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下册第五组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第五组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第五组单元整组教学设计2012-2-10 19:56阅读(0)单元教学设想:本单元围绕“可贵的亲情、友情”组织专题,先后编排了《可贵的沉默》《她是我的朋友》《七颗钻石》《妈妈的账单》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

前三篇是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

在第一、三篇课文后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及提示。

本次综合性学习围绕“感受和回报父母之爱”来编排。

本组内容将课文的学习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感受“爱与真情”的同时,能够行动起来,在生活深入体验这种感情,学会表达和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别人。

课文的编排为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可以从对课文的学习自然导向活动安排。

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的内容,都是紧紧围绕本组专题,以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所得的角度安排,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交流平台和展示空间。

教学中,要树立专题意识、整体意识和整合意识,从内容、目标等方面整体把握单元学习内容和活动,整体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策略,实施教学活动,依据单元内容之间的整合性设计学习活动和教学过程。

总体学习目标1.会认25个生字,会写42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感受,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4.抓住描写人物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抓住人物表情、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懂得关心别人,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体会沉默的可贵;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教学时间1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整体感知)一、谈话导入当你得到父母疼爱的时候,你能体会到他们付出的辛劳,想到过为他们做点什么吗?当有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能给予真诚的帮助,献上一份爱心吗?让我们阅读这组课文,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共同感受人间真情。

二、自读课文,自主感知。

1.读通课文,自主识字,自学新词。

2.了解每篇课文分别讲了什么内容;了解本组有哪些学习内容和活动.完成下列表格:学习内容主要内容学习活动我的收获可贵的沉默她是我的朋友七颗钻石妈妈的账单语文园地综合性学习3.在读懂的地方进行批注,不懂的做上记号。

第二课时(交流自读情况)一、合作交流自读情况。

1.同位相互检查朗读情况,相互正音,读准读通。

2.试着分别用一个词语表达自己读后的感受,互相交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完成下列表格:课文感受(一个词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可贵的沉默她是我的朋友七颗钻石妈妈的账单三、班上交流自学情况。

1.简单概括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展示朗读:将自己认为读得好的课文或段落读给大家听。

教师引导评议。

3.分别用一个词语表达自己读文后的感受,并说明理由,将感受写在黑板上。

第三课时(细读感悟《可贵的沉默》)一、提出问题,学生读文思考。

问题:孩子们分别有怎样的表现?学生带问题读课文,找出相关词句,读中体会二、讨论交流,指导会文,用心感悟。

老师在课堂上提了哪几个问题?孩子们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的表现?1.什么原因使同学们在沉默之前这样兴奋,这样快乐呢?(学生会回答:上课时,老师问同学们,你们的爸爸妈妈知道你们的生日并向你们表示祝贺吗?几乎所有的爸爸妈妈都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并向他们祝贺,孩子们因此而感到骄傲和快乐;)2.哪儿看出同学们当时特别兴奋、快乐呢?划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然后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第7自然段:他们骄傲地举起了手,有的还神奇十足地左顾右盼。

读出孩子们“神奇十足”、“左顾右盼”的样子,体会他们欢乐、骄傲、得意的情绪以及教室里热闹的气氛。

3.联系学生实际,引起共鸣。

老师问:同学们,你们的生日爸爸、妈妈知道吗?生日那天,爸爸、妈妈为你祝贺吗?知道的,祝贺的,也请你举起手来。

(学生当中肯定举手的人占多数。

)4.看来我们每个同学都和文中的小同学一样,爸爸、妈妈都知道你们的生日,并为你们祝贺生日,这的确是件令人兴奋的事。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同学们变得沉默了呢?5.生通过自读课文,回答出,当老师问孩子们,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并向爸爸、妈妈祝贺时,孩子们沉默了。

6.此时课堂上的气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7.指导朗读,读出孩子们当时的惭愧与不安。

8.孩子们沉默着,他们会想些什么呢?给时间让学生展开想象,然后,指名发言。

9.出示句子:我想去寻找蕴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

读一读,想一想,然后交流讨论:“极为珍贵的东西”指什么?10.老师语言过渡: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我悄悄地瞥了一下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

我的语气缓和下来,轻轻地问:“怎么才能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呢?”这时,沉默之后的教室里又热闹起来了,只是与沉默之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

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你能通过读表达出来吗?11.出示: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a.“享受”是什么意思?文中的“我”指的是谁?b.你能联系上文,试着填填这三句话吗?12.出示句子:这一片沉默给了孩子们多大的享受啊!他们懂得了────────。

这一片沉默给了爸爸妈妈多大的享受啊!他们感受到────────。

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我────────────。

c.小组交流。

d.指名发言。

e.齐读课题,升华情感。

三、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再选用一个词表达自己的读后感受,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四、根据学生的谈话导出综合性学习活动,布置学生课下回忆、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

学完了《可贵的沉默》,我们肯定想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疼爱。

那么,父母对我们的爱有多深、有多少,让我们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来回忆和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

1.询问:向亲人和邻居了解,你小时候父母是怎样疼爱你的。

2.观察:了解父母平时是怎样为自己操劳的。

3.回忆:打开影集或观看家庭录像,找到父母教自己学走路、陪着游戏的记录。

我们将在下节课前五分钟交流自己的综合性学习进展情况。

第四课时(细读感悟《妈妈的账单》)一、读了《可贵的沉默》,我们知道是老师不动声色的教育使同学们懂事了。

《妈妈的账单》中的小彼得又是怎样由不懂事变得懂事的呢?二、快速地读读课文,想想是什么使小彼得变得懂事了?(妈妈的账单)三、对比小彼得的账单与妈妈的账单,交流自己的体会。

1.大屏幕出示: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取回生活用品 20芬尼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 0芬尼把挂号件送往邮局 10芬尼为他十年中的吃喝 0芬尼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 0芬尼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孩子10芬尼为他一直有个慈爱的母亲 0芬尼共计:60芬尼共计: 0芬尼2.认真阅读彼得和母亲的账单,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从事由和数额两个方面进行对比思考。

3.你读懂了妈妈的账单吗?为什么都是0芬尼呢?4.小彼得读懂了妈妈的账单了吗?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引导细读体会最后一段,结合插图,抓住重点词“蹑手蹑脚、藏进、小心翼翼”等理解彼得当时的心理活动,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继续布置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不仅仅回忆、了解父母在生活中对自己的疼爱,还要想想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教育”的事情。

1.彼得妈妈对儿子这种润物无声的教育可以背称为“爱的教育”,请大家课下读一读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或搜集有关父母对孩子“爱的教育”的文章读一读。

2.回忆、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教育,和同学进行交流。

第五课时(细读感悟《她是我的朋友》)一、谈话导入:我们沐浴着父母阳光般无私的爱,感到无比温暖;而当你感受了朋友之间无私的爱时;一定会被深深地打动,就像《她是我的朋友》中阮恒的举动一样,让我们感动万分。

二、自读课文,画出文中打动你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

三、引导交流:1.出示句一: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

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1)这是写阮恒的什么?(动作)(2)他为什么举起来又放下去,又举起来?心里是怎么想的?思考后填空: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他想()。

忽然又放下去,他想(),然后又举起来,他想()。

(3)汇报,师相机点拨朗读。

2.出示句二: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

(1)“啜泣”是什么意思?(2)画出文中所有描写阮恒哭的句子和表示不同的哭的词语,想象一下他哭的样子。

(3)他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呢?(4)他是尽情地哭吗?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他为什么要抑制自己的哭泣?(5)多么可爱又多么伟大的小男孩呀,能读好这几个自然段吗?打算怎么读好?个人练习读──指名读──引导评价──个人再读3.出示句三:医生问他为什么这样哭,然后用轻柔的声音安慰他。

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

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医生会说些什么?再把医生说的话写下来,读给大家听。

引导互相评价。

四、小结课文。

1.讨论:为什么用阮恒的话当题目?2.阮恒在担心自己会死的情况下毅然举起了手,在极度难过中一动不动地让针头插进自己的血管。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用书上的一句话回答老师。

(她是我的朋友)3.是啊,阮恒的这句话回答了所有的问题。

为什么在犹豫不决之后他毅然举起了手?因为──(生接:她是我的朋友)为什么在输血的过程中他极力抑制自己的哭泣?也因为──(生接:她是我的朋友)为什么为了小女孩他甘愿牺牲?更因为──(生接:她是我的朋友。

)可见,“朋友”这两个字的分量有多重!五、升华主题。

1.学习了阮恒的故事,相信同学们对什么是真正的朋友有了更新的认识,更深刻的理解,那怎样的人是真正的朋友呢,请同学们用一句话在书上写下来,指名两生到黑板上写。

2.生有感情地读自己写的话,然后齐读黑板上的话。

3.总结升华:同学们,你们说的多好啊!当你的朋友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请别忘了—(生接:她是我的朋友);当你的朋友遭到挫折需要鼓励时,请别忘了—(生接:她是我的朋友);当你的朋友遇到危险需要救助时,请别忘了—(生接:她是我的朋友);当你的朋友在一切需要你的时候,请伸出你热情的双手吧,因为—(生接:她是我的朋友)!第六课时(细读感悟《七颗钻石》)一、谈话导入爱是阳光,爱是雨露。

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的确,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她能创造奇迹。

二、整体感知《七颗钻石》给了你怎样的感受?(神奇)文中的什么让你觉得神奇?(水罐的变化)。

三、细读感悟1.带着问题读文思考:水罐发生了哪几次变化,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变化的?2.读后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1)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