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本操作技能
一、常用电工工具
常用电工工具是指电工经常应用的工具。
在对机床电气设备、线路进行安装和维修时,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电工工具,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施工质量,保证操作安全,延长工具的使用寿命。
(一)验电器
验电器,又称低压试电笔,是用来测试导线、开关、插座等电器和电气设备是否带电的一种常用的电具,其检测范围为60—500V。
常用的验电器分为螺丝刀式和钢笔式两种,主要由氖管、电阻、弹簧和笔身等组成,其外形及使用方法如图所示:
(二)螺丝刀
螺丝刀又称“起子”、螺钉旋具,是用来拆卸或紧固螺钉的工具。
螺丝刀可分为一字型螺丝刀和十字型螺丝刀两种,其外形及握法如图所示:
(三)钢丝钳
钢丝钳又叫平口钳、老虎钳,主要用于夹持或折断金属薄板、切断金属丝等。
电工所用的钢丝钳钳柄上必须套有耐压500V以上的绝缘管。
钢丝钳主要由钳头、钳柄和绝缘套等组成,钢丝钳的外形结构及其握法如图所示:
(四)尖嘴钳
尖嘴钳的用途与钢丝钳一样,由于尖嘴钳的钳头较细长,因而能在较狭窄的地方工作,如灯座、开关内的线头固定等。
尖嘴钳主要由钳头、钳柄和绝缘套等组成,尖嘴钳的外形结构及其握法如图所示:
(五)剥线钳
剥线钳是—种用于剥除小直径导线绝缘层的专用工具,剥线钳主要由钳头和钳柄等组成,其外形及其用法如图所示:
(六)电工刀
电工刀是一种剥线工具,主要由刀身和刀柄组成,其外形及其用法如图所示:
(七)电烙铁
电烙铁是手工焊接的主要工具。
常用的电烙铁一般为直热式,直热式又分为外热式、内热式和恒温式三大类。
电烙铁的外形及其结构如图所示:
电烙铁的使用方法和焊锡丝的拿法如图所示:
用电烙铁的工作步骤:准备施焊一加热焊件一送入焊丝一移开焊丝一移开烙铁,如图所示:
二、导线的连接操作工艺
导线是将电能输送到用电设备上的、必不可少的导电材料。
导线连接的质量关系着线路和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程度。
对导线连接的基本要求是:电接触良好、机械强度足够、接头美观、且绝缘恢复正常。
(一)导线选择
导线的种类和型号很多,应根据它的截面、使用环境、电压损耗、机械强度等方面的要求进行选用。
常用导线有铜芯线和铝芯线两种。
铜导线电阻率小,导电性能好,机械强度大,价格较高;铝导线电阻率比铜导线稍大些,机械强度不如铜导线,但价格低,也广泛被应用。
导线有单股与多股之分,一般截面面积为6mm2及以下的导线为单股线,截面面积在10mm2及以上的导线为多股线。
多股线是由几股或几十股线芯绞合在一起形成一根的,如有7股、19股、37股等。
导线还分裸导线和绝缘导线。
绝缘导线还可分为电磁线、绝缘电线、电缆等多种,而常见的外皮绝缘材料有橡胶、塑料、棉纱、玻璃丝等。
选择导线基本原则:导线的截面应满足安全电流,在潮湿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可选用塑料绝缘导线,以便于提高导线绝缘水平和抗腐蚀能力;在比较干燥的场所内,可采用橡皮绝缘导线;对于经常移动的用电设备,宜采用多股软导线等。
(二)导线绝缘层剖削
1、塑料硬线绝缘层的剖削方法
(1)导线端头绝缘层的剖削一般采用电工刀进行剖削,方法如图所示。
但铜芯为 2.5mm2及2.5mm2以下的塑料硬导线端头绝缘层可用钢丝钳、尖嘴钳或剥线钳进行剖削,先在线头所需长度交界处,用钢丝钳口轻轻切破绝缘层表皮,然后左手拉紧导线,右手适当用力捏住钢丝钳头部,向外用力勒去绝缘层,如图所示:
(2)中间绝缘层的剖削一般采用电工刀进行剖削,方法如图所示:
2、塑料软线绝缘层的剖削方法
塑料软线绝缘层的剖削除用剥线钳外,仍可用钢丝钳直接剖削2.5 mm2及以下的塑料软线,方法如图所示,但不能用电工刀,因为电工刀很容易伤及线芯。
3、塑料护套绝缘层的剖削方法
塑料护套线绝缘层分为外层的公共护套层和内部每根芯线的绝缘层。
先切去护套层,方法如图示,露出的每根芯线绝缘层再用电工刀或钢丝钳按照剖削塑料硬线绝缘层的方法分别去。
4、橡胶线绝缘层的剖削方法
橡胶线绝缘层外面有一层保护层,先用电工刀剖削护套线护套层的办法,如图所示,再用剖削塑料硬线绝缘层的方法,除去芯线的绝缘层。
(二)导线连接
导线线头连接一般分为:单股导线与导线的连接、多股导线与导线的连接、导线与接线桩(端子)的连接等几种。
1、单股导线与导线的连接
单股导线与导线的连接常见的有一字形连接和T形连接两种。
(1)单股导线一字形连接的操作方法
首先把去除绝缘层及氧化层的两根导线的线头成×形相交,互相绞绕2~3圈。
然后板直两线头,接着将每根线头在芯线上紧贴并绕6圈,最后多余的线头用钢丝钳剪去,并钳平芯线的末端及切口毛刺。
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T形连接的操作方法
首先把去除绝缘层及氧化层的支路线芯的线头与干线线芯十字相交,使支路线芯根部留出3~5mm的裸线,然后将支路线芯按顺时针方向紧贴干线线芯密绕6~8圈,最后用纲丝钳切去余下线芯,并钳子线芯末端及切口毛刺。
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多股导线T形连接的操作方法
首先剖削支线线头绝缘层后,把支线线头离绝缘层切口根部约1/10的一段芯线作进一步的绞紧,并把余下9/10的线芯松散呈伞状。
剖削干线中间芯线绝缘层后,把干线芯线中间用螺丝刀插入芯线股间,并将分成均匀两组中的一组芯线插入干线芯线的缝隙中,同时移正位置。
接着先钳紧干线插入口处,接着将一组芯线在干线芯线上按顺时针方向垂直地紧紧排绕,剪去多余的芯线端头,不留毛刺。
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三)导线绝缘的恢复
导线绝缘层破损或导线连接后都要恢复绝缘。
导线绝缘恢复的基本要求是:绝缘带包缠均匀、紧密,不露线芯,绝缘强度不应低于原有的绝缘层。
恢复绝缘层的材料一般用黄蜡带、涤纶薄膜带、塑料带和黑胶带等。
黄蜡带或黑胶带通常选用20mm的带宽,这样包缠较方便。
常见的导线绝缘层的恢复有导线直线点的绝缘层恢复、导线分支接点的绝缘层恢复、导线并接点的绝缘层恢复。
现以导线直线点的绝缘层恢复做介绍。
直线点的绝缘层恢复的操作步骤:先用黄蜡带(或涤纶带)从离切口两根带宽(约40mm)处的绝缘层上开始包缠。
缠绕时采用斜叠法,黄蜡带与导线保持约45O的倾斜角,每圈压叠带宽的1/2。
包缠一层黄蜡带后,将黑胶带接于黄蜡带的尾端,以同样的斜叠法按另一方向包缠一层黑胶带。
一定要注意包缠绝缘带时,不能过疏,更不允许露出线芯,以免造成事故。
包缠时绝缘带要拉紧,同时要包缠紧密、坚实,并粘结在一起,以免潮气侵入。
如图所
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