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医护理学发展史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 是东汉末 年张仲景所著。后经王叔和 整理后被分为《伤寒论》、 《金匮要略》两书。前书以 外感病为主,后书以内伤杂 病为主。 是我国最有影响的 一部临床医学巨著。 成就: 开创辨证施护先河。
? 《伤寒论》主论伤寒及杂病 ,首创六经辨证 ,提出八 法护理, 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基础,也 为辨证施护 开创先河。
? 后汉杰出的医家,发明了中药全身麻醉剂——麻沸散
世界上首创麻醉术并成功实施剖腹手术 的外科医生
? “五禽戏”的锻炼,把医疗、护理、体育有机地结合
起来——华佗是医疗体育的奠基人,
创立了世界最早的外科及康复护理 “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
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 “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身体轻便,腹
? 熟悉
中医护理发展简史及中医护理人员的道德要求
前言
起源于生活实践
医、药、护不分
护士
“将护”“侍候”“侍疾”
中医护理学的发展史与中医学的发展 史是不可分割的
调养 ,包括调理和护理
“三分治,七分养”
特点:医中有护,医护合一
第一章 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
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
起源
初步形成
逐渐发展
正式形成
? 《金匮要略》专论杂病 ,以脏腑辨证为纲,涉及内外 妇科等病症,专篇论述饮食护理 。
二书概括了中医理法方药的精髓 ,实现了医学理论 与医学实践的统一 ,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直到今天仍然有效地指导着医家的临床实践。
《伤寒杂病论》中医护理技术有关的内容
? 1、首创灌肠法 ? 2、最早开展复苏术 ? 3、发展中药用药法, 确立了辨证施护原则 ? 5、发明药物舌下含服 ? 4、强调饮食护理中的禁忌原则
起源——原始社会萌芽时期
伏羲氏画八卦,制九针,始有针术。 --现代注射术雏形
起源——原始社会萌芽时期
《史记·补三皇本记》: “神农氏始尝百草,始有医药”
《淮南子·修务训》: “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 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这样便逐渐有了中草药的 内服、外敷及动物的内脏、 神农氏教民播种,尝百骨草,骼、甲壳等的运用。
初步形成—战国至东汉时期
(公元前475——公元220年)
? 科学文化比较发达,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科学文 化的发展,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逐步形成奠定了 基础。
?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 医药典籍相继问世,为中医护理学确立了原则规 范
《黄帝内经》
? 《内经》以伪托黄帝与其臣子歧伯等的问答方式, 系统地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预防、诊断、治疗 和养生等问题。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专著,
中欲食。”
逐渐发展
?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 ? 二、隋唐五代时期 ? 三、宋金元时期 ? 四、明清时期 ? 五、近代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1年)
《脉 经》
《脉经》是中医脉学著作。 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三世 纪,是 中国现存最早的脉 学专著 ,全书共分十卷、 九十八篇。 本书在学术上的主要特 点,一是对脉象的系统归 纳。二是保存了大量古医 籍内容。
《周礼· 天官》云:“喜、怒、哀、乐、爱、恶、欲 之情,过则有伤”
“常以两手拭面,令人面有光泽,斑皱不生。” “顺发摩项良久,摩手以以浴面目,久久令人明 目,邪气不干。”
起源——夏-春秋时期
1、在个人卫生方面,卫生习惯开始形成
2、在环境卫生方面,环境整洁的意识已有所提高 3、在饮食卫生方面,有了调养和治疗的意识 4、在情志方面,指出太过的情志活动会导致疾病 5、在美容按摩保健,民间最常用的医护手段 6、在流行病和传染病方面,人们有意识的远离和 避开传染病
始有药物。
起源——夏-春秋时期
社会背景
? 《周礼·天官》所记载的医事制度中,医师之下设有士、 府、史、徒等专职人员,“徒”就兼有护理职能,负责看 护患者。
? 医学分科,专职医生的出现,最早的医政制度建 立
起源——夏-春秋时期
《周礼·天官》载:“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凡疗疡, 以五毒攻之,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节之。凡药,以 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甘养肉,以滑养窍”;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1年) 《肘后备急方》
1.腹水病人饮食护理:“勿食盐, 常食小豆饭,饮小豆汁,鲤 鱼佳也”
2.烧灼止血,首创口对口吹气 法抢救猝死患者的复苏术
中医护理学基础
Know more about nur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护理学基础
?发展简史 ?基本任务与范畴 ?特点与原则
? 整体护理 ? 一般护理 ? 用药护理 ? 经络腧穴
? 常用中医护 理技术操作
? 文件书写
学习目标
? 掌握
能叙述中医护理学的任务和范畴,各历史阶段的 著名医家、著作、观点及有关中医护理理论与技 术
原始社会 夏-春秋时期
战国-东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金元 明代、清代Fra bibliotek近代建国以后现代
起源——原始社会萌芽时期
关于中医学的起源,在
现自今从可见有的了文献人中类,最,就早有了医疗护理活动
见于《礼记 ·曲礼》中的 “三世医学”。
起源——原始社会萌芽时期
《礼含文嘉》:“烧生为熟,令人无腹疾”
燧人氏钻木取火,教人熟食,始 有饮食卫生。
标志着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新阶段 ? 《内经》现存《素问》、《灵枢》两部分,各 81篇。
在护理方面涉及生活起居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 理、用药护理、病情观察及部分护理技术等内容
《黄帝内经》
奠定了
中医护理学基础
《难 经》
《难经》 难,即问答的意思。 全书共 81个问答,称为“八 十一难”。该书用问答方式, 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 病因,病机,诊断,治则等, 尤其在 脉诊和针灸治疗 方面 内容较《黄帝内经》更为详 细,丰富了中医护理的内容。
《神农本草经》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神农本草经》 成书于汉代,
载药 365 种,根据养生、 治病、有毒无毒分为上、 中、下三品,并将药物分 为寒、热、温、凉四性, 酸、苦、甘、辛、咸五味; 方剂中用药七情。它系统 地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 就, 详细阐述用药护理并 奠定了药学理论的基础。
华佗-外科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