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慢阻肺的康复护理PPT

慢阻肺的康复护理PPT


3. 运动能力评估 (1)平板或功率车运动试验 通过活动平 板或功率车进行运动试验获得最大吸氧量、 最大心率、最大代谢当量(METs)值、运 动时间等相关量化指标来评估患者运动能 力。
(2)定量行走评估 对于不能进行活动平 板运动试验的患者可行6分钟或12分钟行走 距离测定,以判断患者的运动能力及运动 中发生低氧血症的可能性。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
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 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 慢性过程为特征。阻塞性肺气肿,简称肺 气肿,是由于吸烟、感染、大气污染等因 素的刺激,引起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 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气道弹 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 并伴有气道壁的破坏。
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 发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均高。在我国北部 和中部地区的农村成年人调查中,COPD的 患病率为3.17%;COPD的死亡率居所有死 因的第4位,且有逐年增加之势。
二、主要功能障碍及评估 (一)主要功能障碍 1.有效呼吸降低 患者呼吸运动障碍,有 效通气量降低,影响了气体交换功能;长 期慢性炎症,呼吸道分泌物的引流不畅, 加重了换气功能障碍,常导致缺氧和二氧 化碳潴留;不少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年龄偏 大,有不同程度的驼背,肋软骨有不同程 度的钙化,限制了胸廓的活动,导致肺功 能进一步下降,使有效呼吸降低。
三、康复护理措施 (一)保持和改善呼吸道的通畅 1.良姿位 患者采取坐位或半卧位,有利 于肺扩张。 2.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 方法:先深吸气,然后关闭喉头增加气道 内压力,再收缩腹肌(通过增加腹腔压力 抬高膈肌)同时收缩肋间肌(固定胸廓不 使其扩张)以提高胸腔内压,在肺泡内压 力明显增高时突然将声门打开,即可将痰 液随喷出气流排出。
肿时,可见肋间隙增宽,膈低平,两肺透 亮度增加。心脏常呈垂直位,心影狭长。 6.血气分析
表现为动脉血氧分压(Pa02)下降, 二氧化碳分压(PaC02)升高,pH值降低 等。可出现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
7.心理社会评估 护土应详细了解患者及家庭对疾病的态度, 了解疾病对患者的影响,如心情、性格、 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否感到焦急、忧虑、 恐惧、痛苦,是否悲观失望,是否失去自 信自尊、退出社会和躲避生活。
表 COPD严重程度的评估
分级
分级标准
I级:轻度 Ⅱ级:中度 Ⅲ级:重度 Ⅳ级:极重度
FEV1/FVC <70% FEV1≥80%预计值 FEV1/FVC <70% 50%≤ FEV1<80%预计值 FEV1/FVC <70% 30%≤FEV1<50%预计值 FEV1/FVC <70% FEV1<30%预计值或 FEV1<50%预计值,伴慢 性呼吸衰竭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慢阻肺的康复护理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手机调成ຫໍສະໝຸດ 音欢迎随时提问一、概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简称慢阻肺。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 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慢性 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是导致COPD的最 常见的疾病。
2.病理式呼吸模式 肺通气功能明显障碍, 影响了患者平静呼吸过程中膈肌的上下移 动,减少了肺的通气量;患者为了弥补呼 吸量的不足,加紧胸式呼吸,以增加频率 来提高氧的摄入,即形成了病理式呼吸模 式。这种病理式呼吸模式造成正常的腹式 呼吸模式无法建立,更限制了有效呼吸。
3.呼吸肌无力 患者有效呼吸减少,呼 吸困难及病理性呼吸模式的产生,活动量 减少,均影响膈肌,肋间肌、胸大肌等呼 吸肌的运动,失代偿后产生呼吸肌无力。 4.能耗增加和话动能力减退 气短、气 促常使患者精神和颈背部乃至全身肌群的 紧张,使机体体能消耗增加。另外,患者 因惧怕出现劳累性气短,限制自己的活动, 有的患者长期卧床,丧失了日常活动能力 和工作能力。
5.心理障碍 患者因长期阻塞性肺疾病, 使有效通气功能下降。机体供氧不足,造 成乏力、气短、精神紧张,部分重度患者 可出现喘息,影响休息和睡眠。使患者产 生焦虑和压抑的心理症状,对呼吸困难有 恐惧心理。有些患者伴有各种神经精神症 状。
(二)评估
1.健康状态评估 (1)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 龄、职业、工作环境、家庭情况等。
(1) 引流体位的原则:应将病变部位置于高 处,使引流支气管的开口方向向下。
(2) 体位引流方法:每天做2~3次,总治疗 时间30~45min,每种体位维持5~10min。, 宜在早晨清醒后作体位引流。为了预防胃食 管反流、恶心和呕吐,应在饭后1-2h进行头 低位引流。引流过程中需注意生命体征的变 化。
3.胸部叩拍 将手掌微曲呈碗口状在吸气和 呼气时叩击患者胸壁。叩拍力可通过胸壁传 至气道将支气管壁上的分泌物松解。叩拍应 沿支气管的走向从上往下拍或从下往上拍, 叩拍时间1-5min。高龄或皮肤易破损者可用 薄毛巾或其他保护物包盖在叩拍部位以保护 皮肤。 4.体位引流 体位引流是依靠重力作用促使 各肺叶或肺段气道分泌物的引流排出。适用 于神志清楚、体力较好,分泌物较多的老年 人。
(2)在COPD的各种致病因素中,吸烟是 最重要的因素,应询问吸烟时间及吸烟量。
(3)了解患者过去史,是否患有慢性支气 管炎、肺气肿、哮喘等。
2. 肺功能测试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百分比预计 值。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之比 (FEV1/FVC)。 3.COPD严重程度评估 对确诊为COPD的 患者,可以根据其FEV1%预计值下降的幅 度作出严重程度的分级(表)
4. 日常生活能力评估 0级 虽存在不同程度的肺气肿,但活动如
常人,对日常生活无影响,活动时无
气短。
1级 一般劳动时出现气短。 2级 平地步行无气短,较快行走、上坡或
上下楼梯时气短。
3级 慢走不及百步即有气短。 4级 讲话或穿衣等轻微动作时即有气短。 5级 安静时出现气短、无法平卧。
5. 影像学检查 可见两肺纹理增粗、紊乱。并发肺气
相关主题