意的问题⑴钢筋骨架入孔时宜采用25T起吊,缓慢地将钢筋笼竖直,拆除上吊点以外各个支撑环和临时支撑,在工作人员的扶持下缓慢插入孔内待对位后与前一节钢筋笼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