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试题
京津冀一体化
河南陈连喜
【热点材料】
2014年6月10日国家发改委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正在紧锣密鼓地编制。
京津冀地区同属京畿重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当前区域总人口已超过1亿人,面临着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城镇体系发展失衡、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等突出问题。
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驱动,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是面向未来打造新型首都经济圈、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京津冀空间协同发展、城镇化健康发展对于全国城镇群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京津冀一体化由京津唐工业基地的概念发展而来,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保定、唐山、石家庄、邯郸、邢台、衡水、沧州、秦皇岛、廊坊、张家口和承德,涉及到京津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80多个县(市)。
国土面积约为12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约为9000万人。
【跟踪训练】
下图为京津冀地区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北京所在地的地形特征是()
A.地形以盆地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B.地形以盆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C.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D.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2.据近百年的实测资料显示北京年降水量多于天津,其主要原因是()
A.北京西和北有山地,阻挡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
B.北京城市规模大,热岛效应明显,气流上升多对流雨
C.北京地区河流众多,提供充足的水汽,故降水多
D.天津处于夏季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不易形成降水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北京位于太行山和燕山山脉交汇处的山麓地带,地形以平原为主;北京附近的河流是从西北流向东南,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第2题,北京处于山麓地带,位于夏季风带的迎风坡,多地形雨,而天津处于沿海地势低平,不能形成地形雨,故降水多于沿海地区的天津。
【答案】 1.D 2.A
首都经济圈是一个经济现象,东京经济圈经济总量占到日本的三分之一左右,首尔经济圈经济总量超过了韩国的60%,而我国首都经济圈的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0%左右。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
据此回答3~4题。
3.我国首都经济圈经济总量相对东京和首尔经济圈小的原因是()
A.区域经济落后,经济总量相对较小
B.北京的城市智能以政治、文化职能为主,其经济辐射效应相对较小
C.内行政干预的力量比较强,致使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经济总量较小
D.由于本区水资源短缺,导致经济发展受阻,经济总量较小
4.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建设对北京城市化问题所起的作用是()
A.缓解北京市面临的人口压力
B.增加北京市的交通拥堵状况
C.从根本解决北京市的生态环境问题
D.会增加北京市的城市热岛效应
【解析】第3题,分析首都经济圈的经济总量要从城市的智能和城市规模等方面入手,本区经济发达,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尽管经济机制和水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但不是经济总量少的原因。
第4题,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质量下降,首都经济圈一体化能缓解北京面临的人口压力,缓解北京的交通拥堵状况,改善北京市的生态环境,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
【答案】3.B 4.A
继珠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成为中国经济圈最活跃的地区之后,环渤海经济圈正在加速崛起。
国家先后在环渤海地区设置天津滨海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国家战略规划。
下图为环渤海沿岸地区图。
据此回答5~7题。
5.下列叙述符合图中省区的是()
①春季频繁影响我国的沙尘暴,其风沙多源于蒙古
②受沙尘暴危害最严重的要数内蒙古自治省,主要原因是干旱
③该区域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草场、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
④河北省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糖料和丝绸生产基地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6.据有关数据显示图示区域的地下水位逐年降低,应该采取()
A.严禁开采地下水资源
B.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
C.大量发展洗车等服务性行业
D.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7.与长三角相比,环渤海经济圈针对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A.能源、矿产资源丰富
B.政策优惠
C.交通更加便利
D.市场广阔
【解析】第5题,本题可以排除法,河北省尽管处于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种粮大省,但是人口众多,粮食商品率低,不会形成我国著名的商品粮等生产基地,故排除④。
第6题,地下水逐年下降,存在过度开采地下水现象,可能导致地面沉降;应采取措施是控制人口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跨流域调水等;禁止开采地下水是不符合实际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解决水资源关系不大;洗车等服务性行业是耗水大的产业,浪费水严重,不可取。
第7题,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环渤海经济圈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矿产资源丰富,能源丰富,其他条件相当。
【答案】5.B 6.D 7.A
读京津冀圈示意图,回答8~9题。
8.要实现京津冀经济一体化最重要的基础是( )
A.构筑现代化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B.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
C.加强重化工业发展
D.加强能源工业发展
9.关于图中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城市空间形态均沿河布局
B.铁路和高速公路是城市带的主要发展轴
C.天津是“火车拉来的城市”
D.区域产业和城镇空间布局不会改变
【解析】第8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是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故选A项。
第9题,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便捷的交通条件,所以城市的发展多以交通线为发展轴,区域产业和城镇空间布局也随之改变。
【答案】8.A 9.B
10.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目前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海关一体化、税收一体化等,都在加速推进,作为基础设施,公路和轨道交通的一体化,也在加速推进。
下图为京津冀一
体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现“京津冀区域一体化”,京津把产业与技术等向河北省扩散,对河北省的发展会带来什么有利影响?
(2)有专家建议把保定培育为京津冀地区城市体系的新核心城市.请分析该城市的区位优势。
(2)简述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地理意义。
【参考答案】
(1)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等。
(2)靠近京津,位于北京、天津、石家庄的核心地带,利于承接京津的产业转移和人口压力;位于北京-石家庄发展轴的中间地带,(或位于城市圈中南部的中心位置)地理位置优越;对外有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方式,交通便利;有一定的城市规模,发展基础较好。
(3)促进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利于区域间产业的合理分布;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利于构建现代化的交通网络系统;利于区域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