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体系培训课件
设备、设施周围 受影响
没有造成公众影 响
3
造成1至2人重伤3 至6人轻伤
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 1万元及以上,10万元以
下
不符合公司程序 要求
作业点范围内受 影响
引起省级媒体报 道,一定范围内 造成公众影响
4
1至2人死亡3至6 人重伤或严重职
业病
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 10万元及以上,100万元
以下
➢ 编制应急预案的目的重在“防”。确认和提高应急事件所在位人 员的应急能力;现场处置方案是应急预案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风险管控
根据相关法规、规程要求,结合企业实际,风险控制措施的原则是按以 下顺序考虑降低风险:a) 消除;b) 替代;c) 工程技术控制措施;d) 标 志、警告和(或)管理控制措施;e) 个体防护装备。
风险管控
工程技术措施 管理控制 教育培训 个体防护 应急措施
风险管控
辨识步骤风险分级管控基本原则
➢ 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 ➢ 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
一级、二级风险可由公司直接监管,风险点所在车间总体管控, 班组、岗位负责责任范围内容的危险源管控;
三、四级风险点可由车间级监管,班组、车间管控; 四级可由班组或岗位管控或因风险较小可直接忽略。
一个小区楼道里,堆放着的纸箱子。 这些箱子本身不构成危险,因为它不 是地雷,但是它是风险源,因为一旦 楼道失火将会造成重大人身和财产损 害。
(一)术语和定义
4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
危险源辨识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
风险评价 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 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3
什么是隐患治理?
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
隐患排查治理的步骤
风险点 危险源
确定排查点 分级排查
隐患 分级治理
风险评价与分级 危害事件发生的严重程度(S)
等级 人员伤害情况 财产损失、设备设施损坏 法律法规符合性 环境破坏
声誉影响
1
一般无损伤
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 5000元以下
完全符合
基本无影响 本岗位或作业点
2
1至2 人轻伤
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 5000元及以上,1万元以
下
不符合公司规章 制度要求
黄
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 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
2年内治理
蓝
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 指导书但需定期检查
有条件、 有经费时
治理
无需采用控制措施,但需保
存记录
风险评价与分级
5
轻度危险 显著危险 高度危险 极其危险 极其危险
4
轻度危险 轻度危险 显著危险 高度危险 极其危险
后
果
3
轻度危险 轻度危险 显著危险 显著危险 高度危险
询问交谈 获取外部信息
查阅相 关记录
现场观察
事故树分析
危险与可操 作性分析
工作危害分析 安全检查表
风险评价与分级
风险矩阵评价法(LS)
风险是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及后果的结合。 L——可能性;S——后果严重性;R——风险度。 R=L ×S
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
判定可能性,可从两个角度: ➢ 固有风险:指该危险源现实如果存在,该危险源导致后果发生的可能性。
风险管控
工程控制
➢ 消除或减弱危害——通过对装置、设备设施、工艺等的设计来 实施;
➢ 密闭——对产生或导致危害的设施或场所进行密闭; ➢ 隔离——通过隔离带、栅栏、警戒绳等把人与危险区域隔开; ➢ 移开或改变方向——如危险及有毒气体的排放口。
风险管控
管理措施
➢制定实施作业程序、安全许可、安全操作规程等; ➢减少暴露时间(如异常温度或有害环境); ➢监测监控(尤其是使用高毒物料的使用); ➢警报和警示信号; ➢安全互助体系; ➢培训; ➢风险转移(共担)。
1
什么是风险 ?
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流星撞地球
严重性? 生物灭绝
可能性? 6500万年前
措施: 无
电脑辐射
严重性? 脱发、头晕、视力下降
示例:皮带轮无防护罩导致人员机械伤害。可能性是指:如果在没有防 护罩的情况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 现实风险:是指现场实际状态下,该危险源存在的可能性有多少。即: 皮带轮无防护罩这种现象存在的可能性。
风险评价与分级 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
赋值 偏差发生频率
安全检查
操作规程
员工胜任程度(意识、技 控制措施(监控、联锁、报警、
三、隐患排查治理
12 34
术语和定义 隐患排查 隐患治理
验收
(一)术语和定义
1
什么是事故隐患 ?
企业违反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管理制 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 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危险源
安全措 施
风险管控
培训教育
➢新员工、转岗员工的三级培训; ➢公司级车间、班组级培训;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职业卫生培训; ➢消防安全培训; ➢应急培训等。
风险管控
个体防护
➢ 个体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耳塞、听力防护罩、防护眼镜 防、护手套、绝缘鞋、呼吸器等;
➢ 当工程控制措施不能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时,均应采取 防护措施;
风险点
事故
安全措施失控状态— —隐患
(一)术语和定义
危险源与事故隐患的关系
隐 患
危险源
隐 患
危险源包括事故隐患; 事故隐患是危险源,危险源不
一定是事故隐患; 危险源的现实风险达到不可承
受的程度,则构成隐患。
(一)术语和定义
2
什么是隐患排查 ?
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岗位员工以 及其他相关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管理制度, 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照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有效落 实情况,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的工作过程。
一个携带了SARS病毒的人,可 能造成与其有过接触的人患上 SARS,因此携带了SARS病毒 的人就是危险源。
带电的导体,奔驰的车辆等等
(一)术语和定义
3
什么是风险点 ?
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 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例如,危险化学品罐区、液氨站、煤气炉、木材仓库、制冷装置是风 险点;在罐区进行的倒罐作业、防火区域内进行动火作业、高温液态 金属的运输过程等也是风险点。
➢ 当处置异常或紧急情况时,应考虑佩戴防护用品; ➢ 当发生变更,但风险控制措施还没有及时到位时,应考虑佩
戴防护用品。
风险管控
应急控制
➢ 应急风险的控制属于“现实风险”控制,是风险控制中难度最大 的一类,关键原因在于“急”,“急”到无法进行充分的风险分 析,“急”到人容易判断和决策失误;
➢ 做好应急风险的控制,重要的是对自身可能发生的应急事件进行 事前的分析和应急准备;
风险评价与分级
风险度
等级
20-25 巨大风险 一级
15-16 重大风险 二级
9-12
中等
三级
4-8
可接受
四级
1-3
轻微或可忽略 的风险
五级
色标 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 实施期限
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 红 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
行评估
立刻
橙
采 立 测量取运及行紧评急控估制措施程降序低,风定险期检,查建、立期即整或改近
3
每年都有发生发标 时生准 候变未不更及按后业时标检)修准查订检(或查作多(业数作)发订作生操不变作执更规行后程操未或作及多规时数程修操一接般不受胜足培任,训(曾、有多但上次经岗出验资错、格)技证能、监 常 恢及控被 复时措停 ;修施用 有订能或 应或满发 急作足生 措业控变 施人制更 但员要后 未不求不 根清,能 据楚但及 变。经时 更
5
风险分级管控 ?
风险分级 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 量或定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
风险管控 为有效管控风险,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 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以程度等因素而事先确定不同管控层级 的风险管控方式。
风险分级管控的步骤
收集资料
《青岛市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青岛市人民政府令第225号) 2012年12月18日通过,自2013年3月1日起施行。 2016.8.25 青岛安监局在平度市召开全市危化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与 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培训
2016.9.6 安全生产委员会 关于进一步加强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两个体系建设培训工作的通知
2016.11.1《青岛市“十三五”安全生产发展规划》 (六)推进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2016.12.7 关于公布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 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市级标杆 2016.12.16 《加快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进程》
……
(一)术语和定义
划分作 业活动
辨识危 险源
评价 风险
确定 辨识 的方 法和 范围
评审 风险 控制 措施 的适 宜性
策划 风险 控制 措施
风险 分级
控制措施实施情况验证
危险源辨识
1 辨识方法
以生产工艺过程为主 线进行危险源识别可 选用“工作危害分析 (JHA)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