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学科教学常规
的方式,不照搬照抄他人教案,不能以课件代替教案。
附:小学美术教学方案参考格式二例
格式一:图文直列式
课题:《XXXXX》
八、课业类型:如欣赏课
九、教材分析:
十、课时: 1 课时
十一、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目标; 2、方法与过程目标;
标
;
4
造性目标。
十二、重点和难点: 十三、教具准备以及学具准备:
十四、教学过程:
出重点,解决难点。
⑶ 学具设计
根据教材内容、 课型和教学方式, 要求学生提前备好上课必须的练习用品。 必须统一置备的,要事先与学校进行沟通予以解决。
3.板书、板画设计
某些学具
对教学中关键性信息内容进行提炼, 计,设计要
在黑板或展示板 (屏)上的以图文的形式进行设
***
***
围绕教学目标,有利于巩固和反馈。 4.编写教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 图
二、上课 上课是教学实施的关键环节。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必须要做好课前准备,
熟悉教案, 理清
教学思路,准备好教材、教具等。预备铃响后,任课教师必须在教室门口候课,督促、 检查学生做好课前各项准备工作。在课堂上要做到仪表大方、态度和蔼、语言精炼、 讲述清楚,坚持正面教育。按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正确掌握教材,不出现知识性错误。 要准时上下课。
1.情况分析。包括学校现况和学情分析如:学校教学环境、班级人数、学生的学习纪
律、品德行为、预期知识、作业能力、兴趣爱好等情况。
2.目标要求。 包括政治思想教育、 审美教育、情感教育以及本学期造型 ·表现、 设 计 · 应用、欣赏 · 评述、综合 ·探索等四个学习领域的具体教学目标要求和教学内容。
3.教学进度。包括学期、单元、周课时的教学安排,要体现日期、课题、课时数、教
既要面向全体学生, 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重视对学习信心不足或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
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有多媒体的班级要根据教学实际使用多媒体上课,
科学合理地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小学美术课型有综合课和单一课(欣赏课)两个课型,一般以综合课型为主。
㈠综合课型
1.教学目标:
⑴ 体现美术新课程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明确。
学内容、作业要求、 教具与学具准备等项目,
校统一设计)
。
4.课外活动安排。包括全校性和班级的课外美术活动。
要求以表格的形式呈现
5.完成计划的措施。包括完成计划的方法、措施和必要的物质保证。
㈡课时计划
(最好由学
小学美术课的教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教学形式多样,教具准备复杂,因此, 必须提前备课。备课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要求:
1.钻研教材
熟悉教材, 理解教材编写意图, 把握教材中涉及的美术基本知识、 方面的内容,确定重点、难点;要求:
基本技能、技巧等
① 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恰当,符合课程理念和本课教学要求。
② 重点突出,难点抓准,解决得法。
③ 教学内容要落实本课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重视学生审美、 情感体验和技能实践:
⑹ 重点、难点:指教学思考的要点和关键所在。 ⑺教学用具:指教师用具和学生 学具。教学用具置备注意直观、针对性强,可操作,力
求创新; 范画、板画、板书及现代媒体等设计布局合理。
范画: 具有审美性, 典型性; 板书:
点明课题,突出重点,精简明了;板画:肯定、快速,直观效果好;其它辅助媒体:有针对
性,有实效。
⑵ 切合学生实际,因地制宜。
⑶ 科学、具体体现知识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层次目标以及美术 学科特有的创造性教学目标。
⑷ 目标的结构合理, 既有反映具有质与量规定性的行为目标, 的定性目标。
又有表现内部心理过程
2.教学内容:
⑴ 正确理解教材,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内在联系。
⑵ 重、难点掌握准确,处理得当。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重视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2.设计教学过程和方法
⑴ 根据课时内容,设计适当的教学过程和方法。要求:
① 教学层次清晰,衔接自然。各环节时间分配得当。遵循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
② 深入浅出,寓教于乐。针对小学生年龄特征,思考如何突出重点,分解、突破难点,
预计教学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及其解决的方法。
③ 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完成本课时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⑵ 教具设计。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精心设计或制作范画、
范样、步骤图等,有计算机
等电化教学媒体的要充分予以利用。 教具设计要尽可能做到符合审美性、 启发性、针对性、
典型性和直观性的教学要求。根据当地实际创造性地设计或制作直观、实用、有效的教具,突
十五、板书、板画设计:
十六、教学反思:教学活动结束后再添写。
格式二:表格表述式
课 题:《XXXXX》
类型
课时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创Biblioteka 设计者 XXX***
***
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
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
教师: 学生:
教学环节 组织教学 过程步骤 板书、板画等 教学反思(后记)
⑻ 教学过程: 写出教学程序的具体设计与安排。 能运用现代美术教学理论选择恰当的教
法与学法,突出审美性、趣味性、直观性和启发性。活动内容紧扼课题。作业难度适当,安
排课内完成。
⑼ 教学反思:教后心得体会。要及时总结、分析,善于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教学反思 字数不限。
5.积极参加集体备课。集体备课采取以个人思考为基础,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
***
美术学科教学常规
一、备课 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两项内容。 ㈠ 制订教学进度计划
以部颁 《美术课程标准》 为理论和实践指南, 认真研读并深刻领会其精神内涵。通 读各年级美术课本,全面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各册教材之间的关系。结合学校、班级、学 生具体情况制定教学计划,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在思考上述几个方面问题的基础上,
根据教材的要求以及小学生的智能水平,
把课堂教
学程序及方法步骤等写成文本(即所谓的教案或教学设计)。
以便于教学的应用和调整。一
般美术教案规范格
式包括以下十个方面:
⑴ 课题:指教学课题 ⑵ 教材分析:包括教学理念、教材内容、教学要求、学情分析、实施环境等。 ⑶ 课业类型:指单一课型(美术欣赏、制作表现)或综合课型。 ⑷ 课时:指完成本课题教学任务所需的课时数。 ⑸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及本课教学 的创造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