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金融机构及其体系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银行的产生发展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银行业发展中具有两个特点:
(一)对经济发展在资金上的支配性作用。
(二)与国家政治的紧密的结合使银行在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干预中起重要作用。
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其特殊性体现在两方面:
(一)银行的特殊利益,包括从行业的特点与从国家的干预以及与国家政权的密切关系中得到的好处;
(二) 银行的特殊风险,包括自信风险、资产负债失衡的风险、公众信任的风险、竞争的风险
第二节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与发展趋势
银行性金融机构在一国金融机构体系中居支配地位,主要包括:
(一)商业银行,即办理各种存款、放款和汇兑业务的银行;
(二)中央银行,即一国的金融管理机构;
(三)专业性银行是集中经营指定范围内的业务并提供专门性金融服务的银行。
非银行金融机构是各个金融机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
(一)保险公司:是专门经营保险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二)信用合作社是吸收城市手工业者和农民的存款,办理放款业务的信用组织;
(三)消费信用机构是为刺激生产、促进消费而建立的一种信用组织;
(四)证券公司是专门从事有价证券经营及相关业务的金融机构;
(五)财务公司是经营部分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
(六)信托投资公司是专门办理信托投资业务的金融机构;
(七)租赁公司是通过融物的形式起融通资金作用的金融机构;
本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金融机构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一)在业务上不断创新,并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二)跨国银行的建立使银行的发展更趋国际化
(三)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要求,重组资本结构和经营结构
(四)兼并成为现代商业银行调整的一个有效手段
(五)银行性金融机构与非银行性金融机构不断融合,形成更为庞大的大型复合型金融机构
第三节西方主要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美国的金融机构体系由联邦储备银行、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和在美国的外国银行构成。
(一)联邦储备银行设立于12个联邦储备区的指定城市中;
(二)商业银行是美国金融机构体系骨干力量;
(三)其他金融机构包括储蓄银行、信用社、保险公司、&127;信托公司和崐国家专业性银行等;
(四)外国银行也纷纷在美国开设分支机构,开展业务。
英国的金融机构体系是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典型的金融体系。
(一)英格兰银行是英国的中央银行;
(二)英国典型的商业银行包括存款银行、商人银行、贴现所;
(三)其他金融机构包括保险公司、住房互助协会、国民储蓄银行等。
日本的金融机构体系比欧美国家金融机构体系繁杂。
(一)日本银行是日本的中央银行
(二)商业银行包括都市银行和地方银行两种;
(三)其他金融机构主要包括长期信用机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等五个种类。
(四) 政府金融机构是由政府提供资金或提供债务担保,原则上不接受存款的非盈利性金融机构。
第四节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旧中国银行业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新中国成立后,新的金融机构体系也逐步建立与完善,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大一流”模式下的金融体系是一种高度集中的,以行政管理为主的单一的国家银行体系;
(二)1979~1982年建立了多元化银行体系;
(三)1983~1993年建立了以人民银行为核心,各专业银行为主体、其它金融机构并存的新的金融机构体系。
(四)1994年以来金融体系进一步改革,以实现现行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
第五节国际性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国际性金融机构可分为全球性金融机构与区域性金融机构。
其中,全球性的金融机构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集团。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为协调国际间货币政策和金融关系,加强货币合作而建立的政府间金融机构;
(二)世界银行是联合国专门金融机构,与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合称世界银行集团;
(三)国际开发协会专门向较穷的发展中国家发放条件较宽的长期贷款的国际金融机构;
(四)国际金融公司是专门向经济不发达会员国的私营企业提供贷款和投资的国际金融机构。
区域性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和泛美开发银行等。
(一)亚洲开发银行是西方国家与亚洲太平洋地区发展中国家合办的政府间金融机构;
(二)非洲开发银行是以非洲国家政府为主合办的互助性国际金融机构;
(三)泛美开发银行是由美洲及其以外的国家联合建立的向拉美国家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
二、教学要求
1.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知识点。
2.了解银行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理解银行的特殊风险。
3.了解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与发展趋势,重点掌握银行性与非银行性金融机构的共性与特性。
4.了解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重点掌握改革以来金融机构体系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